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我最喜欢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很多人都很喜欢,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启迪。这部小说不仅拍过电影还拍过电视剧,我想大家应该很熟悉里面的故事,这里我就不表述了。这本书里描写的场景,描述的故事,描绘的人物,无论神态举止、说话习惯、生活方式等等,我都会有代入感,木讷不多言的父亲,扛起一家责任的哥哥,出身贫穷但得到父母兄长宠爱的妹妹,洒脱善良见识不凡的田晓霞,生活任性随意但不伤害人的二流子姐夫王满银,咋咋呼呼满脑子革命的孙玉亭,渴望找个好姻缘改变命运的郝红梅等等,许多事情好多人物就好像在身边发生一样,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照。七八十年代陕北的农村就是书里的样子,贫穷、简单、纯粹。

这本书我看了不下五遍,每一次都有不同感受, 今天,我想从我的角度谈谈书中孙玉厚一家的“富裕”,说到这里,你们肯定会说孙玉厚一家是最穷的一家,破衣烂衫,食不果腹,怎么会富裕,我要说的是他们一家的精神富有。

孙玉厚的富有之一:读书

孙玉厚虽然没文化,但是他知道读书很重要,在最艰难的情况下,送弟弟去读书,让他识字明理,最后读书成才,在太原钢厂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虽然孙玉亭后来跑回家种地,但是这件事情的影响,却是让他的孩子们相信读书能够改变生活。

孙家只有年老的孙玉厚和大儿子少安两个人挣工分,养活一大家子,小女儿兰香也在念书,家里穷的孩子们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能送少平这样的大劳力去上高中,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需要多么大的信念支撑。供儿子上学还算正常,许多人家都不会供女儿上学的,那个时代在大多数农村人眼里,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人,就是读书读出来,有本事也是别人家的,所以不会供女儿读书。而孙玉厚却没有这样古板的想法,他不仅供儿子读书,同样也供女儿读书,在这一点上,他教给孩子们的是:儿子和女儿都是一样,没有轻重男女的思想,同时他告诉孩子们,无论男娃娃还是女娃娃,要想改变命运都要努力读书。少平和兰香,热爱学习,热爱读书,读书使他们思想上得到升华,他们明白只有读书,才能让自己走出这个小天地。少平和兰香通过读书使他们心灵上得到自强,读书时因为贫穷带来的自卑在书籍的滋润下,这颗窘迫的心渐渐温暖起来,也是书籍让他们的心灵越来越坚强,让他们知道只要心灵的强大能够战胜所有的磨难和挫折。少平高中毕业后,在揽工的日子里都不忘记看书,读书让他诚实正直、坚韧又不失做人原则,懂礼感恩,因为他的这些优秀的品质,得到曹支书一家喜欢,帮少平的户口从农村迁到城市,又帮忙给他找了一个正式工作。孙玉厚的一儿一女,都因读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一个考上大学,一个成为正式工人,这在当时的农村,绝对是让无数人羡慕的。

孙玉厚的富有之二:尊老爱幼

孙玉厚把尊老爱幼刻在孩子们的骨子里,孙玉厚一家,在双水村是最穷的一家人,一家六口人住着一口的窑洞,少平和兰香在家里没地方住,常年借住在金波家。家里成年吃着黑面馍,锅里啥时候都是稀的多稠的少,一年能吃一顿白面馍几乎就是奢望。在这样贫穷的条件下,家里最好的粮食他作为大家长不会吃,他的几个孩子即使饿得眼冒金星也都不会去吃,而是全部留给奶奶。就因为奶奶年纪大了,牙不好,咬不动黑面馍,就连幼小的猫蛋狗蛋都不会吃。这就是孙玉厚教给孩子们的,尊敬老人,孝敬老人,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最好的给奶奶。少平拿着润叶姐给的五十斤粮食和三十元钱,首先想到的是给祖母买点止痛片和眼药水,另外换的十五斤白面他自己舍不得吃,要带回家给祖母和两个小外甥吃。

