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道人,没有名字,也不知道是哪里人。道人曾经去求见鲁王朱檀,守门人不给道人通报,王府中一宦官走出来,道人向宦官作揖,请求见一次鲁王。

宦官看这道人衣着粗鄙,把道人赶走了;过一会儿,道人又来了。宦官大怒,让门卫从门口一路追赶道人,想把道人赶远一点。

赶到无人之处,道人笑着拿出二百两黄金,递给门卫,烦请门卫将黄金送给宦官,说:“替我转告中贵人,我也不是要见王爷;只是听说王府后花园,花木楼台,是人间美景,如果能带我去游览一番,我也就满足了。”

又拿出银两贿赂门卫。

门卫大喜,回去向宦官复命。宦官也大喜,带着道人从王府后门进去,游览后花园诸多景色。

又登上楼阁,宦官正在凭窗远眺,道人在身后用手一推,宦官顿时觉得身体掉下楼阁,有一根细藤缠在腰间,自己被悬在空中;宦官往下一看,下面是无尽深渊,顿时晕头转向,细藤隐隐传来断裂之声。

宦官怕的哭出声来。无何,几名太监赶来,看到宦官被悬在空中,离地面还有很高的距离,登上楼阁,看到细藤一端系在窗棂上;几个太监正准备解开细藤,援救宦官,然而这细藤实在太细了,不敢用力,害怕断了。

到处去找这道人,却人影也没看到。束手无策,将此事禀告给鲁王,王爷前去一看,觉得很奇怪,让人在楼下铺上稻草,棉被,刚铺好,细藤崩的一声断了,宦官掉在棉被上,才发现不过只有几尺高而已。众人相顾而笑。

王爷命人去查找道人踪迹。听说道人寓居在尚秀才家里,前往询问,尚秀才说道人出去游玩,还没回来。

王爷的仆人返回路上,刚好遇见道人,于是带着道人去见王爷。王爷赐给宴席和座位,请道士表演幻术。

道士说:“臣本是草野莽夫,没有其他能力。承蒙王爷垂爱,愿意献上舞姬给王爷祝寿。”

道士于是从袖子中取出美人,放在地上,舞姬朝着王爷磕头完毕,道士让舞姬演出“瑶池宴”剧本,给王爷拜寿,祝福王爷得享万年之寿。

一个舞姬先站出来给大家讲解剧情,道士又从袖子里拿出一人,说这就是“西王母”。

少间,西王母的侍女,董双成,许飞琼,以及其他的仙姬都挨着从袖子里取出来。最后从袖子里走出来的织女,拜谒王爷,献上一件天衣,光彩绚烂,整个房间都为之一亮。

怀疑怀疑这衣服是假的,像织女索要天衣,拿来一看。

道士急忙说:“不可如此。”

王爷不听,最后还是拿着天衣看了,发现这衣服果然是神仙穿的无缝之衣,不是人间工匠能做出来的。

道士闷闷不乐道:“臣尽力侍奉王爷,去求神仙暂时将这天衣借给王爷一看,如今沾染了人世间浊气,如何能再还给天衣主人?”

王爷又想着这些唱歌的必然都是仙姬,想着留下一两个,自己享用;仔细一看,不过都是王府中的乐伎罢了。

转念一想,这些舞姬唱的曲子,并不是自己平时所熟悉的,问舞姬唱的什么,果然自己以前完全没听过。

道士将天衣放在火上,烧了,然后将剩下的半截天衣装进袖子里,王爷派人在道人袖子里搜索,却没有衣服踪影。

王爷于是很器重道士,留道士住在王府里。

道士却说道:“贫道是山野村夫的习性,把宫殿当做囚牢,还不如秀才家的陋室自由自在的好。”

每次到半夜,必然要回尚秀才家;王爷有时坚持要挽留道士,道士也就住在王府里。经常在筵席中间,道士变化不是那个季节的花草树木,以供王爷消遣。

王爷问:“听说神仙也是有情感的,真的如此吗?”

