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冲在思过崖的山洞里,遭遇了武学信仰危机。当他看到了石壁上魔教长老留下的华山剑招破解法,开始怀疑人生——合着我这九年义务教育+本硕连读都白念了?
这一怀疑人生,就把学业荒废了,等师父师娘来考核时,令狐冲武功不进反退,岳不群一瞅,好么,我这华山派重点课题《紫霞神功》,还想招你读博士生来做呢!小子不能让我失望啊。
于是岳不群露了一手——内功精湛!令狐冲大开眼界,明白了一个道理——同样是一招“有凤来仪”,不同人使用,效果是不一样的,其中的差别就在于,内力的深浅。这把令狐冲对武学的信仰又救回来了。
不过岳不群激励令狐冲的方式是有问题的。岳不群的意思是,如果你内功足够精湛,那么即便对手知道如何破你的招式,由于双方内力相差太大,两剑相碰,内力弱的一方剑就飞了,那么就算是普普通通的一招,对手也接不住。用岳不群自己的话来说,“本门功夫练到深处,飞花摘叶,俱能伤人”,这就颇有点独孤大侠进入最高剑境后,“草木皆可为剑”的意思了。
但是,如果桃谷六仙当时在场,他们可能就会问:
“要是对方内力跟你一般强,那又如何?不能震断对手长剑,你这有凤来仪,还不是被对手所破?”
岳不群答不了这个问题。遇上这六个杠精,除了“气抖冷”,也没什么办法,毕竟,他们是真的会“撕”人的。
但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以岳不群为首的“气宗”流派,就是存在这个局限性——必须内功有优势,才能稳操胜券。
按照岳不群的教法,令狐冲想打败田伯光就不知何年何月了,总不能等着令狐冲在山洞里练上十年八年内功,再出来比试吧,那田伯光早就毒发身亡了。
所以风清扬对岳不群的教学评价为“拘泥不化,不知变通”,认为他把令狐冲这块好料,教成了“蠢驴木马”了。风老前辈亲自教学,理念就完全不同——他强调的是,行云流水,任意所之,于是“白虹贯日”可以接“有凤来仪”,再转“金雁横空”,几招华山剑法用活了,自然防不胜防。
风清扬的教学,说到底就是强调一个“活”字,就像你的老师说,不能死读书,要把课本上的知识,跟实战结合起来一样。
但风清扬并不能代表“剑宗”的教学方式,因为华山派其他剑宗高手展示出的素质,并没有体现这个“活”字,更多体现的还是招式本身精妙。比如,封不平跟令狐冲比武时,一开始不舍得拿出绝技“狂风快剑”,他要留张底牌,将来争五岳盟主的时候突然拿出来,出奇制胜。
他这“狂风快剑”可有108式啊,要是真懂活用的道理,又何必不舍得拿出来呢?这不正好是一个临敌试招,提升熟练度的机会吗?
所以,即便封不平既有高明剑招,又有不俗的内力,他还是打不过内力全失,刚刚学会独孤九剑投入实战的令狐冲。
可见,“活”有多重要。
那么,为什么不管是“气宗”的岳不群,还是“剑宗”的封不平,都不懂剑法要“活”用的道理呢?
一方面,剑法能不能使得“活”,跟天赋有些关系。风清扬要是看到跟田伯光比武的人,是愣头愣脑的郭靖,他要么边抠脚边看戏,要么偷偷丢个石子打死田伯光也就完事了,估计是没有出山招博士生的欲望。令狐冲是这个路子的人才,风清扬施教的时候才能聊到一块去。
但天赋不是全部,再木讷的人,武功练久了,临敌一样可以做出迅速而正确的判断——郭靖可不是一力降十会的套路,越到后面,郭靖打架脑子就动的越多。
所以,这事没那么简单。
要想搞清楚这事,咱们得先看看,《独孤九剑》是一种什么武学。
独孤九剑包括,“总决式”、“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气式”,看起来像个“武学案例合集”——的确如此。这套武功,就是独孤求败以兵器分类,提炼并总结了各种类别武功的规律,得出了相应的破解手段。
如果把岳不群式的教学,看做教学生背单词、背公式、背课文的话,那么《独孤九剑》就是《5年高考3年模拟》,就是《考研真题》,就是从各种题型中,寻找共同规律,学会一套解题思想。
所以,学习《独孤九剑》肯定不能一点基础都没有,还得有岳不群们先把课本的内容教了,不然没法直接做题,这个输入的过程还是不能省。《独孤九剑》的内容,就是教你如何把已经输入的内容,灵活的输出,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观察对手,从脑海中的题库里,调出接近的案例。当你对《独孤九剑》题库里的内容特别熟练时,你就能很轻易的以条件反射的形式,找到破解答案。这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记忆力、熟练度和反应速度是第一位的;
第二阶段,观察并分析对手,用培养出的解题思想,寻找破解方式。《独孤九剑》不可能包括天下所有的武学案例,独孤大侠见识再广,那也是几百年前的人了,武学在发展,总有你没见过的套路——独孤大侠教给你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解题的思考方式,而不是让你背题型。令狐冲显然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对阵冲虚道长密不透风的太极剑法,他在观察之后,猜到了太极剑的破绽所在。对阵岳不群迅疾诡异的辟邪剑法,令狐冲支撑到岳不群招式穷尽,开始重复时,他又找到了破解法门。令狐冲算是逐渐把《独孤九剑》的解体思路吃透了。
不过各位想一想,《独孤九剑》的这套理念,是不是也不稀奇呢?
