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不是一个新鲜的词。尽管这些年来,中国社会对追星现象的研究和声讨都很多,而粉丝追星现象却还是越来越多。国内各大机场常年都可以看见许多粉丝群体,一路尖叫、呐喊、跟拍偶像的到来,有的甚至买与偶像同等舱位的机票追随同行。

然而,人们究竟为什么会如此狂热的迷恋这些“偶像”呢?

这般“疯狂”的迷恋,反过来又会对人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美国德锐大学的麦卡琴教授与英国莱切斯特大学大学的莫尔特比教授及他们的合作者在10年前所做的一系列研究对我们当前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01

追星的三个层次

麦卡琴教授首先对追星行为进行了界定与测量。他将追星定义为一种“拟社会关系”,即一种主要源于单方面的社交关系,A对B十分了解并与之产生情感与认知上的关联,然而B却对A和这一关联可能毫不知情。

追星作为一种“拟社会关系”程度不一,从爱听、爱看明星表演的节目,搜集其相关的信息,到情节严重的跟踪偶像,愿意斥资购买其私人物品。因此,对于程度严重的粉丝,研究者们甚至将其定义为一种具有病态的“关系妄想”和“解离体验”。

麦卡琴教授先测查249位被试的追星行为与程度,并基于瓦恩 (Wann,1995)的研究建构了包含34个条目的“明星崇拜态度量表”来衡量追星程度。经过统计分析检验,得到17个效力较好的条目,主要从3个维度,来刻画与衡量追星行为:

☆娱乐社交型

追星可以为生活带来快乐、娱乐,并且与周边人共同探讨的话题,这类追星主要是作为一种娱乐和社交功能存在。

☆个人情感型

感觉自己与偶像间存在一种强烈的情感联结,甚至存在着一些“强迫”与过度迷恋特性,这类追星已经达到了一种较为迷恋/痴迷的程度,与偶像间形成了一种虚拟的亲密关系,可能为满足自我的情感诉求,并且较为私人化。

☆边缘病态型

这一维度主要反映了一些比较极端与病态的追星行为,这类追星已经上升到了“疯狂”与“非理性”的程度。

02

人们为什么要追星?

大部分社交娱乐型的追星主要还是从众行为,毕竟偶像的美丽和魅力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多见的。与人分享让大家都开心的话题既促进了大家之间的联系,又带来了彼此的愉悦体验,何乐而不为呢?

但有些已经达到“痴迷”的追星行为就需要心理学家们的关注。通常对这种痴迷追星行为的解释是自我满足的需求。一种满足是弥补自我的缺失,另外一种满足是快感的刺激。偶像的美丽与魅力吸引着我们,虚拟亲近的幻觉带来无与伦比的快感。

然而,主要是由于在现实中的缺失,使人最终沉溺于“迷幻”,形成强迫或过激行为,不愿归于真实。“迷幻”满足了现实中所缺乏的快乐,让人不愿拆穿、面对,进而以某种“非理性”的方式进行着回避。

其实,非理性的“过度”追星主要弥补了现实中两个方面的缺失:

☆自我认同或意义的缺失

由于缺乏现实生活中稳定的自我形象与意义建构,“吸引”与“虚拟亲密”的快乐作为一种巅峰体验便更容易让人迷失了自我,从而将追星视为生活追求的很大一部分,甚至试图不断超越,以刷新巅峰体验,这一点类似于许多其他的沉迷与成瘾行为。

有研究者(Cushman,1990)指出,对明星的依恋是一种对“空虚自我的抚慰”;“追星者”往往对自我有着更低的评价与低自尊。而偶像身上的魅力与特质恰好满足了追星者对自身的许多期许。

如果从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来看,追星亦可被解读为粉丝将心理快乐的能量——“力比多”投注到了一位虚拟客体之上。

☆关系或亲密关系的缺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追星”行为的本质是为一种“虚拟的关系与联结”。而在现实中,亲密关系的缺失,或对亲密关系的不满和不安,也是使之形成的重要原因。

