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独居,正无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比起呼朋唤友,他们更愿意安居一隅;比起建立亲密关系,他们更倾向于享受个人空间;比起参加社交活动,他们更乐意在家“葛优躺”......
最近就有一档综艺节目——《我要这样生活》,将镜头对准了独居的明星们,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当代年轻人的一些生活实态和其背后传递的个人态度。
图片来源自豆瓣
有人认为,独居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产物;也有人认为,独居是经济衰退、性欲望萧条导致的必然结果,背后是无奈的现实压迫和被挤压的情感需求。
那么,在不婚主义、单身主义思想盛行的今天,独身和非独身,独居与非独居,个人意志和亲密关系之间,应该如何选择呢?
周笔畅式独居生活
在独处中发现自我
美国社会学家克里南伯格和他的团队调查发现,在美国,成年人口中有1/7的人选择独居生活,独居成为美国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过了核心家庭所占比重。
同样的,在中国,独居人群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长期单身独居人口,从1995年的6%,增长到了2015年的15%,并且这两年还在持续上涨。
图片来源自网络
综艺节目《我要这样生活》才刚刚播出两集,周笔畅的独居生活就引来了大批围观群众的艳羡目光。
纵观周笔畅的家,满眼的绿色植物,大小不一,精心摆放在房间的各个角落里,看上去清新宜人。
图片来源自网络
早上起床,周笔畅会起身打开喜欢的音乐,悠悠闲闲地坐在沙发上发会儿呆,然后拎着小水壶给家里的花花草草浇灌生命源泉。
图片来源自网络
摆弄完花草之后,周笔畅会给自己准备早餐。一杯拉花咖啡,再煮上一个牛奶燕麦粥,放上葡萄干点缀,再用漂亮的盘子装点好,九点钟准时吃早餐。
图片来源自网络
吃完早餐,换上一身宽松舒适的衣服,简单画上眉毛,10点钟出门采购食物,悠闲地逛逛超市。
图片来源自网络
虽然独自一人居住,但周笔畅对待吃饭从不含糊。家里的厨房用具一应俱全,餐具精致,调味料齐全,一看就是经常自己下厨的人。
同样参加节目的颜如晶家里,也备满了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食物,而且从不断货。
如晶说:“因为很害怕麻烦别人,害怕跟外界沟通,仓库里的东西让我觉得有安全感,不用随时面临一些很糟糕或者很着急的情况。”独居生活对于颜如晶来说,更像是一座安全的城堡,没有压力,只有自我,是最放松、最惬意的空间。
图片来源自网络
准备午餐的同时也要严格关注卡路里的摄入,鸡肉去掉热量最高的部分,加入配料蔬菜一起到锅里焖煮。再准备一锅味增汤,精致的一人食就完成了。
图片来源自网络
一边吃饭,一边追剧,围观群众:这不就是我?!
图片来源自网络
吃完午餐,周笔畅会抽空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保持体型。
图片来源自网络
从早到晚,周笔畅将自己的一天安排地井井有条,丝毫没有独居的孤独和寂寞感,反而让人觉得轻松惬意,精致自律。
她说:“一个人生活,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孤独,反而很自由。”
图片来源自网络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独居并不意味着孤独,而可能意味着对个体自由和尊严的重视程度。
日剧《家族的形式》中,男主角大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渴望享受独立的空间,讨厌被爱情伤害,也恐惧与人一起生活的纠缠。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下了一间小公寓,认为这间公寓是他一个人的城堡。在他的世界里,拒绝社交,没有朋友,个人的空间完全容不得他人的入侵。
“我们30多岁的人啊,光是照顾自己就够忙的了。我真的很想跟他们说,别拿那些无聊的纠葛,来打乱我们井井有条的生活。”
图片来源自网络
大介的生活状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年轻人的心理,只要精神世界富足,生活能够自理,那么一个人生活就是自由,而不是孤独。