道士回答:“或许神仙确实有情感;不过臣不是神仙,所以心如槁木,无情无欲。”

一天晚上,道士留宿在王府,王爷派年轻的妓女去试探道士是否真的无情无欲。

妓女走进道士房间,呼喊道士好几次,都没有回应;取来蜡烛一照,看见道士闭着双眼,坐在榻上。

妓女轻摇道士,道士眼睛一闪,马上又闭上;再轻摇道士,已经传来齁声。轻轻一推,道士顺着就倒下去,睡在床榻上,传来如雷鼾声。妓女伸出中指,轻弹道士额头,就像弹在铁锅上,很疼。

妓女回去,将自己所见都告诉王爷。王爷派人拿绣花针,刺道士,却根本刺不进去。用力推,却重的,一人根本推不动;喊来十几个人将道士抬起来,仍在床下,就像一千斤重的石头掉在地上。

早上,王爷派人去看,道士还睡在地上。

道士醒来之后,笑道:“睡觉中还胡乱动,掉在地上,自己竟然都不知道。”

后来女孩子们都趁着道士打坐,或者躺着的时候,按他身体玩;刚开始身体还是软的,再按,就硬的和铁石一般。

道士住在尚秀才家里,经常半夜也不回来。尚秀才就不等道士回来,径自把门锁了,早上起来一看,发现道士已经睡在房间里了。

最初,尚秀才和一位歌妓惠哥关系很好,彼此都非对方不嫁娶。

惠哥很擅长唱歌,演奏技巧超群出众。王爷听说了惠哥大名,将惠哥招入王府,伺候自己,惠哥于是和尚秀才断了联系。

尚秀才每次想念惠哥,却苦于联络不上。

一天晚上,尚秀才问道士:“道长能见到惠哥吗?”

道士回答:“王爷的姬妾我都能见到,但是就是不知道惠哥是谁?”尚秀才详细描述惠哥相貌,说了惠哥的年龄,道士正在回忆惠哥是谁。

尚秀才求道士帮自己给惠哥带一句话。道士笑道:“我乃世外之人,恐怕不能为你传信,帮忙撮合你们二人姻缘。”

尚秀才还是苦苦哀求,道士展开袖子,说:“你如果一定要见惠哥,那请走入我袖中。”

尚秀才伸长脑袋,朝道士袖子里一看,袖子里面宽敞的有房屋那么大。弯着身子,走进道士袖中,袖子里十分光明,有一间厅堂那么宽;茶几,桌案,床榻,应有尽有。

住在里面,一点也不觉得闷。

道士走到王府,和王爷下棋,远远看到惠哥来了,假装用袍袖拂灰尘,惠哥已经被装进袖中,而且其他人都没看见。

尚秀才正坐在袖子里凝想,忽然看到一美人从房檐上掉下来,仔细一看,正是惠哥。两人都很惊喜,互道别来情由,十分亲密。

尚秀才道:“你我二人今日有这段奇缘,不能不写诗记下来。请让我和姑娘联句成诗。”

尚秀才在墙壁上写道:“侯门似海久无踪。”

惠哥续道:“谁识萧郎今又逢。”

尚秀才续道:“袖里乾坤真个大。”

惠哥续道:“离人思妇尽包容。”

俩人写完一首诗,忽然有四五人也走到袖中,带着八角冠,穿着淡红衣衫,平日里和他们都没有交往。

大家都不说话,这四五人突然捉住惠哥,将惠哥带走了。尚秀才惊骇万分,不知道他们为何要如此。

道士回到秀才家,将秀才从袖中喊出来,问秀才和惠哥在自己袖中做了什么好情事,秀才隐讳,没有全部说出来。

道士微笑,脱下衣服,将袖子翻过来,尚秀才仔细一看,袖子上面隐隐有字迹,小的像虱子的卵一样,正是自己和惠哥之前在墙上写的诗。

又过了十几天,尚秀才求道士让自己再进入袖中和惠哥相见;前前后后一共进去了三次。

惠哥在袖中对尚秀才说:“妾腹中隐隐有震动之声,十分忧虑,常常用紧实的布帛束紧腰部。王府里耳目众多,如果哪天突然临盆,王府怎么会容下这来历不明的婴儿啼哭?劳烦秀才和巩仙商量,看到妾身腰围三叉宽的时候,就要来救我。”

尚秀才答应。回家之后,看到道士,趴在地上不起来。道士将秀才拉起来,说:“你们在袖中所说的话,我已经知道了。还请秀才不用担心,秀才你承继宗祧就全靠惠哥肚中孩子,贫道怎么能不尽绵薄之力。但是从今往后,你不能再进袖中了。我之所以报答秀才,原本也不是因为你和惠哥的私情。”

几个月之后,道士从外面回来,对秀才笑道:“我把你的小公子带回来了,快拿衣服来,给孩子穿上。”

尚秀才的妻子十分贤惠,快三十岁了,怀了几次孕,只活下来一个儿子;最近刚生下一个女儿,才满月,就死了。

尚妻听到道士在院子说话,惊喜从里面出来。道士从袖中拿出一婴儿,酣然好像睡着了,脐带都还没剪断。

尚妻将孩子接过来,抱在怀里,婴儿才开始呱呱哭泣。

道士脱下衣衫,说:“孕妇产血溅在衣服上,是道家最忌讳的。如今为了秀才,穿了二十年的道袍,只有留给你们了。”

