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已经发生,到底是驾驶员大意、不熟悉路况,还是道路设计有问题?

10月3日晚,一辆拉运塔吊的辽宁籍半挂车沿兰海高速公路由南向北行驶,经17公里长下坡路段,行驶至距兰州南收费站50米处,与排队等候缴费通行的车辆发生碰撞,造成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截至4日中午,兰州南收费站多车相撞事故导致15人死亡。

事故造成14人当场死亡,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2人对症治疗后自行出院;现有危重伤员4人,重症伤员8人,其余11人病情稳定。

而在原因未公布前,网络上舆论一度认为是存在问题的道路设计造成了此次事故,甚至将其与去年发生的秦岭大巴车撞隧道口的事故相提并论。

备注:2017年8月10日,陕西省安康市境内京昆高速公路秦岭1号隧道南口处发生一起大客车碰撞隧道洞口端墙的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1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33万余元。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陕西安康京昆高速“8·10”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经国务院调查组认定,该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事故原因包括:

1.事发前监控平台收到16次疲劳驾驶报警及多次超速报警提示

2.未按标准设计加速车道与货车道分界线宽度,也未开展核查

3.顶班发车,驾驶员签名系伪造;安检员未严查证件、核对人数

4.桥梁右侧路灯均未开启;事发时座椅脱落,乘客被挤压

(详细报道戳这里)

网友查询过往媒体报道还发现,关于事发路段17公里连续下坡的安全隐患过去曾被屡屡提及。

其中《兰州日报》在2013年11月11日有过报道,节选部分如下:

记者了解到,兰临高速17公里长下坡路段本身就容易发生货车失控引发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如果有失控的大货车冲了下来,正好又碰上了停在这里等待进城的大货车,那么发生群死群伤的交通事故就在所难免了。

据统计,自2004年12月底开通至2013年6月15日,兰临高速新七道梁长下坡路段共有240辆车辆失控,造成42人死亡,55人受伤。其中失控车辆冲入兰州市区引发事故18起,造成31人死亡,36人受伤。仅仅2012年,长下坡路段共发生55起失控事故,造成9人死亡,正因为如此,兰临高速的长下坡路段一直是高速公路第一支队管控的重中之重。

……

韩家河大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3年9月中下旬兰临高速零公里至2公里处出现大货车集中滞留高速公路引发大型车辆失控后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这一严重交通隐患,韩家河大队在经过实地勘察调研后,已经将隐患材料上报高速公路第一支队,一支队在再次复核调查后,又将材料上报至省公安厅。省公安厅已经将此隐患问题积极与兰州市有关部门进行协商。

5年时间过去了,该路段显然是并没有进行实质性整改的。

在知乎平台上,有网友曾经驾车行经该路段,包括使用百度街景回看,他指出沿途有不少的指示牌提醒车主“五档夺命,四档失控,三档安全”、“连续下坡,严禁空挡滑行”等。还有数不胜数的减速带,该网友形容是“减速带多到车几乎一直都是抖的”。

去年自己坐大巴走过这段17km的连续下坡,印象很深的就是路边的警示牌非常多,各种提示减速,测速,长大下坡,检查刹车之类的。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写着“五挡夺命,四挡失控,三挡安全”的警示牌,在这段长下坡路段上反反复复地出现了很多次。

(戳这里查看知乎网友回答全部内容)

今天中午前,兰州南收费站多车相撞事故的原因公布了。

来自中国日报微博的消息,兰州市公安部门初查显示,驾驶人李某因频繁采取制动,导致车辆制动失效,经17公里长下坡路段行驶至距兰州南收费站50米处与31辆车连续相撞。据悉,李某是第一次在该路段行驶,不了解路况,车辆失控后速度加快,李某惊慌失措,也没有找沿途避险车道,导致事故发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只是初步调查结果,而非最终结果。

不过在网络上,还是掀起了更大的争议,认为调查结果过于轻率、设计单位应该负责的言论层出不穷。

还有网友罗列出,官方应该回应公众质疑的一二三四点。

对于道路设计,以及在车辆积压的情况下为何不多开窗口通行,也有网友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还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

另外,还有老司机特别提醒大家,下坡路段绝不能频繁制动,开车不要空挡行驶,要拖挡控制车速。不然,制动很容易发热失灵。

个人认为,目前的初步调查结果是基于驾驶员李某在被公安机关控制后,交待自己事故发生时因连续下坡、刹车失灵导致车辆失控,所得出的。包括公安机关也特别提到,李某是第一次在该路段行驶,不了解路况,车辆失控后速度加快,李某惊慌失措,也没有找沿途避险车道,导致事故发生。

目前,公安部和应急管理部都已经派出工作组赶赴兰州,高度重视事故处置,并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舆论上的“喊打喊杀”、键盘断案都无助于事情的解决。

(完)

1.《兰州收费站事故 兰州南收费站交通事故初步调查结果出炉,舆论就坐不住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兰州收费站事故 兰州南收费站交通事故初步调查结果出炉,舆论就坐不住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59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