在《单身社会》一书中,金柏莉为自己投资了一套公寓,从原来租住的屋子里搬了出去,在她看来,这是个人生活决定性的转折点:
“这是一种心理和经济上的双重挑战,因为这代表着她不再等待一个男人来加入她的生活,带领她进入下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
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独居主义”可以算是时代发展、人们自我意识觉醒的产物。
图片来源自日剧《家族的形式》
独身蛰居族常态:
不拼不买、租住凶宅
对于自律的人来说,独居生活是自我调节、自我享受的必需品,而对于消极颓废的人来说,独居可能并不如想象中美好,他们的“独居生活”,在一片岁月静好的外表下,可能同样暗藏着对生活的无奈、迷茫,以及孤独......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本约有100万男性正蛰居家中,其中15到39岁的年轻人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4万人。他们逃避社会、拒绝社交,安居一隅,依靠父母亲人的支持生活,有时“避世”长达几年之久。
日经中文网
蛰居族在日本很常见,由于完全与外界失联,周围的邻居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存在。而他们选择“蛰居”,通常是遭遇了现实的挫折,或是对成功的期盼落空。
图片来源自网络
比起工作和社交,部分年轻人更喜欢在家里玩自己喜欢的游戏、看喜欢的漫画,在此基础上,日本形成了十分浓厚的宅文化,甚至有人将这种经济状况称之为“宅经济”。
图片来源自网络
日剧《不求上进的玉子》中的女主角就是“低欲望”现代“宅女”的典型写照。
图片来源自日剧《不求上进的玉子》
玉子毕业之后整日无所事事,不愿意出门,也懒得结交朋友,没有工作更无心学习,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起,吃了饭再躺下,保持着与世隔绝的“家里蹲”状态。
图片来源自日剧《不求上进的玉子》
20岁就从学校退学的俊太每天宅在家里,唯一愿意做的事就是打游戏。
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痛苦和自责,却不愿意改变。每天能做的就是哭、抱怨社会、抱怨母亲,甚至对亲人拳脚相加,需要用药物才能稳定情绪。
图片来源自网络
很多年轻人为了摆脱工作的桎梏,干脆选择打零工或者自由职业,出门打一天工,就可以用来维持接下来两三天的生活开支......
图片来源自网络
在日本,职场环境严苛,房屋租金高昂,生活成本很高,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很多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压力。
对走投无路的年轻人来说,没钱使他们不得不租住较为便宜的凶宅作为居所。
图片来源自网络
据统计,2018年,日本有20598人自杀,其中死在家中的占59%。因此有日媒称,日本最不缺的就是“凶宅”。
入住的房子中,可能前户主遭遇了残忍谋杀,可能有老人绝望自杀,可能尸体在房屋里停留很长一段时间无人发现,腐臭味需要好几个月才能散去...... 但对于在外漂泊求生存的年轻人来说,“穷”比“鬼”更可怕。
图片来源自网络
一般来说,不管是租还是卖,凶宅的价格都要比其他房子便宜很多,如果这里发生的命案越惨,现场越恐怖,相对应的价格也就越低。由此,日本衍生出相关的房产中介,专门出售和出租这样的“凶宅”。
40岁的日本男子山田,高中毕业后就以兼职维生,因为受到日本经济危机的影响,薪资大减。自2012年开始,就在友人的介绍下,租住了东京有二十多年历史、上位租客在屋中病故陈尸的凶宅。
他表示,自己的生活完全没有受到凶宅的影响,能在东京有安生之所就已经心满意足。
图片来源自网络
那些因绝望和意外死去的人们,他们生前的居所成为了贫穷年轻人勉力维生的最后依靠,这背后反射出的可能不仅仅是生命的终结、猎奇的恐怖,还有压抑的孤独和无奈的妥协......
性萧条,孤独死,
自我和家庭如何取舍?
美国社会学家克里南伯格撰写的社会研究报告《单身社会》中提出这样的疑问:“在如今人人都发现传统家庭常常分崩离析的情况下,独居生活的兴起是否将形成全新的‘城市部落’以取代传统的家庭形式?”