麦卡琴教授将这一现象解读为:对于焦虑依恋类型者,时刻处于亲密关系会被破败与结束的恐惧之中,从而可能将“虚拟的亲密关系”作为现实恋爱关系的“备胎”存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稳固的港湾,因为这层关系不会离开,永远安全。

当然,对于现实生活中亲密关系的缺乏和期许,也可能促使追星的人将目光与依恋投射于“偶像”。特别是当代社会对于女性稳定情感关系的期许,以及浪漫主义思潮认为自由恋爱是女性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这都使得在这个时代下,女性更容易追星并形成与偶像的“虚拟亲密关系”。

03

过度追星的心理影响

非理性的“过度”追星行为除了对经济、生活层面会产生显而易见的影响之外,又会对哪些心理因素产生影响呢?

研究发现,“过度”的追星行为对于认知能力、价值观,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都有诸多影响。麦卡琴教授研究发现:“关系妄想者”左半球的功能更弱——语言能力及语言记忆能力更弱。

Yue和Cheung研究发现,崇拜偶像的粉丝,更倾向于具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绝对主义的价值观,而他/她们的现实主义、理性主义、相对主义的价值观得分较低;因此,往往容易被人贴上“愚蠢”、“不负责任”、“顺从”等负性标签,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受到不应该有的伤害。

关键问题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正面临自我形象、自我同一性建构的重要期,十分容易被偶像吸引,而来源于偶像的信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自我形象的形成;同时,青少年也正处于慢慢脱离父母依恋,逐渐转向友人及异性依恋建构的转变时期,追星所伴随的“虚拟亲密关系”也将会影响他们未来与友人和异性亲密关系的形成。

但不为粉丝们所知的是,当前偶像的颜值和魅力是现代商业社会包装营销的结果,而这种理想化的标准是我们普通人在平常的生活中达不到的。

在当前“追星”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我们应客观地来看待追星的利与弊。而知道粉丝心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就会敦促我们相对理性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追星行为和心理反应。

最后,作为过来人,我们善意地提醒那些“过度”追星的朋友: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虽然需要不时地欣赏路边的鲜花和沿途旖旎的风光,但最终还是得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归宿。人其实就是在曾经的迷惑、彷徨、追求和惆怅中不断成长和坚强起来。

参考文献

Ashe, D. D., & McCutcheon, L. E.(2001). Shyness, loneliness, and attitude toward celebrities. Current Research inSocial Psychology, 6(9), 124-133.

Cheng, S. T. (1997). Psychologicaldeterminants of idolatry in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2(127), 687.

Maltby, J., & McCutcheon, L. E. (2001).Correlations between scores on attitudes toward celebrities and authoritarianism.Psychological reports, 88(3 Pt 2), 979-980.

Maltby, J., Houran, J., & McCutcheon,L. E. (2003). A clinical interpretation of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ssociatedwith celebrity worship.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1(1),25-29.

McCutcheon, L. E. (2002). Are parasocialrelationship styles reflected in love styles. Current Research in SocialPsychology, 7(6), 82-94.

McCutcheon, L. E., & Maltby, J. (2002).Personality attributions about individuals high and low in the tendency toworship celebrities. Current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 7(19), 325-338.

McCutcheon, L. E., Lange, R., & Houran,J. (2002).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elebrity worship. Britishjournal of psychology, 93(1), 67-87.

McCutcheon, L. E., Ashe, D. D., Houran, J.,& Maltby, J. (2003). A cognitive profile of individuals who tend to worshipcelebritie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7(4), 309-322.

Roberts, K. A. (2007). Relationship attachmentand the behaviour of fans towards celebrities. Applied psychology in criminaljustice, 3(1), 54-74.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彭凯平”

1.《中国社会现象 中国社会对追星现象的研究和声讨:追星族为什么如此狂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社会现象 中国社会对追星现象的研究和声讨:追星族为什么如此狂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