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五年,韩国影史最高销售额电影终于易位!
是谁?
打败民族英雄李舜臣(《鸣梁海战》)?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一盘炸鸡。
《极限职业》극한직업
《极限职业》之于2019的韩国电影,简直现象级。
史上最火爆贺岁档,史上最卖座喜剧片,史上销售额最高电影。
一月上映,目前三月中旬(资源都有了),仍没有下档意思,每天票房稳居前十。
3月18日票房还排在第五
要知道,《极限职业》只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小电影”。
投资小。
制作费仅6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855万)。
名气小。
相比崔岷植,宋康昊、黄晸玟、河正宇、刘亚仁等一线大咖,《极限职业》主演完全拿不出手。
最大牌,就是脸熟但叫不出名字的柳承龙(对,《王国》的丞相)
落点,也小。
与其他上千万观影人次的电影相比,《极限职业》没有《与神同行》《釜山行》的大片特效,没有《鸣梁》《国际市场》的宏大背景,故事,就讲一班“屌丝废物”如何误打误撞地自救……
但这样一部默默无闻的“小电影”,竟然卖出了韩国影史票房第一,观影人数第二的奇迹。
凭什么?
更凭什么的是——
面临解散的缉毒队,为逮捕贩毒组织盘下对面餐饮店的剧情,不就是去年《龙虾刑警》的翻版。
终于轮到韩国人抄我们啦?
不。
相反,在这个“一鱼两吃”(如何吃后面叙述),Sir恰恰看到的是,中韩两部电影真正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由投资、市场决定。
这种差距也不由审查、文化主导。
这种差距,可能更值得我们每个电影人彻底反省。
必须说。
即使《极限职业》“影史第一“,Sir也不能将它归入韩国经典片阵营。
——那座神殿,站立的可是《杀人回忆》《黄海》《新世界》《恐怖直播》等大神。
在Sir看来,《极限职业》的水平,就是一部及格以上的七分犯罪喜剧。
它最大的优点,是对类型叙事的熟稔和执行。
但。
在《龙虾刑警》的反衬下,“平庸”的它,堪称杰作。
故事最大的“戏剧点”——开店,中韩两版刻画就天差地别。
《龙虾刑警》。
盘店,需要10万。
摸一摸裤兜,你没钱,我没钱,面面相觑。
这时,“刚好”隔壁小哥的妈妈再婚;“刚好”他妈妈希望他参加婚礼并许诺到场费;“刚好”这钱,还多于10万。
天底下的事就这么巧。
但在这种“顺拐”的巧合下,除了幸运,你能感受到任何一点小刑警工作的血泪么?
反观《极限职业》。
起初,他们就没打算,也没能力盘。
班长(柳承龙 饰),工作了一辈子,还是“班长”,窝囊得连吃烤肉都要蹭后辈。(在等级分明的韩国,请吃饭的一定是前辈)
其他组员也不是什么“好货”。
好赌丑男,大龄剩女,闷骚穷屌,伪独立富二代……
都是一班没有“自尊心”的家伙。
你们都没有自尊心的吗
没有,这家伙,真好吃
字幕来自女汉子字幕组,下同
面对上司的责骂,下属的抱怨,晋升无望,前途惨淡,班长必须在退休前搞个大案件,挽回尊严。
盘店,是唯一的机会。
正是抱着这样宁死也要抓住毒贩的决心,才凑齐钱把店盘下来。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说到伤害,《龙虾刑警》全面溃败。
更具体的,笑点设计。
《极限职业》的搞笑,多来自“梦想”与“现实”的反差。
你以为警察抓贼都是潇洒地破窗而入,其实是吊着身子摇摇晃晃。
你以为警察追捕都是马路无人地急速飙车,其实是吭哧吭哧地用脚追。
甚至,你以为警匪片常见的剧情,随手一拦,再把车主撵下车都是一瞬间的事。
实际上,碰到个脾气比你爆的车主,分分钟被赶下车的是你。
《龙虾刑警》怎么做?
来,Sir说个冷笑话给你听。
—你不说谁有钱谁定吗?
—能是,马云呢?
更更具体的,运镜,打光。
你看这滋滋滋的油,这松脆的质感,这冰爽的啤酒。
仿佛是有声音的动图
连炸鸡的酱汁,从切葱,放盐,下油,再到各种调料研配,步骤,都事无巨细地展现出来。
仿佛在看一部假的警匪片
《龙虾刑警》呢?
开个锅,来个特效炒一炒,抛一抛,最后摆整齐就OK。
花生油广告都拍得比你香
一部商业片,好不好看,很大程度来自于对细节的把控。
如果讲“美食”,都把食物拍得让人毫无食欲,那我们怎能奢望在故事的其它地方找到生活热气的共鸣?
