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区是目前公认的综合性最强、含金量最大的城市表彰项目,是对一个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的最高荣誉。

大足区评选表彰道德模范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素质,不断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环境,大足区于2016年底踏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创文”征程。今年2月,大足“创文”首战告捷,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区。朵朵绚烂的文明之花,正在千年“海棠香国”不断绽放。

开展志愿服务

播撒文明火种

11月9日,全市2018年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候选名单进行公示,大足区龙岗一小亲子文明劝导岗上榜“全市最美志愿服务站”。

跻身“全市最美志愿服务站”候选公示榜,是对龙岗一小“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肯定。

去年2月,龙岗一小组建了由家长和学生组成的“1+1”亲子志愿者服务队,以亲子文明劝导岗的形式,在城区东关大转盘开展志愿服务。

为文明出行点赞

从次月4日开始,每逢当月首个周六,身穿醒目制服、大小配对的亲子志愿者,便会手持文明劝导牌,准点出现在东关大转盘各路口。他们或进行交通文明宣传;或劝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或帮扶有困难的市民安全过马路……目前,这一活动已累计开展22期。龙岗一小的注册志愿者队伍也逐步壮大到897人。

学校是传承文明因子的重要阵地。在大足的“创文”过程中,像龙岗一小一样四处播撒文明火种的学校还有很多。整个教育系统先后开展了“三城同创,我们在行动”“‘冬日针爱’爱心编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爱心捐助、环境保护、植绿护绿、孝老爱亲志愿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文明程度的提升。

志愿服务是展现城市文明风尚的重要标志。志愿者更是“创文”的生力军。龙岗一小亲子文明劝导岗及其志愿者的背后,是占全区常住人口比例15%,总数达12万人的庞大志愿者队伍。他们组成包括27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在内的738支志愿者团队,活跃在大足的街头巷尾、城镇村落。

坚定理想信念

引领文明提升

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和蓬勃开展的志愿服务,得益于不断强化的思想道德内涵建设。

“创文”之路上,大足首先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统筹协调、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了上下贯通、整体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

大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于“创文”始终。认真把握处理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创文”的关系,把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铁山镇胜丰村开展评选表彰 “好婆婆”“好媳妇”“健康之家”活动

全区将创建工作与弘扬本地石刻、五金、孝廉、重汽文化相结合,使文明创建植根于百姓心田;成功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2个、文明村镇3个,市级文明单位97个、文明村镇16个;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2所,组织近5万未成年人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近20项;“巾帼文明岗”“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创建评比活动扎实开展,“生态庭园”“文化乐园”扮靓了美丽乡村;大力实施“文明和谐结对共建工程”,区内153个各级文明单位与56个基层行政村互结对子互助共建,帮扶资金累计达200余万元。

结合全局发展

环境全面改善

“创文”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综合性工作,必须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篇布局。

围绕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等中心工作,大足找准了文明城区创建的坐标,让“创文”与城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同行。统筹抓好城市提升、乡村振兴两大工作面,不断提高城镇化率,深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让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目前,大足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40平方公里,海棠新城核心区基本成型。建成了一大批公园、广场和文化体育场馆。同时,美丽乡村加快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持续发力。森林面积达到85万亩、人均0.79亩。城市绿地面积达到1257公顷、人均36.7平方米。

大足“创文”以“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为导向,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注重群众切身感受,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在今年8月组织的“创文”模拟测评中,全区群众参与率达99.8%,知晓率达87.5%,支持率达98%,满意率达99%。

此外,大足还把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作为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水平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加强对背街小巷、农贸市场、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等薄弱环节的集中治理。市容环境卫生、客运交通秩序、城乡集贸市场和出租车、公交车、汽车客运站环境明显改善。

五大行动厚植文明沃土

“育德”行动培育文明风尚

扎实开展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十佳公交车、出租车驾驶员”和“最美教师”“美德少年”等活动,有1人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7人获评重庆好人,3人获评重庆市新时代好少年,5人入选市级道德模范。

“厚文”行动营造文明氛围

大力传承弘扬石刻文化、孝廉文化、五金文化、重汽文化、革命文化,不断营造浓厚的城市文明氛围。完成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中心、一级文化馆等场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富民”行动助推经济发展

以创建促发展、用发展带创建,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旅游、五金制造等优势产业,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9%。

“靓城”行动提升城市品位

开展城市形象提升和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较好地实现了“城区街道整洁、市政设施完善、交通秩序井然、车辆停放规范、市民文明守法、城市形象提升”的目标。

