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比利牛斯山的磐石》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安道尔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的经济在这之前严重依赖于西班牙,而在这之后转向了法国。安道尔山民从法国向西班牙走私各种禁运物资,与此同时还在安道尔山谷中修建了第一条滑雪索道,以吸引来自法国的滑雪爱好者。

1936年9月,一伙来自巴塞罗那的西班牙共和国无政府主义煽动者进入安道尔,并发起政治运动,试图废黜安道尔议会,在当地建立无政府主义者政权。安道尔议会向法国政府提出紧急求援,法国在9月29日派出宪兵部队,驱逐了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者,随后关闭了安道尔边境。当年冬天,一支法国山地部队进驻安道尔境内。他们执行的并不是占领任务,而是由于法国与西班牙之间的正常邮路中断而执行邮件投递任务的滑雪部队。

进入1937年之后,大批西班牙共和派难民涌入安道尔境内,并经这里前往法国。在比利牛斯山封山季节,这些人无法翻越山脉,便只能住在当地。有一段时间安道尔境内的难民数比本国公民还要多。当年10月,安道尔议会成员在一座有300名共和派难民的难民营中调查袭击事件时,遭到边境那一边西班牙国民军分子的枪击。1938年4月,法国政府向安道尔增派100名宪兵,协助疏散滞留在那里的一万多名西班牙难民。法国士兵用滑雪板翻越比利牛斯山,给难民们带去食物和药品。1939年8月,西班牙共和军的最后一批部队通过安道尔境内撤往法国。

1914年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由于这一年正是安道尔向法国的纳贡年,依据1898年法安条约,安道尔自动卷入对德国的战争。但是这个国家当时全国的兵力只有10名民兵,而且在执行仪仗和礼仪任务的场合才召集起来。除了手中的长矛外,他们配备的唯一武器是胸前的徽章,上面写着“不得犯我”的格言。安道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丝毫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1919年6月,协约国签署对德国的凡尔赛和约,这一年恰好是安道尔向西班牙乌赫尔主教纳贡的年份,因此这个公国的名字在凡尔赛和约中被遗漏了,之后也没人想起来。所以呢,从法理上讲,安道尔此后仍然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

1939年9月3日法国对德国宣战时,安道尔成为唯一一个理论上同时参加着两场世界大战的国家,一场是与德意志帝国及其继承者——魏玛共和国及纳粹德国——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另一场是与纳粹德国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由于当年是安道尔对西班牙的纳贡年,再加上安道尔本身是附庸国,没有作为国家最高主权之一的宣战权,所以从法理上讲安道尔并没有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25日,安道尔代表在柏林与德国签署条约,结束两国自1914年起的战争状态。

现实中的安道尔仅有八万多人口,但在微信中的人口超过两千万

1940年法国投降后,第三共和国灭亡。亨利·贝当元帅在矿泉疗养胜地维希城组建了“法兰西国”政权,并于9月24日宣布继承第三共和国总统对安道尔的共主权。1942年11月德军进占法国南部“自由区”之后,一小支德军山地部队深入比利牛斯山脉,前进到靠近安道尔边境的卡萨山口地区。他们迷了路,想沿着山谷继续前进,但是在安道尔边境上遭到西班牙乌赫尔主教组建的一支地方民防部队的阻拦。

许多人对二战期间德军竟然没有入侵安道尔这个唾手可得的目标感到疑惑不解。其实即使是像纳粹德国这种野蛮强横、侵略成性的法西斯强权,要想入侵另一个国家,至少也需要地缘地理、经济、甚或种族上的利益或理由来作为动机,而安道尔与这些理由均不沾边。纳粹德国没有入侵安道尔的动机,这与法国和西班牙在数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没有吞并这个蕞尔小国的理由恐怕是一样的:安道尔在二战当中的人口大约是5500人,居住在五百平方公里的贫瘠石头土地上,依靠山羊和土豆为生,主要的经济来源依靠在法国和西班牙的走私活动。占领这片弹丸之地对德国来说既没有经济上的利益,也不可能换来军事上的好处,因为安道尔边界的那一边是相对友好的佛朗哥西班牙法西斯政权,而对安道尔享有共主权的两位领主之一是西班牙的主教,入侵安道尔要冒得罪西班牙的风险。

