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世界人民都在为疫情祈祷,其实还有一件事正在悄悄发生 —— 2020年4月1日起,中国金融市场就正式开放了。放开金融对中国到底有什么影响?尤其在美股暴跌、美元暴涨的节骨眼上,放开金融对资本市场来说意味着什么?

自从我们加入WTO之后,开放所有的市场就是一个必须履行的义务,没有情愿与不情愿的理由。这里面当然也包括资本市场。刚入市的时候我们还是很弱小的发展中国家,刚刚经历过97年亚洲金融危机,整个金融行业略显混乱,自身不保的情况下开放金融无疑是风险指数过高。所以WTO体贴的给了我们一段过渡期,让我们用大概5年的时间,理顺我们自己的事,再逐步放开金融。

4月1日这一次,我们开放的是金融服务行业。也就是国外的券商、保险、期货公司这些金融机构,以及信用评级机构,都可以来中国开全资公司了。或者,他们想要收购中国的同类金融机构,也没有持股比例限制,想100%收购理论上也是可以的。

这个开放,其实开放的是金融服务这个行业,就像当初把汽车行业开放一样,允许外国公司近来跟国内公司一起竞争。作为业务单纯的券商和期货公司,影响会是最小的。因为本质上是实力和资源的比拼。外资进来也需要根据中国证券法合法合规的经营。

对于券商来说,经纪业务、咨询业务、资产管理、投行业务等,客户很难被撬走。即便被撬走,少赚了钱,反而能倒逼整个行业奋发向上。可以确定的是一批小券商竞争不过肯定是要被淘汰。但是哪怕外资不进来,这个行业也是在越来越集中。

对于中小券商们,一个比较好的出路是往垂直方向做精,在一个领域上深耕出精品。比如近几年德邦证券就开始深耕债券和ABS承销,联讯证券就去做债券市场交易。这种差异化可以确保自己活下来,甚至未来可能会被高价兼并也是一种可能性。

然而唯一有可能跟外资拉开巨大差距的就是投行业务。投行就是做证券承销、并购重组之类的业务,这方面华尔街所向披靡,尤其在证券承销方面的定价能力无人能敌。譬如内地券商,帮我的客户在A股上市,上市的价格是监管规定的,不能超过一个市盈率倍数,所以我也不需要定价,按照规定价格上就行了。在这方面内地券商基本没有能力。

而华尔街投行不一样,美国IPO价格是市场化的,需要投行通过精密的计算,以及对市场和投资者结构分析等等推演出来的,价格既不能太高卖不出去,又不能太便宜,最后目标是让承销商(投行)和上市公司(客户)的利益最大化。

还有并购重组等业务手法也是一样,定价能力、谈判能力、情报搜集和调研能力等等。要知道在一些并购案中,对对方的底细摸得越清楚,胜算越高。比如,如果我知道收购对象现在没有任何其他买家,那我的出价和谈判方式就可以比较强势。

可以说高度市场化的制度确实练就了一批“华尔街之狼”,直面竞争胜算并不高。当然,也许华尔街精英们到了国内会不会水土不服,我们证券市场的法规以及游戏玩法都很不一样,可能来了发现他们正规军的打法在这根本不管用,还不如旁门左道快。这是我们制度上不完善的地方,他们需要在我们的特殊市场环境下竞争,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但是有一点值得高度警惕,那就是这些机构难免会把自己那一套金融衍生品的“高精尖”技术带进来。如果说中国哪里比不上美国,除了科技创新以外,就是金融创新了。华尔街在金融衍生品上面已经玩得炉火纯青,甚至还有玩火自焚的经验(2008年次贷危机)。

华尔街自己认为,衍生品是稳定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它提供了对冲等功能,可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大家可以按自己的需求“自定义”自己的配置需要,整个市场就更多元化、更有活力了。这么说确实没错,但衍生品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切向好的时候它能好上加好,在金融系统出问题的时候它却很容易变成危机放大器。