“和美”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积极探索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成功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创建“平安·和美”小区230个,群众安全感指数保持在93%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4.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成就美丽幸福大足

卫生是体现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综合功能的重要标志。“国家卫生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

对于大足而言,创建国家卫生区是加快建设“美丽大足幸福大足”的重要载体、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优化发展环境的必然选择、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现实需要。

大足区人民医院

去年6月21日,大足区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区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创卫”工作,全区“创卫”工作全面铺开。

搞好教育培训 力促全民健康

11月22日,大足区健康教育中心在区红十字会举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控烟工作专题培训会,区内单位相关负责人共计120余人参会。

会上,大足区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讲解了“创卫”工作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控烟工作的相关指标构成,以及健康教育资料搜集、归档等工作的实用技巧。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足街道、社区、规上企业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通过培训,进一步掌握了“创卫”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开展方法,提升了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了“创卫”工作顺利推进。

大足区人民医院举办老年慢性病规范化技术义诊义检活动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创卫”工作的重要内容。大足密集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全区健康教育网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14个,健全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同参与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各部门单位制定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工作计划,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及时报备。

“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大足邀请市健康教育所专家进行了全行业培训。开展健康教育人员培训5期1100余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培训4期300余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督导7次;开展健康巡讲活动20场次,覆盖1761人次;开展相关宣传活动290余期,覆盖3.7余万人次;印发相关宣传资料28种28万余份。同时,在公共场所利用宣传栏、LED屏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在大足电视台、《大足日报》、大足广播电台、“掌上大足”APP开设专栏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建成健康主题公园、健康广场以及3座街道社区健康长廊。

全民健身是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大足响亮地发出了“开展全民健身、做好工间操”的倡议,积极举办龙水湖半程马拉松比赛、第九套广播体操培训等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各街道将广播体操、羽毛球、踢毽等活动定为常态化开展的工间活动,并落实了职工每年的体检制度。目前,大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已达44%,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9.4%。

此外,大足还大力开展无烟单位创建。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公交工具上广泛设置禁烟标识。对所有烟草制品销售门店、烟柜开展整治,做到了城区无烟草广告。

整治重点场所 保障卫生安全

11月9日,大足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对今年下半年“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显示,包括重客隆超市龙水店、好又多超市龙水店在内的多家涉及公共卫生场所的企业,均因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档案建立不规范,被责令立即整改。

“重点场所卫生涉及‘创卫’多项考核指标。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管理档案齐全是衡量重点场所卫生的重要内容。无论涉及到哪家单位,我们都不能手软!”大足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前述企业的问题均已在短时间内整改完毕。

大足区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医疗卫生单位控烟工作培训

在对重点场所卫生的整治上,大足深入贯彻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开展公共场所监督量化分级工作,建立起部门、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全面摸清重点公共场所底数,分批进行规范整治。目前,全区公共场所经营单位1204户,卫生许可持证率为80%,健康持证率为85%。

大足相关部门组成4个工作组对创建区域所有公共场所展开集中整治。派出专业人员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办理、公共卫生设施设置、卫生管理制度建立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和落实。全区公共场所均按要求设立了公共用品专用清洗消毒间,执行消毒制度及程序,登记消毒记录,完善消毒设施。

同时,全区对18家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尘毒治理,开办职业健康技术规范培训班2期。督促相关企业落实了问题整改,设置职业健康教育专栏,公示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重点岗位操作规程,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开展了职业健康检查,制定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并公示。

强化行业监管 提升服务水平

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能力是“创卫”的又一必要条件。

今年5月的一天凌晨,龙水镇居民杨女士突感下腹疼痛伴头昏,遂前往大足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由于病情危急,被立即转至区人民医院救治。

区人民医院通过医联体信息平台,提前获悉了杨女士的诊断情况和前期处置信息,启动危急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及时为杨女士进行了病灶切除术,成功地将她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两级医院紧密联动,成功抢救患者的案例,在大足已屡见不鲜。这也是全区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直接体现。

为促进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大足城区的医院均在门诊大厅醒目位置设置了专用预检分诊台。通过温馨提示和清晰的引导标识,引导发热、腹泻病人有序就诊。并在预检分诊台配备了温度计、口罩等防护用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杜绝院内感染。

在病菌较易传播的发热和肠道门诊,各医院更是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规范相关设置,专门设置医务人员穿戴和更换防护用品区域。对相关标识进行进一步完善,让各区域和通道更加醒目有序。加强对发热和肠道门诊及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培训,提升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