尚秀才拿来衣服给道士穿上。

道士嘱咐道:“我脱下来的道袍,不要扔了,给道袍烧点纸钱,将道袍供奉起来,可以治疗难产,可让孕妇肚子里死去的婴儿,顺利下来,孕妇也能安然无事。”

道士又在秀才家里住了很久,一天,忽然对秀才说:“我之前让你藏好的道袍,你要留一些给自己用,我死后,你也不要忘了。”秀才说:“你说清楚一点,我不太明白。”

道士不说话,就这么走了。

道士走入王府,对王爷说道:“臣想死。”

王爷大惊,问:“道长,发生什么事了,为何如此说?”

道士说:“这都是命中注定,说再多也没用。”

王爷不相信,还是坚持挽留道士,俩人下了一局棋,道士着急起身;王爷又拉着道士坐下。让王爷住在外面房间,道士同意。

道士走入房间,躺在床上,仆人走进一看,道士已经死了。

王爷给道士准备棺木,按照礼节,葬了道士。尚秀才到坟前哭吊,这才领悟到道士之前已经告诉自己,他要死了。

秀才用道士留下的道袍,拿给临盆的孕妇催生,果然很灵验,母子都能平安,家中有孕妇者,都来求秀才剪下道袍一角,给自己催生用。

最初秀才还只是将道袍油污之处,剪下来给别人,接着开始剪下领口,袖子,都很灵验。

想起道士走之前嘱咐要留一些给自己用,猜想妻子肯定会有分娩之灾,剪下巴掌大的血布,珍藏好。

刚好王爷有一位爱妃临盆,三天还没生下孩子,医生也无计可施。有人将尚秀才的道袍可治疗难产一事告诉王爷。

王爷立马召唤尚秀才进王府,将珍藏的一块道袍,烧成灰,做成药,才一剂药,爱妃就生下了孩子。王爷大喜,拿出许多银两,布帛酬谢,尚秀才都一一推辞了。

王爷问秀才想要什么,秀才说:“臣不敢说。”

王爷再次请秀才说,秀才这才磕头说:“如果王爷一定要赐我什么东西,只希望王爷将王府中的旧妓惠哥,赐给我就满足了。”

王爷喊惠哥来,问惠哥年龄,惠哥回答:“妾身十八岁那年入王府,如今已经入王府十四年了。”

王爷认为惠哥年龄太大,配不上秀才,将家中豢养的一群妓女都喊来,让秀才随便选;秀才却一个都不喜欢。

王爷笑道:“傻书生,莫非你和惠哥十年之前就已经定下婚嫁之事?”尚秀才这才把自己和惠哥在道士袖中相逢之事,都告诉王爷。

王爷这才给秀才,惠哥二人准备华丽的车马,仍然把秀才推辞的银两,锦缎都给惠哥做嫁妆,送他们二人出王府。

惠哥所生的儿子,叫尚秀生——秀就是袖的谐音——秀生也就是袖中出生的意思。此时,秀生已经十一岁了。平日里经常想起道士的恩德,每年清明节都要到道士坟墓前祭拜。

有一位王先生也是山东人,客居在四川很长时间,在路上遇到道士,道士拿出一卷书,对王先生说:“这书是鲁王府的东西,来四川的时候,走的仓促,没来得及将书还给王爷,还要麻烦王先生回山东的时候,帮我将书还给王爷。”

王先生回山东之后,听说道士已经死了,不敢将书给王爷;尚秀才代替王先生将书还给王爷。

王爷打开书一看,果然是道士活着的时候借的。心下很惊疑,挖开道士坟墓,打开棺材,是一口空棺。

后来尚妻生的儿子,很小的时候就死了,全靠惠哥的儿子延续香火,更加佩服巩仙有先见之明。

异史氏说:“袖中别有乾坤,这不过古人的寓言而已,难道世间真的有袖里乾坤一事吗?

真是太奇怪了,袖中有天地,有日月,可以娶妻生子,还不用承担赋税之苦,人事的烦扰,那么哪怕是袖中的虱子,也和桃花源的鸡犬一样!如果人能长久住在这样的袖中,哪怕在里面养老,那也知足了。”

1.《袖里乾坤 巩仙—袖里乾坤真奇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袖里乾坤 巩仙—袖里乾坤真奇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79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