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偃有道
高
据《南华早报》报道,南宁市有关部门为了保护一位400岁的“杏仁王”,对其进行了抢救,并改变了白松路的道路修复方案,使垂死的老树重新发芽,为城市留下了历史记忆和景观,为市民保留了珍贵的记忆和深深的乡愁。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大规模的拆迁建设不可避免,而杏仁王所在城市的村庄征地拆迁,实际上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见证。然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历史的保护在许多地方被忽视了。为了修建高层建筑和城市道路,高耸的古树甚至文物都被砍伐和破坏。这个所谓的城市建设令人心碎。
这个“杏仁王”和道路建设是冲突的。如果只算经济账,清除或砍伐古树无疑是最简单、最划算的。问题是古树的生命不能靠伐木维持;移植的话,本来就已经奄奄一息的老树也面临着“树木迁死”的巨大可能性。历经400年风雨,这个“杏仁王”早已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一个地方的标志、名片、标签。这样的古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和情怀,承载了无数人不变的乡愁。为了一条路而毁掉这样的古树代价太大了。
幸运的是,南宁最终选择了“通往树之路”,意义重大。最直接的一点就是保护“杏仁王”,让南宁有最好的“代言人”。其次,保留了城市的历史和乡愁,做到了“树在那里,记忆在那里”。再次,突出南宁的生态理念,从保护“杏仁王”入手,将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古树的意识,为国家森林城市南宁增添新的亮丽色彩。
“杏仁王”虽然挺过来了,但有些问题还是值得反思的。如果不是道路建设中的“路树”冲突,这棵蟠桃可能还“藏在闺房里”,说明我们对古树名木的认识还不够。而且在修路之前,施工方也征求过如何处置这棵树的意见,但面对“20米避树修路”的建议,施工方不予采纳,自行其是,导致施工中“杏花王”受损。这个事实至少说明了生态优先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道路规划还没有很科学。
“杏仁王”得以保留,记忆和乡愁得以保留,但古树保护和对历史的尊重在仁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保留“杏仁王”应该是尊重和保护历史的生动案例,也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完美开端。
1.《高永维 “路让树”应成为生动案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永维 “路让树”应成为生动案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61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