此外,大足区卫生计生委还加大对医疗机构、个体诊所亮证行医、医疗废弃物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各医疗机构执业活,各类医疗废物实现了专业化的集中处置。

大足高新区

创新驱动助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从3年前首家企业开工建设到目前70余家企业建成投产,3年时间,大足高新区实现了从零起步、从无到有的跨越发展。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18个,总投资373亿元,达产后可实现产值800亿元、纳税26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过70%,形成百亿级现代汽摩产业集群,百亿级智能电梯产业集群,独具特色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现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高新区创新中心

作为“全市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环保装备产业基地”、“重庆市特种设备产业示范园区”,近年来,大足高新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突出“高”“新”特质,以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抓手,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今,一座智慧科技新城正在崛起,并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质量发展 打造宜居宜业产业新城

“从2013年开园建设至今,大足高新区已形成了智能装备、环保装备、现代汽摩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大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周树云介绍,新兴产业集聚高新区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品质生活作为保障。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代表着城市的品位和档次,为此大足高新区通过高规格的规划建设,突出产城融合。大足区第三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小学等相继建成投用,加快推进万古中心商圈、人民公园等项目……一座宜居宜业宜商的产业新城正在加速形成。

安置房一期和万古风情商业中心

近年来,大足高新区始终致力于“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高规格规划建设产业承接平台,按照“智慧新城、科技新城、生态新城和创新创业高地”定位统筹规划城市发展空间及业态布局,统一规划实施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休闲等城市配套设施,按照“精、特、美、新”的产业新城要求推进城市开发和提档升级,两个组团初步实现10分钟生活配套半径,园区和城区互联互通、互动发展的格局加快形成。

今年,大足高新区启动了城区基础设施和管理维护提档升级,加快实施中心商圈、农产品综合市场、停车场及公厕等项目,稳步推动房地产项目有序开发。

截至目前,园区完成4.5平方公里道路、管网、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安置房11万平方米、孵化厂房20万平方米,创新中心、梧桐湖公园、人才公寓、农产品综合市场完成主体工程,安置房二期、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等项目加紧实施。新增住宅面积32万平方米,新增商户1000户、达2200户。区第三人民小学、第三人民医院使用,万古风情商业中心加快实施,文化、餐饮、娱乐、休闲、居家等城市业态不断丰富,产业发展的配套承载能力持续增强。

为进一步实现产城互融,大足高新区还探索出了“园镇合一”的管理机制,实行管委会统筹、开发公司运作的城市开发建设管理机制,成功争取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全国金融改革试点镇等示范试点,策划获批国家政策性银行整体城镇化融资支持,有效解决产业与城市共生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高品质招商 突出“龙头带动、链条延展、集链成群”

7月18日,10个高科技新项目落户大足高新区,其中4个生产性项目投资5亿元以上,预计产值达143亿元,集中在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环保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9月10日,大足区政府与重庆捷舜科技有限公司举行“聚力成外延片和芯片产线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落户大足高新区,总投资50亿元,占地500亩,5年总产值100亿元、税收13.1亿元……

大隆宇丰摩托车生产车间 摄/罗国家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入驻大足高新区。在全国全市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大足高新区的招商引资为何能逆流而上呈现良好态势?关键是要用好招商几大“法宝”。

在招商引资方面,大足高新区突出“龙头带动、链条延展、集链成群”三大因素,重点用好平台招商、集群招商、以商招商、市场招商、专业招商、基金招商六大“法宝”。

紧密结合全市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部署,突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汽摩整车、环保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方向,大足高新区坚持六大招商方法同步发力、相互促进,采取研发、孵化、产业化“一体”和研发、检测、中试、制造、配套、销售等“全产业链”培育路径,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块状集聚,产业集群培育取得新进展。其中以商招商、以情招商、通过企业家“口碑”招商成为最有效的招商手段。

企业的认同是最好的口碑。例如电梯产业,通过第一家落户的富士电梯介绍配件企业澳菱工贸,又通过澳菱工贸介绍施密特、华森等企业入驻。又比如汽摩产业,通过大隆宇丰摩托车项目介绍集聚了数十家核心配套企业入驻;再比如智能装备产业,通过鸿升数控项目介绍,持续引进了锦康、鑫田等一大批同行业的科技型企业。大足高新区通过以商招商引进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形成了良性循环。

今年以来,大足高新区利用招商六大“法宝”共签约入驻项目25个,协议投资120亿元,预计产值超过300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5亿元以上项目9个,招商引资持续保持了强劲态势。

