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肖老师考入武汉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在武大完成了本硕博的学习,并留校任教,从此与武大结缘,在珞珈山的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二十余载。

不忘本,爱穿千层底的农民

肖老师出生于枝江市仙女镇的农民家庭,儿时除了学习,伴随他的就是农活和放牛。农家出身的他,至今还保存着农民朴实无华的气质。走进肖老师的办公室,稍加留意就会看到椅子旁边的一双千层底布鞋。肖老师爱穿千层底走路,对于成长于农家的孩子来说,任现在的鞋子款式再多、鞋底再软,都比不过千层底一脚踩下去来的踏实。

寻真知,严谨求是的学者

踏踏实实,不仅是穿着千层底的平实感,还是肖老师在教学中认真勤勉的风格。

留校任教后,肖老师一直致力于国际金融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问题研究,先后主持和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统计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并三次获得教育部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学术上的造诣,与肖老师对自己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分不开。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博士,肖老师始终注重基础教育。对于本科教学工作,肖老师注重对经典理论以及前沿理论的讲授,重视教材和课件的及时更新。对学院安排的教学任务,肖老师任劳任怨。记得有一次晚上,我去教室给肖老师送水杯,讲台上的他满头大汗,后来才知他已经连上了数日课程。始终坚持站着讲课,是他对知识的尊敬,对学生的尊敬,对讲台的尊敬。对于硕士和博士的培养,肖老师要求我们在牢固掌握经济原理和理论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前沿,这也是肖老师对自己的一贯要求。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肖老师对学术研究过程最为深刻的体会。肖老师说,学术研究不但讲求严谨、符合经济学原理,还要有实用性、可行性,研究成果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是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每周一次的组会,是师门共同学习和探讨的时间。对于学生的论文,肖老师在组会上逐字逐句修改,提出意见;对于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前沿,他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在教育方法上,肖老师更多的是鼓励而非批评。读博之初,我深知读攻博士的艰难,三年冷板凳不怕,我怕的是学不好知识,写不出好文章,给师门拖后腿。这一点肖老师在我博士入学不久便察觉了,他对我说,“智超,未来三年你不要有压力,我们是一个团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先把基础知识打牢固,慢慢确定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你的功底很好,相信你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就这样,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适应了博士阶段紧张的学习生活,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找到了研究的突破口,写出了博士阶段的第一篇文章。同时,肖老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我走出象牙塔多与金融业内人士交流,将我推荐给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参与了证券业协会的重点研究课题,在与业内人士的交流中,我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秉正气,如师如父的长者

肖老师门下,谓之“肖邦”。每年,各地的同门都会找一天的时间聚集到珞珈山,我们一起探讨工作、探讨学术、探讨生活,憧憬美好的未来,期待明年的相见。师门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凝聚力,与肖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分不开的。

“做事先做人,做学问也是一样,要踏踏实实,要坐得了冷板凳”。肖老师要求学生凡事按规则办,不要投机钻营,在学校期间学会真本事,以后到了工作岗位才能独当一面。对于学生的就业,每逢毕业季肖老师格外关心,特别是硕博的就业情况,他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提出学习和就业意见。以我来说,性格偏内向,不善交际,踏实好学,建议我进入高校,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肖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师亦如父。见我总是在学习,他就会督促我多运动,建议我像他一样每天至少要走一万步。“年轻人,去运动,多出去走走,不要总学习,浪费了这么好的时光,还有这美好的珞珈山!”。伴随着证券业协会课题的结项,我也进入了博三写毕业论文、找工作的关键阶段。如往常一样,肖老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我的学习压力,叮嘱我在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之余要多休息,注意身体。课题结项后,肖老师把这一课题的科研经费让我留着改善生活,以及未来找工作之用。

我终于理解了留校任教的袁威师兄为什么把肖老师称作“师父”了。我想,“师父”这个词在袁师兄心中、在我的心中、在“肖邦”师门心中,都会拆开来理解的吧!肖老师是学问上的“师”,生活上的“父”。每逢换季,肖老师总会提醒学生多穿衣服,不要感冒;每逢假期,肖老师总会叮嘱回家晚的学生车票不好买,早点买票回家,路上注意安全。我还清晰地记得,2014年我博士一年级的寒假,放假后宿舍停水,见刘杰、陈宇和我仍在办公室学习,肖老师进门后很诧异的问我们,怎么还没回家过年,得知宿舍已停水,洗漱不便,他建议我们到他家洗澡、吃饭……这就是“肖邦”师门如此有凝聚力的原因,也是袁师兄虽然有自己的办公室,但还是习惯在老师办公室工作的原因吧!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肖老师不但教授了我知识,其人格魅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而我,也即将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我将谨记老师的教诲,传好道,受好业,解好惑!

(投稿人:尹智超)

——武大经管——

编辑:严寒冰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武大经管“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mal@whu.edu.cn

期待您的投稿

1.《感念师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肖卫国老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感念师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肖卫国老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5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