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珏佳 上海武志红儿少心理 来自专辑Play For Life

小猪佩奇有一双漂亮的金雨靴,她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就是穿着这双雨靴到户外去跳泥坑,泥水四溅开来,泥巴到处都是,而她丝毫不会被这些脏兮兮的场面困扰,总是无比快乐。更奇妙的是动画片里的猪爸爸、猪妈妈不仅非常支持佩奇和小伙伴们的一起玩儿这个游戏,甚至常常一起加入。



泥坑是个象征,是一种无目的、无规则、无计划、充分允许去自由体验的状态。想象一下水和泥巴混在一起,变成颜色深深的咖啡色的粘稠液体。好像一样的微妙既视感,黏在任何物体上都会马上让人意识到它的强烈存在感;一旦碰到就绝甩不掉它的独特质感;无一不让小朋友们体验到强烈的感官刺激。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让孩子们感受到失控和混乱。

回到现实生活里,我们常常能观察到孩子们在玩这样的“泥坑”游戏,比如小到一两岁的孩子,自己练习吃饭的时候,永远都是吃的到处都是,满身满脸,吃一吃吐一吐,混合着唾液,再抓起来嚼一嚼,小宝宝们乐得手舞足蹈,家长不忍直视。大到十来岁的青少年,买来一堆各式各样的材料,一样样研磨成泥,尝试各种混合,做出口味新奇、颜色感人的魔力混合饮料,找到无辜受害者测试毒性之后,大体总会留下一堆的杯盘狼藉,让人望而生畏。这些游戏有的时候是有意的,有计划的,也有的时候是孩子们玩着玩着就不知怎么就变成了“泥坑“。对成人来说,孩子们的“泥坑”总是显得太多,但是其实这样的“一团糟”可以带给孩子很多特别的礼物。



我想分享一个游戏室里的“泥坑”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8岁的男孩,我叫他小城堡。小城堡刚刚开始游戏治疗的时候,总是显得非常迟疑,他不知道要玩儿什么,我感觉的到他其实非常想玩儿,但是他真的不知道要玩什么、要怎么玩。他有时候模仿老师,说出一些学校里听到的话,有时候假装做题目,我每题都是错的,他每次都是对的;然而更多的时候,他会若有所思的发呆。我感受到小城堡多么的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是谁,没有力量也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他只是跟着家长和老师的指示,却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跟不上。唯一的快乐就是对我指手画脚批评的时候。



我体验的到他多么无力,很长一段时间我想通过沙子、泥土、颜料来帮他突破,但都没有效果。事情的转机是当我引入了吹泡泡的游戏。我会准备一盆加入洗手液的水,和他一起用吸管吹出一盆又一盆的泡泡。他一开始还无法掌握要领,总是吹不赢我,但是慢慢地他越来越能驾驭了;吹着吹着他开始自发的改变游戏的方向,他让我把泡泡移动到垫子上,我负责不断的制造泡泡,他负责把泡泡堆成一座大山,他常常从各种角度细细的观察这座大山,泡泡会慢慢缩小,他就不停的让我添加新的泡沫;他渐渐快乐了起来,很兴奋的往泡沫上里投掷各种小东西,看着他们快速的隐没在白色的大山里。一天又一天,他每次来都会无比期待的把雪白的大山堆出来,为此,我们俩常常一身都是泡泡水,但是他似乎浑然忘我,全心的投入其中,然后尝试让越来越多的东西隐没在大山的深处。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告诉我,这座山里藏了一个城堡。我回应他:”哇哦,原来里面有一座城堡啊!”那一刻我们都感觉有什么被突破了。再下一次来的时候,他选择了沙盘,这是他第一次在沙盘中呈现自己的故事,那是一座城堡——被重重禁锢的城堡。这是他第一次把他的自我呈现出来,他似乎完成了伟大的使命一样,在结束的时候深深的呼了一口气。我感到既快乐又压抑,这座被困的城堡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见证他的自我显现是非常令我振奋的突破。



小城堡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继续游戏治疗的旅程,但是我一直记着他,记着他雪白的大山,那好像浓雾一样看不清的山里,藏着小朋友被压抑的自我。

“泥坑”,在小城堡的故事里是泡沫做的雪山,它再也不是泡泡和水而已,再也不是乱七八糟的一团,它是通往小城堡内心的媒介,通过它小城堡找到了自己。


✎ 系列专栏

生命的根本需求

是渴望被看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PTI游戏咨询师

坎特伯雷基督教会大学游戏咨询专业硕士

擅长领域:攻击性行为、儿童情绪问题、青春期叛逆、创造力培养

亲子冲突、单亲教育、父母成长、分离焦虑

1.《感官游戏 佩奇的泥坑——奇妙的感官游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感官游戏 佩奇的泥坑——奇妙的感官游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0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