Sir很怀疑幕后主创根本不喜欢吃小龙虾。
要不然怎么能把中国人最爱的夜宵之一小龙虾拍得如此干瘪,做作,性冷淡。
“性冷淡”。
请别想歪,在这,Sir要表达的是这个词的“喻体”。
即,导演(主创)对故事和故事里人物的态度。
这故事,用一个词概括,小人物逆袭。
这套路,如何塑造小人物,是成功的关键。
简单说,你要小人物最终逆袭得精彩,逆袭得动人,你必须先表现境遇的困苦,抉择的艰难,乃至小人物成功后那种惨烈但不自知的酸楚。
对小人物的理解,是这两部电影本质的差别。
以影片灵魂人物,缉毒队队长为例。
《极限职业》用了大量细节建构缉毒队长作为小人物的憋屈。
面对上司责难,抬不起头。
同僚跟上司辩解,使眼色要其闭嘴。
为了求得案件线索,管后辈叫“哥”。
就算被革职,还90度鞠躬感谢,而,手下就在门边看着。
工作窝囊,家庭能挺起腰板吗?
呵呵。
家庭地位和职场一模一样。
吃个饭老婆像唐僧念经,开炸鸡店用名牌袋子装脏衣服带回家被疯狂嫌弃。
女儿要当班长,以为女儿出人头地了,谁知道这班长也是需要“钱”请吃请喝。
辛苦?
多么痛的感悟。
因为没能力才会辛苦啊
同样是小人物,《龙虾刑警》表现王千源的方式却是——
把憋屈转换成羞辱。
我憋屈,我羞辱同事。
在警校的时候你抢了我女朋友
这事儿我就不跟你聊了
现在你又抢我饭碗是什么意思
我憋屈,我羞辱队友。
你都窝窝囊囊干一辈子了你知道吗
你还想叫我们都跟你一样
曹能啊曹能
我看你就是个无能
我憋屈,我更需要高高在上。
店要开,案子也要破
从今天起,你们三个去开店
我在二楼监视敌人
这还是小人物吗?
再把话说直白点——
一样是书写小人物逆袭。
韩版《极限职业》是挖掘出小人物内心朴素的正义,纵使我是个傻逼,但我也有尊严和梦想。
国版《龙虾刑警》则是通过贬损其他小人物的尊严,获取一种征服的优越感,纵使我是个傻逼,但你比我更傻逼。
这正是许多国产电影拍小人物,却始终缺乏质感的原因。
因为主创既不相信他们,也不欣赏他们。
他们在镜头下,只是一颗政治正确的棋子。
大多数都是小人物。
小人物都容易煽动。
而容易煽动,意味着好赚钱。
还是有必要了解《极限职业》和《龙虾刑警》的创作史。
之所以他们之间不存在谁抄袭谁,这剧本从一开始,就是中韩“共同开发,一本两拍”。
最初剧本出自韩国编剧文忠日。
《极限职业》和《龙虾刑警》都是在原有基础上,交由各自团队进行本土化润色,改编。
剧本2015年中选。
《龙虾刑警》上映时间是去年6月,《极限职业》则延迟半年,今年1月末公映。
这多出来的半年是白费的吗?
可能私底下对电影的投入远超半年
Sir不敢说。
但Sir敢说,这种高与低的落差,绝非孤例。
《“大”人物》与《老手》,《破·局》与《走到尽头》,《重返二十岁》与《奇怪的她》,乃至导演前作,国版《二十岁》与韩版《二十》,哪一次,不是他们的出品更优于我们?
Sir还得说。
承认韩国电影的崛起并非否定国产电影的进步。
学习韩国类型片对细节精益求精的打磨,更不是“叛变”与“卖国”。
事实上,如果非要说“抄”,那《极限职业》,“抄”的是我们曾经的电影。
周星驰式的夸张表情。
成龙式的滑稽动作。
更别提结尾时,张国荣所演唱的《当年情》配乐响起,一行人刚闯过刀山火海,赖躺在沙发的潇洒和惬意。
上《极限职业》,下《英雄本色》
不用你发现,导演李炳宪就曾在节目“自爆”:
能见周星驰一面都感到无比光荣,对我来说,给我扔个鸡蛋也好,就像《少林足球》那样。
只不过。
当我们引以为傲的经典,以如此妥帖的方式在别人的银幕发光发热,而原创的我们,却近乎贱卖地消耗,透支剩余价值。
《大话西游之爱你一万年》&《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监狱风云》&《澳门风云3》
作为一个纯粹的电影爱好者,Sir感到的除了遗憾,还是遗憾。
遗憾无关“谁才是天下第一”。
遗憾是“我本可以”。
1.《抄袭冠军 这「抄袭」的韩国冠军一爆,我们又输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抄袭冠军 这「抄袭」的韩国冠军一爆,我们又输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9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