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画派艺术实力派山水画家陈大醉运光作品赏析慧明/文
配乐:头牌古琴大师龚一先生与洞箫演奏家戴树红教授合奏的琴箫天籁《春晓吟》


古云“文如其人”,其实画亦如其人——画作更是画家内心世界和性情的外泄。初观运光先生的山水作品,就能陶醉其中,仿若置身幽林秀水之妙境,沐山光云雾之灵气,仰高天厚土之奇美,感自然造化之惠泽,由是乐生心底,神醉怡然。运光先生仪表堂堂,脸上永远挂着招牌微笑——
包括他在泼墨挥洒之时,那微笑里透着自信却淡定、大气而平和、质朴兼豁达,这种气质与心性,也呈现在他的作品中,构成他的山水画的底气和神韵。与许多山水画家容易画得阴沉霉涩不同,他的山水画恰如其阳光和煦的笑脸,浸透一种明亮的光感和祥和的善念。


运光先生心性豁达,爽朗达观,淡泊名利,从不与人计较争论,他潜心绘画只为乐。虽然现任四川省美协主席梁时民先生(注1)称道他是川中山水画画得最好的画家之一,但他谦虚低调,不事炒作,在网上几乎查不到他的资料,只有看到他的作品,才会有潜龙在渊之感叹。《道德经》中最有智慧的一句话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佛家亦云,“看淡自己是般若。”正是因为这种虚怀若谷的美德,使他能敬重同道,广纳百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因为看淡名利,使他能摒弃杂念,素心为艺,远离浮躁,所创作的作品透着一种清雅的气韵和质朴的情怀及深厚的人文精神。

2016年,陈运光先生受邀参加在三亚鸟巢天堂度假酒店举办的海峡两岸四地笔会。四川省受邀参加的还有前中国美协副主席、十世班禅画师尼玛泽仁先生,巴山鬼才魏明伦先生和著名经济学者、文化学者、作家、摄影家羊慧明先生。

在海峡两岸笔会创作。

陈运光老师向海峡两岸文化促进会捐赠作品。

与同时受邀参加海峡两岸笔会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蒋子龙先生合影。


今年七十晋6的运光先生,祖籍四川广安,生长工作在陇南。他自幼酷爱绘画,早年师临范宽、黄宾虹、李可染、白雪石诸大家,师法先贤,得其精要。但他师古不泥古,自成一趣。运光先生长期在甘肃文县和陇南地区从事专职美术创作,曾任文县文化馆馆长,陇南地区文联第二、第三界副主席。期间曾到浙江美院:运光同志的山水研习传统笔墨有较深厚功力,画作生动,如清初著名书画家笪重光语:“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坚持下去,可成气候。
洪世清:陈先生的画构图严谨、笔墨淋漓,透出灵秀之气,画面美,有看头。
王一民:观运光先生画作,可见到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而石乃天地之骨,骨贵坚深而不浅露。水乃天地之血,血贵周流而不凝滞。山无烟云如春无花草。山无云不秀,无水不媚,无路不活,无林不生。他的画很钟情写山石,将石赋予生命,因此取“醉石轩”为书斋名。他画山石重峻拔、高耸、开阔、磅礴、浑厚、雄豪、精神、庄严,相互顾盼、呼应。上有云霞遮盖,下有土地承载,使其鲜活流动,空灵毓秀。

陈运光先生在山里写生。


本文作者简介:羊慧明,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新华社军事记者,经济日报记者。上过战场.现系独立经济学者、财经及艺术评论专栏作家、摄影家。喜欢探险。尝试用平视的目光看待众生世事,对上不卑,对下不亢,不受任何利益集团左右。自撰或与友人合著及主编出版的小书有《次贷风暴下的中国牌局》、《中国观念大爆炸》、《众爱移山——汶川大地震震撼世界的那些瞬间》等18本。制作过电视片《长江万里行》和《美国经济略影》。因爱傻笑,并自以为傻笑乃真正发自内心最自然至乐至福的笑,人只有在婴幼儿期或在大自然中或在爱的怀抱才爱傻笑,由是名居所曰:傻笑园。另有笔名:傻笑生。

1.《羊慧明 酔墨得天趣 明心见真性--巴蜀画派艺术实力派山水画家陈大醉运光作品赏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羊慧明 酔墨得天趣 明心见真性--巴蜀画派艺术实力派山水画家陈大醉运光作品赏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18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