高科技引领 强化要素保障激活创新创业活力

重庆国飞通用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的消防无人机,有效解决了高层建筑灭火难这一行业痛点,成为国内唯一专攻高层消防无人机领域的高端技术企业;施密特公司建设的126米高的电梯试验塔正式封顶投用,成为重庆市唯一一家获得升降速度每秒8米的超高速厢式电梯生产资质;重庆中领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出“防霾神器”——纳米纤维膜高效防霾口罩,率先将纳米纤维规模化用于口罩产品;重庆金山洋生管道有限公司研制的增强聚丙烯加筋管及新一代增强聚丙烯双壁加筋管,填补了国内该领域大口径管道生产技术空白……

施密特电梯门板柔性智能化生产线,工人操作机器人作业

在大足高新区,几乎每个月都有研发的新产品面世。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如此之高,与大足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走全产业链的路径密不可分。

我市“八项行动计划”,第一项就是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为此,大足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按照全产业链路径,不仅搞生产,更要提升研发实力。

大足高新区通过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集聚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依托8万平方米科技创新中心、10万平方米智能产业孵化园、3万平方米人才公寓,积极对接专业团队推进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建设;与中科院、重庆科技研究院、重科院、重庆邮电大学等科研院所成立研发机构,采取专家学者入股的形式成立研发机构,进行技术转化;引进中科院全国首个环保综合产业基地、重科院重科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重智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科研平台;推动罗博泰尔机器人、施密特电梯等企业与国内知名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协同技术攻关、共建研发中心、共建技术联盟、共建产业基地等产学研合作模式,整合科技资源,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的“集团军”;实施“百名工业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使得创新人才有效汇集。

金山洋生管道有限公司员工作业

目前,大足高新区已实施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60余项,开发各类新产品500余项,转化应用科技成果300余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市级科研项目等数十项,推动一大批科技成果就地或在渝转化。其中与重庆邮电大学合作制定家用服务机器人测试标准,发起成立地下智慧空间产业创新联盟,与龙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建设,组建3亿元产业扶持专项基金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申报科技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

高效率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亲清”政商关系

企业入驻开工建设到投产需要多长时间?企业开工到建成投产需要多久?大隆宇丰摩托车产业园11个月、施密特电梯9个月、澳菱工贸8个月……不断刷新的数据是大足高新区实施高效率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亲清”政商关系的最好说明。

“走了这么多园区,毫不夸张地说,咱们大足高新区真的是我见过服务态度最好、工作最尽职尽责的园区。”施密特电梯高级副总裁刘连春说,一般来说,企业入驻开工建设到投产需要两年的时间,各个部门、各种审批流程过程繁琐复杂,但在大足高新区只需要一年不到的时间,涉及到企业前期建设的各种手续园区都提供代办,就连建设过程和生产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园区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帮忙解决。

优质服务成为产业培育的“催化剂”。大足高新区在服务理念上,树立“把企业家当亲人、把企业当宝贝”、“只要来到高新区就是一家人”理念,通过推行高效审批、全程代办、“只跑一处”等,解决企业人生地不熟问题,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影响企业落地、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障碍。

初步统计,大足高新区签约项目在企业方配合到位的前提下,可以实现从工商登记到项目开工需要高新区管委会办理的审批事项16个工作日内完成,其中协助工商核名注册、税务登记、公章雕刻、规划用地许可等事项5个工作日,项目方案设计审查3个工作日,初步设计审查2个工作日,施工图备案1个工作日,工程规划许可证2个工作日,协助办理施工许可证3个工作日,同步办理临时施工用水用电、启动项目环评等工作。

不论是企业建设过程中规划、消防、建设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企业投产前能源、要素、人力资源等方面问题和困难的精准化解决,还是企业投产后上下游配套、员工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便捷化服务,甚至企业管理人员生活起居、子女就学等,大足高新区都力争做到无缝隙、“零距离”。

徜徉大足城区,洁净的道路两旁树绿花红,暗香浮动,道路宽敞通畅,车辆停放整齐划一,整洁的城市立面、规范的摊群点,市容靓丽清爽,而当华灯初上,以灯光为画笔勾勒,夜幕下的城市则是另外一番亮丽繁华的景象。

绿色大足城区全景

目之所及,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不断提升,这一处处美丽的风景,正是大足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巧手描绘的可喜华章。

大足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三城同创”、全域旅游等重点工作为抓手,下足“绣花功夫”,全力开展城市综合管理提升行动,创新强化管理提档升级,推进“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一幅“路畅、地净、水清、灯亮、城绿、街美”的美丽大足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精雕细琢