纳粹德国没有入侵安道尔的另一个原因是地理和地形上的因素。从法国境内前往安道尔需要翻越比利牛斯山脉,只有一条1933年通车的山路,崎岖不平且难于补给,用两三门迫击炮便可完全加以封锁。而德军绕道西班牙进攻安道尔更是不可能的,如果佛朗哥这么轻易地便同意德国军队过境的话,那么对地中海和北非战局至关重要的直布罗陀要塞恐怕早就被德国军队拿下来了。

1944年6月2日,戴高乐将他的法兰西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6月6日,盟军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登陆,随后盟军又于8月15日发动了在法国南部登陆的“龙骑兵”战役。希特勒下令德军死守法国西部的港口要塞,比如洛里昂、布雷斯特、圣纳泽尔和拉罗舍尔等地,卢瓦尔河流域以南的德军则处于被截断退路的状态,一有机会就找盟军部队投降。

1944年11月,法兰西临时政府主席戴高乐宣布重建法国对安道尔的共主权,他本人成为安道尔领主。戴高乐还下令向安道尔山谷派去一支部队,以整顿秩序、取缔走私活动。驻扎在安道尔边界附近的一小股德军山地部队为了躲避法军追剿而进入安道尔境内,试图前往西班牙,但他们一进入安道尔境内就被当地人缴械和拘留。历史在这里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一战当中的安道尔是德国的交战国,却没有看到一名德军士兵;二战中的安道尔是个中立国,德军却进入了它的领土。

兼任安道尔大公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安道尔

二战后的安道尔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也出现在法国的中南部、西班牙、意大利和巴尔干地区。欧洲从总体上来说变得富裕了,城市和村镇以惊人的速度拓展,人口在战后的头20年里增加了一倍以上。甚至在最偏远的贫穷地区也很难再看到农民身穿传统服装,农民们从乡下搬走,送他们的孩子去上学。受到二战刚结束后从美国传来的消费主义观念的影响,这些保守的欧洲人发展出消费和休闲的概念,赚取足够的钱之后就去黑海、爱琴海、亚得里亚海、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去度假。安道尔在二战后不失时机地发展起以滑雪为主的旅游业,在那条穿越其领土的柏油马路上甚至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在安瓦利拉山口,有一个法国高山俱乐部专门为登山队员和滑雪队员修建了招待所和训练场。

安道尔的人口在1964年首次突破1万人大关,达到10800人。那年前往安道尔的旅游者已经超过50万人次。除此之外,安道尔还利用法国与西班牙之间的关税差额,继续大搞特搞“过境贸易”,从中取利。建于1939年的安道尔电台给国家带来不小的收入,这座功率60千瓦的电台能够对法国南部、意大利西部和西班牙进行广播。

安道尔矿藏丰富,地下的铁矿层在几个世纪前就开始开采。在恩坎普村社发现过银矿和铅矿,国内许多地方都有建筑用的板岩露出地面。安道尔还发现过玛瑙、碧玉、金绿宝石矿和彩石矿。安道尔还有许多矿泉和硫磺温泉,有些泉水的温度达65摄氏度,因此修建了许多矿泉疗养院。如今安道尔每年80%的收入来自旅游业,拥有270家旅馆和400多家餐馆,每年平均接待900万名外国游客,大部分来自欧盟国家。

1993年3月14日,安道尔全民公决通过了新宪法,宣布安道尔谷地领地成为一个独立、法治、民主和社会福利的主权国家。法国总统和乌赫尔主教继续担任安道尔的两领主,国家的最高主权则属于安道尔人民。法国与西班牙在6月3日承认安道尔为主权国家,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7月28日,安道尔加入联合国。

中国在1994年与安道尔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由驻西班牙大使兼任驻安道尔大使。由于对外关系侧重于邻国、欧盟与美国,再加上人口和外交经费的关系,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以及圣马力诺(1971年与中国建交,1991年升格为大使级)这四个欧洲袖珍小国的驻华大使都是非常驻的,只有在出席重大活动,比如在中国举办摩纳哥文物展或参加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时,才前往中国。

2015年10月,中国驻西班牙、安道尔大使吕凡在巴黎向时任安道尔大公奥朗德递交国书

1.《安道尔公国 二战中的微信人口大国安道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安道尔公国 二战中的微信人口大国安道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62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