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里仁为美 阅心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这一段是里仁篇第一章,里仁篇主要是论述儒家的核心观念之一“仁”的。关于篇名的理解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其一是说一个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另一种说法是居住在“仁”的地方,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说,这两种理解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但是,从哲理的角度辨析的话,第一种方式则更接近《论语》的本质,故而这里选用第一种理解方式。
这一段的大概意思是说:“真正学问安顿的处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学问到了真善美的境界,如果达不到,就不算是智慧的成就”,当然从另一种解读理解,就是“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第二种理解方式,着重论述的是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最有名的例子当时“孟母三迁”的故事。而第一种理解方式,则重在阐释要选择“仁”的人生道路。我们可以认为第一种理解方式是从内涵方面阐释仁义之道的,而第二种方式则是从外因的方式阐释仁义之道。这里强调一下我们学习经典的方式,我们重在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经典对我们人生的启示,故而我们不去关注字句的理解,我们这里不是搞训诂,而是以用为主,所以,我们从主张采百家之长以为我用。
不管是选择处在仁的环境、还是注重选择仁的道路,最核心的还是要像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仁”是终极目标,是人生之本;从外用方面来说,其一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二是树立长远的人生目标,要内外兼修,采用知行合一的方法,本着自己的“良知良能”,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达到“致良知”的胜景。
在子女的教育方面,为人父母的除了给孩子规划长远的人生目标外,重要的是依着孩子的“本善之性”,在给孩子创在良好成长环境的同时,善于激发孩子内心的“良知良能”。重点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性,三字经说“性相近、习相远”,习之所以远,是因为每个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虽说本性相近,但因环境的影响,孩子的后天习性相去甚远;这里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环境”理解为外在的物质环境,也就是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居住的地方,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也属于“环境”的一部分,这相当于软环境。外在环境虽说是影响“习”的重要方面,但绝不是唯一的方面,本体的思考方式、看问题的角度,也是影响“习”的重要方面,处在同样环境下的双胞胎,最后发展处不同的习性,就是良好的证明。
对孩子的教育来说,选择好的学校固然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并不是上了名校孩子就一定能很成功,名校孩子顶不住压力而选择结束生命的案例并不鲜见,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家庭环境同样重要。孩子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除了孩子本身的能动性外,父母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样是很重要的,这里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要真正的交心,父母心中要住着“仁”,这样才会把“仁”传递到孩子的内心。
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里仁为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0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