补齐城市管理问题短板

“城市牛皮癣”历来是城市管理中的一块顽疾,为助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近日,大足区环境卫生管理所对步行街内的“牛皮癣”进行了专项清除整治行动,同时,在集中整治结束后,结合清扫保洁网格化管理,环卫所还采用定人、定岗、定责和徒步巡查等工作法,实行常态化精细管理,做到晨涂夜清、随有随清。

“乱张贴、乱刻画、乱涂写的行为,不仅破坏了环境,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和市容市貌,把‘城市牛皮癣’清理干净,我们休闲逛街都舒畅了。”市民们纷纷点赞整治行动。加强“城市牛皮癣“治理使环境卫生显著提升,只是大足区城市管理的一个缩影。

“强基础、补短板、提效能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大足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此,大足推出了一系列多元化的管理举措,下“绣花功夫”,精雕城市“容颜”。

社区游园

着力治“脏”,进一步提升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暴露垃圾清理,城区保洁面积523.6万平方米,清扫保洁率100%。

着力治“乱”,加大整治力度开展“五项行动”,一项项雷霆行动有效解决了市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整治成效得到一致称赞。

着力治“差”,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改建公厕,建设智能停车系统,实施亮化工程……使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城市有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提升道路景观,完成5条主干道总长9600余米绿化改造;挖掘城市闲置地因地制宜打造微公园,引进植物新品种,唤醒人们的“海棠香国”记忆,城区各处鲜花妆点;将大足历史文化、石刻文化植入公园、广场等建设改造中,让城市内涵彰显……

大足用一针针“绣花功夫”,“绣”出了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绣”出了美丽大足的华丽蝶变,也“绣”出了人们心底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创新管理

智能化让城市管理升级

“大足印象商圈发现非机动车道停放有摩托车,请立即处置。”在大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城管机器人”从自动抓拍,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案件受理员将上报案件下发给处置单位,再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到现场进行劝导处置直至摩托车离开,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0分钟。

“我们在城市管理及社会服务中不断摸索和创新,引进了慧眼达‘城管机器人’视频智能分析系统,让城市管理有了‘最强大脑’。”大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在今年10月通过验收正式运营,在不需要更新前端摄像机等硬件设备的情况下,接入大足区现有公安500余路视频摄像头,通过城市管理视频分析软件与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对接,实现了出店经营、无照经营游商、机动车乱停放、非机动车乱停放、门前三包、暴露垃圾、沿街晾挂、违规宣传标语、工地扬尘等城市管理六大类12小类事件的自动发现、自动上报、自动核查。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

“通过该系统,可以24小时监控城区道理的每一个角落,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相比,这种智能化的新模式让数据处理更详尽、网格划分更科学、工作流程更简洁、案件处理更及时等特点,极大提升了运行效果和工作效率。”该负责人介绍,此外,通过视频智能分析系统,还可以对处置人员的案件处置流程进行监管,形成“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的城市管理格局。

截至目前,数字城管系统共受理案件31468件,立案率100%,结案率90%,案件办理群众满意率96.5%。

全民参与

推动城市管理共治共享

3月5日,在第55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由大足区城管局志愿者队伍参加的“向春天报到”、“3.5”学雷锋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宏声文化广场开展,大足区园林、公园所志愿者们现场向市民赠送鲜花,活动现场,市民人们纷纷排成长龙,免费领取了发放的1万多盆鲜花,同时,园林所、公园所技术人员在现场开展家庭养花知识咨询等,聆听了知识讲解。

“我很喜欢养花,还通过咨询交流,学到了养花的技术知识。”市民唐红得到赠送的鲜花高兴地说,活动还引导大家养成爱花、护花,爱绿、护绿,亲近自然的意识,提升城区文明水平。

全民参与推动城市管理共治共享,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实现“大城众管”,从而形成提升全区城市品质的合力,同样是大足精细化管理城市的一大法宝。

今年以来,大足区城市管理局先后组织开展“万盆鲜花进万家”、“12319志愿服务主题周”、“文明交通劝导员”、“城市管理你我同行”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城市的文明传播搭建起有效平台,让一群群志愿者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一个个传播讲文明树新风的身影。

广大市民纷纷走进城管,走近城管人,亲身体验城市管理工作,并就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意见建议;越来越多城市志愿者加入到城市管理行列,为精雕城市“容颜”出力出策;更多的中小学生走上街头,走回家庭,将“共享共治”的理念传递。