兰香,家里最小的小女儿,本该是最受宠的,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她的。可是这个懂事的小女孩,每次在家里来了客人,桌子上留下没有吃完饭菜,她总是偷偷的溜出去,在她心里,留下的饭菜应该让奶奶吃,上了年纪的父母吃,以及劳动量最大的哥哥吃。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孙玉厚没有上过几天学,仅是识得几个字,他从来没有给孩子们讲过大道理,就是通过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

孙玉厚的富有之三:团结和爱

家里实在太难了,小学毕业的少安就回家和父亲一起撑起这个家,从此家里人就拧在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说干什么就干什么,力量从来不分散。孙家虽然穷,但是一家人很团结,很亲密,大哥少安无条件的支持弟弟妹妹上学,再苦再难也支持弟弟妹妹上学。那年,兰香听说初中要增加半年课程,为了不增加家中的负担,决定不再上学,回家帮忙了。父亲知道后,首先表示了支持她继续上学,然后告诉了少安,少安没有一丝犹豫,他拍着妹妹的头说:“延长半年怕什么!你好不容易把初中都快上完了,怎么能中途退学呢?初中毕业后,你还要到原西去上高中呢!到时,你二哥也毕业回来了,我和爸爸、你二哥,三个人劳动,还供不起你一个人?……”话虽然很实在,也说的很轻松,但是实际很困难,特别是少安和少平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床上还有一个成年瘫着的奶奶,家里需在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可是少安没有想这么多,他坚持让妹妹读书。后来少平接过哥哥的接力棒,一力承担兰香上学的所有费用,使得兰香能够顺利的上高中,后来考上大学。如果没有父母、哥哥们的全力支撑,兰香再聪明,脑子再好使,她都不可能考上大学,她是站在父母和哥哥的肩膀上走出去的。​

少安的砖窑厂破产了之后,想要重新开起来,父亲把少平给他的箍窑的钱给了少安,让他重新建砖窑厂,当父亲告诉他:”如果有困难,他还可以在煤矿上转借”时,秀莲和少安的感受:他们再一次感受到了骨肉深情;同时为有少平这样强有力的弟弟而无比骄傲!是呀,有什么必要灰心丧气呢?孙家有的是力量! 少安把弟弟妹妹供了出去,让他们有了本事,反过来,他们也成了少安前进道路上的骄傲、力量和希望,因为有弟弟妹妹,使得他们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灰心丧气。这就是孙家一家人团结的力量。他们都起来了,也没有忘了大姐兰花,少安经常接挤大姐,并且把浪子回头的王满银安排到自己的砖窑厂上班,使得他们一家人的日子也好了起来。孙家的四个孩子,一个大学生,一个煤炭工人,一个农民企业家,一个日子过的心满意足,孙家一家人,他们最大的依仗就是团结和爱,全家拧成一股绳,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才使他们走出困境,成为双水村的首富,成为远近让人羡慕的一家人。

孙玉厚的富有之三:尊重

孙玉厚作为一家之主,他没有象封建大家庭的家长那样,以自己的意志管教孩子,而是完全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孙玉厚在养育孩子们的过程中,充分的尊重他们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少平高中毕业后,不愿意在农村呆着,想要一个人出去闯荡,孙玉厚虽然舍不得,但是最还是尊重少平的意思,让他出出闯一闯。孙玉厚对待少平是这样,对待大儿子少安更是这样,少安分猪饲料地的时候,给每家都多分一点,孙玉厚知道这是违反上面政策的,可是他也知道这是儿子希望大家的日子好过一点,选择支持儿子。当后来此事被爆出来,少安被批斗时,他默默的陪着儿子,儿子想一个人静静,他也尊重儿子,只是远远的跟着他,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最大的支持和陪伴了。少安带着一队的队员一起搞承包责任制时,孙玉厚怕儿子再犯错误,提心吊胆,但是他知道儿子已经大了,都是队长了,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只能默默的支持他,所以当儿子和他商量时,他没有迟疑就同意了。孙少安要扩建砖窑厂,孙玉厚老汉心里很不安,很不赞成,但是他还是尊重儿子。后来砖烧失败了,他并没有埋怨儿子,只在一边默默的支持他,当儿子要东山再起时,他拿出少平给他箍窑洞的所有的钱,支持少安重新把砖厂搞起来。这是一个以自己最大的心力尊重和爱孩子的父亲,他的爱,是不动声色的,是深沉的,他让孩子们自己走自己的路,不阻挡,不干预,在孩子们倒下时,适时的扶一把,就这样,他一个一个的把孩子推上了他们自己的道路。

