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报桂林

— 不只把报纸装进手机 —

桂林日报社官方微信平台

北京时间8月14日早上8:45,当地时间8月13日18:45,2018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的最终结果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市揭晓。兴安灵渠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广西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什么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灌溉排水非政府组织——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评选并授予的荣誉称号,每年审定一次,迄今已经评审至第五届。

今年,我国申报的灵渠、都江堰、姜席堰和长渠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

今天中午,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正在加拿大参会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荣誉副主席、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昆仑先生。

丁昆仑先生说,灵渠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水利工程,在历史上也发挥了巨大的灌溉作用,一直到今天都还发挥着灌溉作用,完全符合条件,入选在情理之中。“不管是国内的专家还是国际的专家,都对灵渠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它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利用的理念。”

“申遗”需具备的条件

记者了解到,“申遗”门槛极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是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在其建筑年代是一种创新。为当代工程理论和手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其建筑年代属于工程奇迹。独特且具有建设性意义。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是可持续性运营管理的经典范例。工程建成投用时间,应在100年以上。

灵渠均具备!

丁昆仑表示,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对我们今后如何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好古代水利文化遗产具有促进作用。希望桂林、兴安对灵渠进行全方位严格保护,持续推进遗产保护修缮,积极挖掘整理历史文化碎片,挖掘灵渠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促进灵渠的合理利用和永续发展,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财富,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

灵渠是沟通长江流域的湘江和珠江流域的漓江的跨流域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14年,兼有水运和灌溉效益,宋代文献已有灵渠灌溉的明确记载,干渠上以有坝或无坝引水、提水等多种形式灌溉湘桂走廊沿线农田,目前灌溉面积约6万亩。

想最快最爽地看桂林本地新闻视频,

请下载“第一时间”APP

记者庄盈

微信制作:廖伟斌

1.《灵渠被入选 灵渠成功申报2018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专家这么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灵渠被入选 灵渠成功申报2018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专家这么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