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清华 人文清华讲坛 收录于话题#观点52个

民为国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官民之间的沟通———下情上达与上情下达是否畅达,乃是成败得失的枢纽。古代中国是如何听取民意的?近日,“人文清华”讲坛独家专访著名礼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一起来了解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清华教授彭林:中国古代统治者已经意识到要倾听民意

皇帝为何喜欢“微服私访”?

彭林教授把听取民意描述为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中间不能有梗阻”的过程。一方面,执政者的意图要不走样地传达下去,要防止:有人从中堵塞或削减,致使“下面”无法了解真实意思,思想无法贯彻。另一方面,只有“下面”的情况及时反馈,“上面”才能及时调整,其中同样不能有人阻挡。

“所以古代帝王经常微服私访,他就生怕中间有人瞒住不报,比如明明是灾荒却说是丰收。”彭林教授认为,微服私访是古代统治者了解第一手资料的方式,可以帮助统治者发现百姓的真实生活情况,了解其所想,了解社会问题所在,因此很受执政者重视。

“击鼓鸣冤”是古人唯一告状方式吗?

古代每级政府门口有鼓,如有百姓击鼓鸣冤,地方治理者就必须升堂受理。但彭林教授指出,古代中国民众表达诉求并非只有这一个方式,实际上“有一个体系”。作为制度上的保证,古人创造了多种方式。

首先是设立可以自由表达意见的场所。《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先秦时期的太子在成年之后,每天例行的事务就是了解下情。相传尧为天子时,设置三个专门场所与民众沟通,每处都树有便于识别的标志:一旗、一木、一鼓。旗即“进善之旍”,人的思想都有局限性,故此应鼓励进献善言者,一旦他们站到旍下,太子要立刻前往倾听。木指“诽谤之木”,“诽谤”一词本义是批评,如把关于为政者过失的意见写在此木之上,统治者就必须要来受理。鼓则是“敢谏之鼓”,若要进谏可以击鼓,官员闻声当前来求教。这些安排,拉近了官与民的距离,使统治者可以及时倾听民声,随时修正施政方针。周朝的太子除了要模仿帝尧故事,设进善之旍、诽谤之木和敢谏之鼓之外,每天还要做另外三件事,加强对民情、民意的体认:一是“鼓史诵诗”,鼓是“瞽”的假借字,指盲人乐师,上古的乐师都由盲人担任,瞽者通过诵《诗经》,让太子感受历史上治乱兴衰之时民众的不同心声;二是“工诵正谏”,工指乐工,乐工背诵某些历史教训,直言劝谏太子:三是“士传民语”,士向太子传达民间当下流传的臧否时政的歌谣。这些周密的设计,使政府的最高层处处关注、步步留意民众的意愿,避免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嘉宾简介:

彭林,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全国政协“人民政协讲坛”特聘教授,日本京都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法国人文之家、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首席专家;曾获北京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清华大学首届“十佳教师”,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特别奖,首届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等奖项。

1.《彭林 彭林:古代中国怎样听取民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彭林 彭林:古代中国怎样听取民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6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