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转载联系

生意场上,风云变幻,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霸王集团霸王集团公布2018年业绩,运营欠佳,让这个经常出现在鬼畜区的龙头企业深陷泥沼。

根据霸王集团公布的数据,2018年其总营业额约人民币2.94亿元,同比增加了约11.2%;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19.6万元,2017年溢利1922.7万元;每股亏损0.0378分,不派息。

据相关专业人士透露,霸王亏损主要原因是销售成本的包装物耗用和製造费用的增加使得销售成本的整体增加等因素。

星光灿烂下的无力

凭借“明星代言+广告轰炸+人海战术”的营销手法,霸王从地方小公司发展成企业集团、在2009年登陆香港主板,被称为“中草药第一股”,其巅峰时期市值一度逼近200亿港元,万玉华夫妇也一度成为中国洗护品领域首富。

但是相比于其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其实际业务却在不断的缩写。重点零售商的减少也好,整体销售市场的萎缩也罢

据知情人士分析,2016年其重点零售商有33个,2017年只剩下21个,2018年上半年还剩9个;从国际市场来看,霸王集团产品曾一度杀入印尼、澳大利亚、缅甸、委内瑞拉、澳门、阿联酋等国际市场销售,但是如今产品仅在香港、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销售。

从2010年开始,霸王集团业绩开始持续下跌,并陷入亏损。

(即使霸王集团依旧在广告方面发力,但是对其业务提升,这一次是真的杯水车薪了)

2012年到2015年,该集团营收分别为5.56亿元、4.78亿元、2.95亿元和2.32亿元。

而从净利润来看,2010年至2015年,霸王集团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5.58亿元、-6.18亿元、-1.44亿元、-1.16亿元和-1.11亿元,六年间,合计亏损金额高达16.65亿元。

2016年霸王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4亿元,净利润0.43亿元。

到了2017年,霸王集团实现经营收入2.64亿元,与上年持平;毛利同比增长0.62%至1.27亿元;毛利率从47.9%略微上升至48.2%。

那么是什么让霸王集团沦落到现在的地步了呢?

我们先从它的公关风波开始。


二恶烷事件

2010年7月14日香港出版的《1周刊》刊发报道,指霸王洗发水含有可致癌二恶烷,令霸王集团销量及股价出现大跌。霸王集团向高等法院提出起诉,指报道令其市值蒸发24亿,销售更受到巨额损失,向1周刊索偿6.09亿港元。这一数字也创下香港诽谤案索偿最高纪录。

以中草药防脱为定位的霸王想要立足日化产业,自然受到了宝洁和联合利华的联合绞杀,二恶烷事件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无疑让“霸王”的竞品“汉王”有了后来居上的绝好机会。

报道刊出后,霸王集团就开始了持续到2016年的连续亏损,共亏损高达15.44亿元人民币。

创始人秃头事件

2017年,有网友在网络上吐槽了一笔,以防脱闻名的霸王集团,其法人陈启源本人也有脱发的烦恼。

(当年的网友热论)

这在当年的网络圈引发一波小小的调侃,虽然从公关的角度上来说霸王集团并没有吃亏,反而借力使力,让霸王借着网友的话题“刷了波热度”。

但是问题在于,关于脱发的讨论经由网友的热议被更多的消费者注意到,霸王的实际效用在更多的消费者心中打了折扣。从长远来看,对于霸王洗发水的销售,这也是一次不小的冲击。

(当年的媒体报道)

创始人离婚事件

2017年,霸王集团爆出创始人陈启源万玉华夫妇离婚的消息。

12月27日,霸王集团创办人万玉华拟上诉香港高等法院,要求霸王集团控股股东Fortune Station Limited清盘。

旋即霸王集团股价暴跌30.88%至0.197港元,随后临时停牌。

万玉华及其家族成员在当时实际持有霸王集团近60.12%,虽然各方都表示私下里的感情冲突不会严重影响集团业务,但是就实际结果来看,霸王依然因为创始人夫妇之间的矛盾,duang的一下,霸王暴跌了30%。

对于刚刚解决完创始人脱发问题,股价重新上涨近20%的霸王集团而言,这次的打击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比于成龙大叔可以被网友们记一辈子的经典广告,霸王集团的道路可并不顺遂


一而再再而三的决策和运营问题,让广告上风光无比的霸王集团实际上过得并不顺遂。

霸王对自己的亏损的原因怎么说的?

1、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及包装材料成本均有明显幅度的增加,包装物耗用和制造费用的增加使得销售成本整体增加;

2、霸王集团为了继续发展其电商渠道,所投资推广活动产生的促销费用及物流成本大幅度增加;

3、其他收入的减少;

4、贸易应收款项减值的确认。

产品开发崩盘

对于日化领域而言,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直接决定了你的品牌价值。

但是对于风波中的霸王而言,他们的日化产品走得可是太坎坷。

为了缓解销售压力,霸王想要在其它领域里扳回一局,但是这一次却崩的更惨。

2010年4月,公司推出霸王凉茶;

2011年推出天然植物护肤系列产品“雪美人”;

2013年推出洗衣液、霸王牙膏、高医生洗手液;

2016年推出高端婴童洗护品牌“小霸王”产品……

结果呢?

霸王凉茶到2013年7月1日就被终止,寿命3年;

本草堂产品在2017年底被公司列为淘汰对象,全公司发力清理库存;

雪美人2017年的销售收入5000元;

小霸王2017年销售收入257.2万元;

(王菲代言的洗发水产品)

原有业务呢?也很惨。

以2014年至2017年两大洗发品牌的销售收入来说

追风从3283.1万元下降到1474.8万元,降幅55%;

丽涛从1852.4万元下降到1233.4万元,降幅33.42%。

“重视营销,轻视产品”的套路虽然雷厉风行,但是其不足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霸王集团固然可以用名人代言+广告轰炸的方法铺开市场,但是没有好的产品体系做支撑,良好的长远发展还是很艰难的。甚至可以转战线上渠道,玩跨圈联合的套路,但是核心的核心一定是自己的产品。

(霸王和猪场网易、西山居多有营销合作)

企业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和清晰的架构,努力让消费者记住自己的产品,而不是自己的广告。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二恶烷事件6年后霸王赢了官司 索偿6亿仅获300万》

每日头条《霸王老板也脱发?霸王防脱洗发水被吐槽拯救不了自家BOSS!》

每日经济新闻《创始人夫妇要离婚,“duang”的一下,霸王集团暴跌30%!》

朱邦凌《中草药洗发霸主高光不再:亏损119万,夫妇内斗,股价1毛7》

1.《成龙霸王 成龙代言的“霸王”洗发水,现在怎么样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成龙霸王 成龙代言的“霸王”洗发水,现在怎么样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5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