精细地“雕琢”着城市,让大足“颜值”更高,“气质”更佳,永不停歇地为辖区百姓的幸福接力。美丽大足,正向着“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方向继续前进。

城乡融绿中 苍翠入画来

大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效显著,

多项重要指标达标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相关指标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在当前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日趋凸显的大背景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也更为重大。

美丽的圣迹湖公园

去年7月,大足这座曾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市级森林城市等多项荣誉的城市正式开启“创森”征程。一年多来,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大足区森林面积96万亩,含“四旁”绿化在内森林覆盖率达44.9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03%,人均公园绿地达12.9平方米,多项重要指标已超过“创森”标准。

保障用苗建基地

全市首个银木、光皮树标准化良种育苗基地,新近在大足区西山林场完成一期建设。基地道路通达和用水保障工程、1200平方米的温室育苗大棚和310亩的钢架晒苗大棚、2000亩的苗木培育基地等项目已相继完工。

大足2017年彩化试点工程

在1200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育苗大棚内可以看到,自动化的喷灌控温设备齐备。苗床上的每个苗盘中,都孕育着300棵左右的苗木。

据该基地技术人员介绍,种子将在苗盘中呆上半年左右。幼苗破土后,将被移栽至晒苗大棚,育至1米以上,便可进入自然环境栽植。整个育苗过程以菌包、木屑、有机肥为营养材料,采用技术领先的轻基质无土栽培技术。

基地一期建设的完工,标志着大足“生产本地化、供给近地化”的绿化造林苗木生产保障能力基本形成。预计明年11月,该基地二期建设完成后,每年可育出苗木4000万株,将为大足乃至周边区县“创森”工作和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提供更为充足的苗木保障。

结合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开展的“创森”工作,每年800-1000万株的高质量用苗需求,无疑是大足这座庞大的育苗基地加速建设的催化剂。

去年7月召开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宣告大足这座曾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市级森林城市等多张生态名片的城市,正式开启“创森”征程。

大力植树增林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伴随着生态文明价值日趋凸显,“创森”成为更多城市的发展目标。仅在我市,和大足一样通过国家林草局备案,正在积极“创森”的区县便有9个。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

“创森”要求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包含5大类40项指标。其中,“森林生态体系”指标被排在首位。要成功“创森”,通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绿,无疑是一条必由之路。

春秋两季,是植树造林的最佳时机。在吹响“创森”冲锋号之后接踵而至的2017年秋季,大足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国土绿化2.5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27个,栽植栾树、香樟、桃树、花椒等各类苗木近20万株。

今春,《重庆市大足区机关事业单位2018年义务植树活动方案》印发。大足要求每名机关干部全年义务植树20株以上,不仅在数量上比往年增加了一倍,还要求植树者必须保证每棵树存活。

3月起,大足区2018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2018年“巾帼建功 振兴乡村”重庆市妇女春季义务植树活动等一系列全区性的义务植树活动相继开展。在春秋两季的义务植树活动中,大足投入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保障义务植树苗木,发动全区各级干部群众56万余人次参与,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27个,栽植栾树、香樟及雷竹、李子、桃子、柑橘、花椒等各类苗木200万余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以上。

国土绿化提档次

今年全面启动的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是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在市级任务7.5万亩的基础上,大足自加任务2.6万亩,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适地适树、集中连片”的原则,以乡村、城镇、道路、水系、校园、景区、园区为主阵地,全年共完成国土绿化10.1万亩。

全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引导群众因地制宜搞好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四旁”绿化,加大庭院绿化和村庄公共绿地建设,培育环村生态经济林带,倾力打造“四季有景、三季有花、林果搭配、层次丰富”的绿美村庄。完成退耕还林、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改造、农村“四旁”植树、疏林地及未成林地培育、森林抚育等农村绿化97600亩。

国梁花椒

结合河长制,大力推进全流域实施水系堤岸绿化工程建设,新增大足城区、双桥经开区等河堤绿化,着力打造岸绿水碧景美的城乡滨水景观长廊。完成河湖库等水体沿岸绿化1271亩。

大足以国省县道和农村道路绿化为重点,实施道路绿化提升工程80.2公里;新建公路绿化配套一次到位,实现“路必有树、树必成荫”。着力建成树有高度、林有厚度、绿有密度、错落有致、景观优美的生态廊道。先后完成道路绿化与美化1203亩。

在城镇,完成人民公园西侧停车场、东关及西门货车停车场等6个停车场改造,狮子山公园、圣迹公园、海棠公园等城市公园园林景观提档升级、重要节点绿化、城市主干道补植补造绿化等756亩。