总之不能放任衍生品在毫无控制的情况下肆意蔓延,监管层的执政者必须带头学习衍生品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回事,彻底弄明白了之后再根据清晰的认知去制定政策。

美国这么多年来孜孜不倦的迫使我们打开金融,除了打开金融服务领域让他们的企业进来赚钱之外,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开放资本账户。

这就是美国最最想达到的终极目标。而现在我们还没有放开这一点,想要拿美元换人民币进来投资可以,但想要赚了钱把人民币换成美元跑掉,就需要看情况了。

这不是我们保守固执,而是有了很多国家的前车之鉴。包括日本、南亚、拉美地区的金融危机,都是因为美元可以毫无阻拦的进出,美元进入的时候催起无比巨大的金融泡沫,最后美元抽走的时候留下一地鸡毛,惨绝人寰。这倒不是说有什么金融大鳄有意为之,而是美国有自己的利率调节节奏。

美元降息周期的时候,资金都喜欢到世界各地去投资,因为那时资金成本便宜。等到美国经济过热需要加息的时候,世界各地的美元就会抽走回流美国。

总的来说,你可以这样理解。美元进入中国的时候,需要找央行换成人民币。这时市场上的人民币就会增加,流动性就会提升,利率水平会降低,资产价格会上升。

所以,如果任由人民币自由兑换,相当于把调节利率的权力,从中国央行手中交给了美联储。这等于赤裸裸地把自己的货币政策独立性给毁了。在极端情况下,甚至有可能把外汇储备都抽光了。而外汇储备是什么?是我们几十年来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也是稳定金融的命根子。

外汇储备瓦解了,汇率就瓦解了,汇率瓦解了,人民币购买力瓦解了,国家信用也就瓦解了。几十年的改革,一下子回到解放前。

最近的例子就是80年代的日本就行了。当时美国发起贸易战,要求缩窄美日贸易逆差,日元被迫大幅升值,拉爆了自己的房地产市场,这一爆,30年都没缓过来。

当然我们的状况跟日本并不完全一致,但把货币掌控权交给美国不可能有好下场。

所以,在国际货币体系还是美元一家独大的情况下,我们开放货币自由兑换是极其危险的。

4月1日这次的金融开放,理论上不会对汇率和股市造成什么冲击。因为资本账户并没放开,所以汇率不会有什么大变化。如果外资金融机构逐步进入中国,会对人民币有一定需求,他们需要兑换人民币来在境内设立公司开展业务,也需要把一部分资金放到国内来运作,人民币会有一定升值的趋向。仅此而已了。

对股市也不会有什么短期的影响,因为外资进入A股的额度早就已经调到无上限了。现在外资金融公司想要买A股,可以直接通过陆股通买,也可以通过QFII通道的额度买,基本可以理解为没有任何限制,想来多少都可以。

现在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跟国际接轨了,美元流动性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国内市场,这是逃不掉的。就像2018年美元利率升高的时候,我们自己的金融也被迫走了去杠杆的路。但是现在美元流动性泛滥了,资金大规模进入A股的前提是市场需要渡过恐慌期,比如全球疫情稳定向好了才有可能。

还有,美国为了应对这次危机,积累了巨量的债务,这个巨量已经巨到什么程度呢?财政刺激加上美联储的QE放水,已经快到6万亿美元了,也就是美国凭空印了6万亿,相当于一年GDP的30%。

所以美国在危机过后一定会采取行动让美元大幅贬值,产生通胀。手段大概就是通过向欧洲、中国和日本等经济体施压,要求他们货币升值,来变相实现美元贬值。或者继续搞中东,拉油价,提升物价。

可以理解为,美国现在等于从全世界所有拿着美元的人手里抢钱,来补自己的窟窿。而我们作为持有美债最多的国家,毋庸置疑吃亏是最大的。总之,这一次疫情对我们经济的冲击已经是史无前例的了,但同时所有国家还需要为美国的损失背锅。(根据网络信息整理)

1.《寰盈证券 金融开放对资本市场意味着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寰盈证券 金融开放对资本市场意味着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9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