王东伟 上海民建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广大民建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民建组织不断发展,民建事业蒸蒸日上。为纪念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75周年,民建上海市委在全市各级组织开展“民建和我”主题征文活动,得到了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的积极响应。我们将陆续精选部分来稿,倾听他们的心声。




王东伟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总工程师,民建信息工委副主委、科教委员会执行主任

今年是中国民主建国会75周年诞辰,75年前,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一批爱国民族工商业者发起建立了民主建国会。从此,作为一个密切联系经济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不断探索,殚精竭虑,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做出了熠熠生辉的贡献。

75年后的今天,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突如而来的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更加剧了国际力量此消彼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使世界多极格局在大国博弈中日渐显现,国际体系在各种制度、体制和机制的不断蜕变中正呈现新的面貌。回顾自己这些年来走过的人生历程,内心感慨万千,特别幸运是加入民建这个大家庭后,作为参政党的一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角色之变、使命责任和事业价值。

融入民建、重塑自我

我加入民建至今已经10年,2015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上海民建骨干会员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培训,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杨家岭、抗大纪念馆和七大会址的中央大礼堂里,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工作、生活、学习和战斗的环境,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最后胜利那一刻改变历史的精神力量,深刻感悟到了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这更坚定了我作为民建会员所必须坚守理想信念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在社会中应具备的道德感染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及立足岗位、埋头苦干、建功立业和开拓创新的使命担当。

回望10年来自己的发展与变化,民建所赋予我的是人生的坐标和转折点,经过组织的培养和自身奋发努力,我先后担任了民建上海市委信息工委副主委、科教委员会执行主任、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科创所长、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执行理事等职务,民建为有抱负的会员创造了为国家做贡献的广阔舞台,正可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使命担当、建言献策

上海民建的“联络工作沙龙”是我第一次与领导互动的平台,记得入会后首次参加“沙龙”,周汉民主委从民建历史讲到当下参政议政热点,接着对每一位会员的发言做了点评并布置了参政议政任务,他叮嘱会员“要承担起作为参政党一员的责任,围绕三大职能,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政党意识,在更广阔的政治舞台上,怀揣更高的政治抱负,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汉民主委一番嘱托至今记忆犹新,对我的履职产生了深刻影响。我给自己定下了履职目标:加强学习、抓住热点、深入调研,尽自己所长,用自己所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言,让履职落到点子上。




2018年在山东参加民建中央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专题调研


这些年来我紧紧围绕国家、上海市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主动作为,以专业特长,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2018年我被选拔参加了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率领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调研组,在领导身边亲身感受到求真务实的真谛,我综合调研成果,向民建中央提交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近几年我作为牵头人参加的民建市委“一号课题”,以全力以赴、勇挑重担的责任感,利用自己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研发优势和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根据课题目标深入调查研究,瞄准国内外最好水平和最新案例,群策群力发挥研究组成员的特长,有时为了一条精准建言反复斟酌、修改数十次。无论多么工作繁忙,我都亲自起草和修改,践行民建人“业余的时间,专业的成果”的价值观,确保提出独到和鲜明的观点以及有实用价值的建言。我负责和执笔的民建市委“一号课题”专项建言专报,例如«上海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研究—大数据应用研究»«加快推进智慧自贸港建设—探讨我国自由贸易港创新路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信息快捷连通»«长三角政务数据一体化建设»以及«自贸区新片区二线智慧监管方案»专报等,多次获得了上海市领导的批示。通过切实履职为民建参政议政做出了贡献,我的工作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两次获得年度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表彰。

通过民建这个大家庭的磨练,我的政治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发现热点问题、分析问题、工作方法创新和务实建言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极大地联动了我在政协的履职能力。例如,我作为普陀区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智慧社区建设模式和持续运营的建议”提案,被列为与区长对口协商的重点提案,我尤为关注城市精细化管理、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改善,近三年来向政协提交十多篇提案和社情民意,我积极参加政协每年的重点课题,并围绕“智能普陀-推进智能科技发展的实施载体及路径研究” “打造中以创新园,推动普陀创新发展再突破” “深化金融创新、打造上海科技金融产业园”等重点课题提出了观点鲜明和务实管用的建议,两次在政协大会发言,两次获得区政协优秀委员表彰。




2018年,参加普陀区政协大会

引领行业、报效祖国

民建的工作促进了我的本职工作,更坚定了报效祖国的决心。我作为上海领军人才、普陀区领军人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国内智慧城市、智能建筑和节能信息化领域专家,长期致力于智慧城市领域内的核心技术和软件平台研发、产业化应用及解决方案创新,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核心平台和应用软件研发、投资建设和持续运营体系以及产业链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成绩。2019年我领军的团队以上海市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城市公共信息服务核心平台开发及示范应用”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解决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海量数据下多元异构数据快速、可靠交换、资源交叉访问与安全隔离、业务信息关联以及分布式数据库高效应用等核心技术,以及智慧城市服务和管理中信息资源共享难度大、无法充分整合等应用难点。




2019年,参加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智慧城市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建设“城市大脑”,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使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新模式和新业态持续创新发展。民建市委敏锐地把握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成立了民建市委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研究平台,我有幸受邀在民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作了题为“未来已来—创新科技打造智慧的卓越城市”的报告。民建的专业平台给各领域人士提供了从专业角度参与国家重大决策和项目的机会,也从跨界深入交流中开拓了视野,既很好地完成民建下达的各项工作,也从中相互启发、分工协作,促进了会员在各自的岗位的工作。

这些年由我领衔在智慧城市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10项、软件著作权9项,专利2项、科研成果12项,主持重大项目39项;出版专著10部、参编国家和省市级技术标准10部,发表论文60余篇,培养了15位核心专业人才。通过“智慧城市云平台”系列信息化产品研发进入园区、社区、区域节能、环保和医疗等城市服务领域,以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动了全国各地的智慧城市的建设。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作为一名参政党成员要深刻认识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丰富内涵,肩负庄严使命和巨大责任,牢牢把握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重大机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只争朝夕,奋进不息。

上海民建

shanghaiminjian

1.《王东伟 【民建和我】王东伟:知所从来、思所将往、只争朝夕、奋进不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东伟 【民建和我】王东伟:知所从来、思所将往、只争朝夕、奋进不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5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