大足以美化绿化园区环境,改善园区景观风貌,提升园区的形象品位为抓手,完成大足高新区绿化美化223亩。

同时,全区所有高校、中小学“应绿尽绿”,积极构建绿色美丽校园。先后完成14所学校的绿化美化101亩。

此外,大足还规划实施“四山、六湖、三河、两干道”森林彩化工程10万亩,新植、补植红枫等彩叶苗木20余万株,彩化面积2万余亩。年底前,将完成濑溪河登云大桥至龙水高桥坝、窟隆河宝兴杨柳村至虎形村沿河两岸10-30米生态景观廊道建设848.3亩。

大足区副区长钱虎表示,旨在打造宜居宜业环境的“创森”,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光荣事业,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大足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打造宜居城市,坚决打赢“创森”攻坚战,为建设美丽大足幸福大足作出新贡献。

大足 着眼污染治理 护好绿水青山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

龙水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全力确保水环境安全,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大足区水务工作紧紧围绕全市水利重点工作部署,以及全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民生水利任务,着眼污染治理,护好绿水青山,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启动治污攻坚 担纲治污主力

7月12日,大足区召开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濑溪河太平河全流域污染治理誓师大会。

大会提出,要围绕改善濑溪河、太平河全流域水环境质量这一核心,切实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发源于大足区中敖镇的濑溪河,是沱江左岸一级支流,流经我市大足、荣昌以及四川省泸州市,被誉为大足人的“母亲河”。

太平河则是大足南部的主要河流,承担了龙滩子、双路、通桥、邮亭4个镇街的泄洪、纳污、农业取水功能。

大足水资源严重匮乏。多年来,全区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92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576立方米,仅占全市人均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属渝西严重缺水区域之一。

因此,对污染日趋严重的“两河”实施根本性的治理迫在眉睫,对于改善大足水环境,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意义极其重大。

要打赢“两河”流域污染治理攻坚战,水利部门无疑是主力军和先锋队。

沿岸的排污口,是造成河流污染最直接的因素。大足区由水务局牵头,先后完成17处执法治理类排污口取缔、84处工程治理类排污口整治。同时,积极推动城区污水处理厂迁扩建工程完工并投入运行,污水处理达到一级A标排放。

整治后的濑溪河

在濑溪河、太平河等4条河道,大足区水务局着力进行河道整治,现已完成10.2公里,其中濑溪河段0.4公里、太平河段4.3公里、淮远河城区段3.2公里、淮远河国梁段2.3公里,新建堤防18.37公里、河道疏浚8公里。

开展污染防治 提升环境质量

源头控制,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方向。打好“两河”流域污染防治攻坚战,离不开全区水源水质的全面改善,其意图也在于水源水质全面改善。

今年以来,大足区水务工作坚持以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为重点,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从水资源管理、污水厂建设、隔离设施建设、水生态修复等多方面同时入手,开展水污染防治。

中敖镇整治后的节水灌溉排灌渠

大足区水务局首先对重要饮用水源地实施了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等规范化建设,要求水源地管理责任单位开展日常清漂保洁并建立日常巡查制度,明确专人值守。并按照相关规范,做好生态基流泄放;定期开展监测、检测和评估饮用水水源地及水厂安全状况,掌握水环境质量并向社会公开。

濑溪河流域的玉滩水库是涉及大足和荣昌两地100万人口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大足区水务局高度重视玉滩水库水质保障工作,召开了玉滩水库污染源排查动员会,深入库区周边开展污染源排查并编制治理方案,实施水库水资源涵养及水生态修复工程。

同时,大足选择白鹤水库作为底泥治理试点,开展水质提升工程。并取缔了辖区42座小型水库的肥水养殖,收回85座水库管理。完成全域42座小型水库肥水养殖取缔,回收23座水库管理权,终止52座水库承包养殖合同。大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水库回收后将实行生态养殖,达到以鱼养水的目的,逐步净化改善水质。

严打涉水违法 力推河长治河

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大足区水务局全面落实“预防为主,查防并重”的方针,不断加大水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

今年3月,大足以“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主题的水法规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干部群众积极参与。

双桥经开区小安溪城区段景观绿化工程

打铁还需自身硬。大足区水务局不断提升法制理论和执法水平,仅今年上半年便开展水法规集中学习4次,组织参加法制培训70余人次,开展涉水法律法规网上知识竞赛3次,组织观看法制宣传片3场次。