但凡上过高三的同学,对这套理念都不陌生吧——题型见得多,知识要用活,我不信类似的两句话,你们老师没强调过。
那么,为何在武侠世界里,就只有独孤大侠想到了这套理念,那么多门派的其他高手,却想不到呢?
其实不是没人想到过——逍遥派就想到过,《天山折梅手》的理念,跟《独孤九剑》是差不多的。
但就像逍遥派的顶层武学,只能拆开了在几个精英弟子里小范围传授一样,独孤求败的武功,也只能传给隐士高人,没法建立门派。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门派为了延续性,不能弄出“天下武学破解大纲”这样的武功合集,也不能让学生们在活用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以少林派为例。少林的外家功夫,有七十二绝技,光是指法,就有大力金刚指、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去烦恼指、千叶指等等——这些指法,跟六脉神剑比若何?就算不去比六脉神剑,比差一档的一阳指,怕是也难占上风吧。
少林有专门的达摩院精研武学,人才辈出,历史悠久,按说他们既有智慧想通武学贵精不贵多的道理,也有人才和时间去做优化精选的工作,但一直到《鹿鼎记》的康熙年间,少林还是在玩七十二绝技,就没想过,把指法精炼成一门刚柔并济的《少林指法全集》,这是为什么?
首先一点,《少林指法全集》听着不够牛逼。少林要是把七十二绝技总结成《指法》、《掌法》、《拳法》那么几套合集,招生就成问题了。普通人是什么也不懂的,你觉得他们是听到宣讲的和尚,一口气念出大慈大悲千手式 、大力金刚指、金刚不坏体神功、如来千手掌等等七十二套武功来劲,还是听到很乏味的几套全集来劲?
真的能懂得去伪存精、合并总结、灵活运用道理的,那得是乔峰这个级别的高手——乔峰强,就是强在他把独孤大侠那套理念给吃透了,而且很可能是天生就懂,所以他可以把降龙二十八掌改成降龙十八掌。而普通人都是贪多的,看着眼花缭乱才过瘾。
但更重要的是,少林本就不打算让弟子们把武功学全了,他们巴不得把一套武功拆成几套,让每个人学一部分,而不是让他们融会贯通。
为什么呢?
这就是重点了——因为学全了就失去控制了。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倚天屠龙记里那个“火工头陀”,他偷学武功之后,打死多名僧人,让少林元气大伤,从此之后,少林就严禁偷学武功,发现后重则处死,轻的也会废去武功。
为什么偷学武功会变厉害,正经学就不行呢?
因为正经学,教材不给你全部内容啊。你光学大力金刚指,不学拈花指,你怎么刚柔并济呢?
只有偷学,才能学全。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少林名气大,高手多,最顶级的高手和青年才俊往往不在少林——因为大家学的武功都不够全面。扫地僧倒是天下第一,但他却不在体制之内,而他是干什么的呢?
管藏经阁的,想学什么学什么。
实际上,名门正派里,除了开山掌门之外,正经学艺的,就很难出现武功突然冒尖的青年才俊。年轻人要想突飞猛进,基本都得靠奇遇。而各种在野的,或者入教的高手,往往比名门正派里的弟子更厉害——但要么没法成规模,要么没法维持长久稳定,因为他们很快从师父那就没得学了,剩下的,就是经验积累和内功修为了。
大门派都懂得这个道理——要想把门派做大、做长久,不失去控制,就不能让弟子们学得太“活”、太全面,他们都养成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不去强调“活”用这个精髓,而是强调循规蹈矩,一板一眼的把招式练得标志;
没人去尝试总结武功合集,即便是少林这样有条件这么做的大派;
弟子武功的区分度,主要靠内功修为。因为内功是没法突飞猛进的,必须要熬工龄,这样老的就有权威,年轻的必须熬到岁数,才有出头之日。
你看,少林在内功上就没分出七十二门,毕竟,内功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很难速成,而方证大师这样出自少林的绝顶高手,强就强在精研《易筋经》——必须熬工龄。
这样的故事,熟不熟悉呢?
所以,像《独孤九剑》这样的武功——把整个行业给看透了——在正经门派的掌门人眼里,是不行的——你要聪明,自己悟出这个道理,那我没办法。我要教,那还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队伍好带啊!
1.《风清扬怎么会独孤九剑 《独孤九剑》的道理并不难,为何别的门派想不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风清扬怎么会独孤九剑 《独孤九剑》的道理并不难,为何别的门派想不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6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