孙玉厚的富有之四:责任

孙玉厚是家里老大,在弟弟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当时孙玉厚也才十几岁,但是他明白长兄如父,他养育弟弟是义不容辞的,所以在家里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供弟弟读书,娶媳妇,也为弟弟借下许多饥荒,年年还不清,以至于生活常年困苦,但是他没有怨言,弟弟和弟媳妇吃不上又不会过光景,作为哥哥还要时不时接济一下,他对他那个一心只有革命热情的弟弟两口子操的心比自己的四个儿女还多,这就是孙玉厚教给孩子们当老大的责任,所以当少安结了婚,成了家,秀莲想要过自己的小日子时,少安知道当时如果分家,孙玉厚一家立刻就会陷入更贫困的境地,兰香在上学,每个月都在花钱,少平在外揽工,一个月也挣不了几个钱,孙玉厚自己年纪大了,只能种种庄稼。所以少安坚决不同意分家。不分家,少安砖厂挣的钱就是这个家的,可以供兰香上学,也可以给少平娶媳妇,这样孙玉厚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家里的日子也会好很多。但孙玉厚为了不拖累大儿子,使大儿子和儿媳妇能过红红火火的小日子日子,毅然选择分家。在这个过程中,孙家兄弟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气度让人动容,少安作为大哥,把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主动背到身上,不愿意分家。少平做为弟弟,看到了哥哥这些年为一家人的付出,不愿意再拖累哥哥,而主动的劝说哥哥同意分家。让哥哥接爱分家的事实,并且很有担当的承担起家里的责任。在最需要哥哥的时候,他理解哥哥和嫂子的不容易,以及这些年为这个家的付出,所以当他能够支撑起这个家时,主动的站出来,接下哥哥肩上的责任,这既是一种担当,也是一种爱的体现。

孙玉厚的富有之五:感恩

孙玉厚木讷不多言,就知道受苦熬活,但是他有的自尊和骄傲,平时对于接济他的乡亲们谁家缺劳力,他就带着少安去帮忙,因此,他们一家在村里威望很高,就因为父亲和哥哥善良和感恩,兰香从小就很懂事,刚四岁就缠磨着父亲给她编个小筐筐,整天挽在胳膊上,开始在院子外边的土坡下蹒跚着拾柴,她知道帮大人干一些家务,少安在原西拉砖,兰香每天来给哥哥做饭,让哥哥累了一天,回来能吃一口热饭,并且在哥哥忘了自己的生日时,兰香记得牢牢的,不但记着,还给哥哥过生日。受帮助的人,要知道感恩,这样才能让帮助你的人心里舒服,让他全心全意的帮助你。

孙玉厚这个父亲,是一个看起来贫穷、没有本事、不能给孩子们富裕的生活的父亲,甚至有点懦弱的父亲。但是他却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也是把孩子教育的最好的父亲,他是最理想最完美的中国式父亲,他给孩子们的远远不是白面馍、宽敞的窑洞能替代的,在他优秀品质的教养下他的孩子们都是精神贵族。

1.《孙玉厚 从《平凡的世界》中看孙家的富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孙玉厚 从《平凡的世界》中看孙家的富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08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