今年以来,大足不断加大对重要江河湖泊的涉河建设、采砂管理巡查力度,加强涉河项目、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等执法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境内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上半年共开展执法检查150余人次,发现和处理各类水事违法行为17起,查处率达100%,有效维护了辖区水事秩序。

深入推行河长制是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举措。大足今年完成了14条区级及以上河库“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明确全区水污染治理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责任清单,构建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奖惩分明的工作体系。

在濑溪河、太平河两大主要河流流域,大足创新增设了“河段检察官”,负责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定期参与巡河、巡岸工作,并建立“河段检察官”考核制度,将巡视辖区河段、收集成案线索、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履职、提起公益诉讼、追究排污主体责任作为量化指标,每两月进行一次评比通报,年终汇总平时评比结果,纳入检察人员业绩考评,切实兑现“还大足人民一河清水”的庄重承诺。

链接》》

大足区水利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5月15日,在数台挖掘机等机械设备的轰鸣声中,大足区胜天湖水库扩建工程正式宣告投入施工建设。

胜天湖水库位于大足区万古镇升斗村,是一座具有城乡供水、农业灌溉等综合利用功能的水利工程。水库扩建工程是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大足区东部水资源配置、水资源利用的重要项目。工程总投资67193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大坝枢纽和供区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工程总工期24个月。工程完工后,年均可供水量可提升至1280.8万立方米,可解决万古、国梁、雍溪三镇9.1万人饮水安全,农业灌溉面积2.05万亩。

胜天湖水库扩建工程的顺利开工,是今年以来大足稳步推进水利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缩影。除了胜天湖水库扩建工程,大足今年还有序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已完成建设方案实物指标调查、泵站选址;加大了玉滩水库左干渠建设力度。计划投资11500万元,目前完成投资1728万元,从尹家桥渡槽到沙坝隧洞入口开挖土石方全部完成,临电完成70%,临路完成80%。

同时,重庆市灌溉试验中心站项目进度超前。计划投资1342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100万元,完成土建工程及旱作测坑、水稻测坑设备安装、金属结构安装等。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已进场开工建设。

“多、活、丰、清、通”

解析未来三年大足水务工作五大关键字

9月29日召开的大足区委二届四次全会,将“加快水利网络建设”作为“七个提升行动”之首“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为全区水利建设指明了方向。

未来3年,大足的水务工作将按照“与水共生,依水发展”理念,围绕“水安利民,水活业兴,水灵城美”这一总体要求,重点在“多水、活水、丰水、清水”上下功夫,做好“水文章”。通过挖潜、开发水资源和长江提水相结合,补齐水资源总量不足短板,通过水网连通实现区内水库水资源有机调度,保障全区产业健康发展和河流生态。

加快水源工程建设,使水“多”起来

以全市水源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加快胜天湖水库和玉河水库扩建、朝阳水库和麻柳冲水库新建等水源工程项目,做到规划一批、编制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通过“边水济腹”,逐渐补齐城区水域面积偏小短板,保障区内河流生态流量。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供水水源保障体系。

加快互连互通建设,使水“活”起来

积极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长江提水及玉滩石家湾水源至双桥水厂、城区水厂、金山水厂供水管网建设,加快编制窟窿河-濑溪河-平滩河及太平河流域河库水系连通规划,通过实施河库水系连通,提高水资源综合调配能力。

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使水“丰”起来

积极开展城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建设,拟建4.5万吨/日中水厂1座,提档升级场镇污水处理厂为中水厂,日总处理能力达2万吨,提高再生水的利用率。对企业、机关、学校、小区进行节水改造,到2020年,力争节水型企业达到40%,节水型单位达到50%,节水型小区达到15%。积极推进水资源税费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深化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增强广大群众节水意识,提高水的有效利用效率,基本实现由“贫水”向“丰水”的彻底转变。

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使水“清”起来

加快入河排污口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业企业污水排放治理等13个专项方案的落实,切实解决点源、面源污染。依托现有或新建水体,打造一批景观水体和湿地公园,如扩建南山联盟水库、和平新村玉河水库,新建化龙溪濑溪河入河口湿地公园等,建设市民亲水、近水景观。依托水系绿化,大力实施水源涵养与保护,建设一批自然湿地、水源涵养林、库滨河滨植被带,最终实现“水清、水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继续推进脱贫攻坚“户户通”,使农村饮水更安全

2018年—2020年,计划投资2.2亿元,解决全区25个街镇165个行政村41613户15928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

1.《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 千年“海棠香国” 美丽幸福大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 千年“海棠香国” 美丽幸福大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