现代婚姻,人们渴望在亲密关系之上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而当这种情感需求无法被满足的时候,婚姻就进入了困难期,人们感受到维持婚姻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因为离婚已经变成一个司空见惯的选择。
书中写道:“独自生活完全是站在虚伪生活的对立面,而遵循传统却不幸的婚姻,不过是因为社会常识要求你这么做。”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不婚主义、单身主义越来越常见。
图片来源自日剧《不结婚》
日本国立人口与社会保障研究所发布的一项国家生育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男性终身未婚率达到了23.37%,女性则为14.06%。
其中,在18 - 34岁的年轻人中,70%的男性和60%的女性没有交往对象。
很多男士表示婚后的生活感觉就像是在扮演一台挣钱机器,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自己身上;女性也认为婚姻剥夺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孩子、丈夫、数不尽的琐碎变成了日常。
所以,比起被束缚的婚姻,很多人更愿意去享受自由自在的单身生活。
图片来源自网络
而日本18至34岁女性中,有一半的人没有男朋友,39%的人还是处女;而在35岁至39岁的年龄段中,有26%的女性和28%的男性从未有过性经验。除此之外,婚后没有性生活的夫妻也越来越多。
比起真实的性爱,日本的年轻人们有更多替代性生活的衍生品。
一篇名为《越来越不色情的日本性行业》的文章中这样描写道:“男性花钱去店里自慰,而女性员工坐在旁边看着。很多年轻人认为性交很烦人,导致提升自慰体验的服务正在蓬勃发展。”
图片来源自日剧《不结婚》
新生儿变少、婚姻关系变少、恋爱关系变少,甚至是约炮的数量也变少,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美国,被称之为美国的“性萧条”。
在美国,35-65岁这个年龄段的独居人士人数占到了三分之二,其中一些是经历了婚姻而又重新恢复单身生活的人。他们在经过婚姻生活之后充分享受到了个体的自由,并不再愿意踏足其中。
2014年,根据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特温格发现成年人从平均一年62次性生活降至54次。而根据201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成年人的性生活频率还在进一步下降。
图片来源自网络
明明性观念在不断解放,但人们的性欲望却在下降,甜蜜的爱情与我们这个孤独的大时代背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而对这批年轻人而言,在个人的自由和老无所依之间,恐怕变成了他们最难的抉择。
当人与社会之间产生不可避免的剥离感时,有时候独居生活的选择是完全被动的。
《无缘社会》一书中提到,据估计到2030年,日本的独居老人占高龄者的比例将达到38.5%。
2015年,日本有150万人死亡,其中大约3万人孤独而死,十年间增加了近4倍。一些日媒甚至给出了惊人的研究数字 --- 每周有4000人“孤独死”。
图片来源自网络
很多老人去世时,身边没有任何朋友或者亲人,尸体要在几个星期之后才被发现。
由此,日本社会催生出一种新职业,叫做“代理亲属”。他们和委托人在生前签订协议,负责帮他们完成一切身后事的处理,充当他们最后的送行人。
图片来自《孤独死》纪录片
从出生到死亡,孤独这一心灵创伤,是人类生命体验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克里南伯格认为:“现代社会面临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独自生活的人数有多少,而是许多社会中都有大量独居人口时,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如何?”
当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的同时,我们需要在自我空间和家庭价值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独居生活并不意味着绝对孤独和与世隔绝的孤立,而应该成为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
在《家族的形式》结尾,大介和女友生活在了一起,但他们并不住在一起。他们见面约会,自在闲适地坐在沙发上一起看电视,互相介入生活,但依旧保持自我的生活节奏,这成为了两人关系的最优解。
图片来源自网络
而只有当社会文化能够认同这种生活方式的存在,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公民的需求才能得到更好的满足。
或者现代年轻人所真正渴求的,正是在自我和亲密关系之间发现微妙的平衡。
作者:Cheryl,精英说90后作者,英国海归,用心写字。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Reference:
环球网:日本年轻人为省钱纷纷涌进“凶宅”居住
英国报姐:租不起房的日本年轻人:专找命案凶宅住,房主死得越惨越便宜?!
为你写一个故事: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过性生活了
豆瓣:日剧《家族的形式》:独行者的天堂,其实我们在看自己!
豆瓣读书:单身社会
豆瓣读书:无缘社会
澎湃新闻:单身社会崛起:独居现象将成为发达国家的标志?
1.《蛰居 百万人围观女星独居生活:性萧条、蛰居族,自我和孤独间出路在哪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蛰居 百万人围观女星独居生活:性萧条、蛰居族,自我和孤独间出路在哪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6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