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引领城市科学发展。5月29日,“兰州市城市规划建设”集中采访组走进市自然资源局,就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划服务项目建设以及土地供应保障城市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了解当下工作重点,触摸未来发展脉络。

积极引导兰州

从“单极”走向“组合城市”

作为兰州市第一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备受关注。目前,兰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展情况如何?取得哪些成果?兰州市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科长杜巧玉告诉记者,《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充分结合本地发展特点,尊重兰州城市发展规律基础上,明确了兰州在兰西城市群的引领地位和“三极引领、三带支撑、多点联动”的区域开发格局,初步确定了“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城市”的愿景目标和“国家安全基石、国家开放门户、国家产业基地、黄河生态首城、兰西战略中心”的战略定位,基本确定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规划目标、“一心两翼”三城协同的全域空间总体格局和重要功能布局:强化枢纽带动,按照“新城”标准建设两翼,推进省会功能的区域化布局,把中心城区、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打造成为兰州高质量发展的三驾马车。初步划定了重要管控边界,提出全域城镇发展格局、中心城区空间高品质、中心城区功能完善、综合交通优化的策略。突出增存并举,提升中心城区建设品质,通过补短板、亮特色以及职住平衡,建设西北地区山水公园城市和45分钟城市。通过多门户支撑、建设市域交通环线等交通体系优化,多措并举,积极引导兰州从“单极”走向“一心两翼组合型城市”。



记者了解到,兰州市自然资源局今年年底前将形成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按程序逐级上报审查。同时,同步开展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基于平台建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系统建设,为开展城市体检和规划全周期管理奠定基础。

兰州中心城区

划分78个15分钟生活圈

在详细规划编研和空间治理情况方面,兰州市自然资源局详细规划编制科科长赵莉介绍,近期,市自然资源局编制完成了《兰州市十五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规划研究与导则》,15分钟,是以步行尺度丈量的服务半径。规划导则将兰州市中心城区划分为78个十五分钟生活圈,每个生活圈控制在10至15分钟步行范围内,按照5至10万人服务规模具体划定,形成《兰州市十五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规划导则》。



“根据兰州市实际发展建设情况,构建街道、社区两级生活圈体系,需配置的公共配套设施分为8大类24项。”赵莉说,其中街道级生活圈范围最长步行时间不超过15分钟,集中布置对规模敏感的服务设施,包括初中、小学、行政事务、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社区商业等;社区级生活圈内集中布置对出行距离敏感的服务设施,主要满足出行受限的老人、儿童高频使用设施的距离要求,控制在5至10分钟步行范围内。

推动兰州城市更新进程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该局编制完成了《兰州市密度强度高度分区研究》。该项目致力于推动兰州城市更新进程,起步搭建城市更新的政策框架、技术基础,让兰州在存量发展阶段的城市建设有据可循、有理可依,为建设“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奠定坚实的基础,并率先为正在探索城市更新路径和方法的其他城市提供示范。



赵莉介绍,本研究针对城中村、旧居住区、旧工业区以及旧商业区四类更新对象的不同更新诉求,进一步明确更新对象的识别路径,梳理盘点了兰州市存量土地资源,进行了更新潜力用地规模的测算。对未来兰州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方式以及对应的策略分区提出了指引。在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品质、生态优先、文脉传承以及弹性管控等原则的前提下,综合单因子判断与多影响因子叠加分析,将更新潜力地区分为优先拆除重建区、建议综合整治区、其他潜力区三类,指导后续更新活动。

在城市更新实施保障机制方面,为了更好地保障未来城市更新规划与策略指引的落实,同时针对兰州市既往旧城改造的问题,在兰州市已有城市更新政策机制的基础上从完善更新政策框架、理顺更新规划体系以及优化工作管理机制三方面提出了城市更新保障机制建议。

规划服务全力支持项目建设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落地实施。记者了解到,兰州市出台了《关于取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置国土建设会签事宜的通知》、《城建领域优化服务压缩办证开工时间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等一系列简化审批流程的政策文件,建立了一套从供地、到审批、到实施、再到验收的项目容缺办理机制,实施凭用地预审意见即可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高层建筑可先行办理基坑开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未完成拆迁的可承诺后先行验收等一系列惠民利企的新举措,有效提高了审批效能。“根据用地预审意见为兰州奥体中心、青白石二期配套学校、彭家坪村民集中安置点等重大项目直接核发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市自然资源局规划审批二科科长宋涛表示,这极大缩短了办理时限,提升项目审批专业化管控水平和服务效能。

实行要件容缺受理,在立项备案、土地权属等要件不齐备的情况下,将事中审批事项前置,提前审核规划方案。推行“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承诺制+第三方技术审核”的承诺制规划审批模式,为兰大一院西院区、兰州市天然气输配工程、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等重大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落地提供了高水平的规划服务。

近三年兰州市中心城区

累计出让土地面积6918亩

土地是城市的载体,加快城市发展,首先要给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用地保障。市自然资源局所有者权益科科长董莉莉表示,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安排上,我市积极向交通、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经济适用房项目倾斜。近三年,中心城区划拨各类项目用地19636.37亩。先后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兰渝铁路、宝兰客专、兰新双线、中川铁路,南绕城、北环路等交通用地的供应。同时,保障了兰州奥体中心、西固南山省级森林公园、碧桂园中小学、各类城改、地质灾害避险安置点等一大批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用地。



同时,全面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目前,兰州市通过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合理配置新增建设用地,不断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土地资本价值,为城市建设集聚资金。大力推行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近三年中心城区出让土地140宗,累计出让面积6918亩,成交价款合计241.86亿元。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财力支持。

此外,扎实推进土地储备。以服务重点项目、社会公共事业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为重点,协调各区按照兰州城市空间规划定位,盘活存量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发挥好土地储备蓄水池和调节阀作用,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地需求。近三年近郊四区累计储备土地约13000亩,高效保障了省市重点项目如万达城、碧桂园、华润二十四城、杉杉奥特莱斯、安宁中央商务区等大型项目用地需求。

1.《兰州中心 78个15分钟生活圈!兰州中心城区未来这样发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兰州中心 78个15分钟生活圈!兰州中心城区未来这样发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99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