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或升级为行星这是怎么一回事?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搞不明白月球是行星吗?实际上,月球本就是地球的卫星,那么这次NASA提出这种呼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女人屋的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吧!

  月球为什么被升级为行星

  据外媒报道,众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但这种定义未来可能被彻底颠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专家日前呼吁学界检讨行星的定义,认为月球就像木星和土星的卫星一样,拥有行星的特征,应被重新定义为行星。

  如果国际天文联会接受他们的论据,不但冥王星可回归行星之列,太阳系内100多个卫星也有望升格做行星。

  NASA“新视野”号冥王星探索任务总指挥斯特恩和5名同僚指出,公众对行星一词往往先入为主,对其他非行星不感兴趣。

  为符合更严谨的科学定义和增进公众认识,他们提出在地球物理学的框架内重新定义行星,即强调星体内在物理特质,而非外在的环绕特性。

  报道称,在新标准下,围绕其他行星的星体也可视作为行星,地球和月球将成双行星系。若星体有足够引力,能令自身从混杂的石块中成形,也应被视为行星。

  行星的定义是什么

  行星定义直到2006年8月24日才有了一个比较明确且可以被接受的文字叙述。在这之前,尽管行星一词已经被使用了数千年,但令人惊讶的是,科学界始终没有给过行星明确的定义。进入21世纪后,行星的认定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主题,这才迫使天文学界不得不为行星做出定义。

  数千年来,“行星”一词只被用在太阳系内。当时天文学家尚未在太阳系以外发现任何行星。但从1992年起,人类陆续发现了许多比海王星更遥远的小天体,而且其中也不乏与冥王星大小相当者,这使得有资格成为行星的天体由原有的9颗增加至数打之多。1995年,科学家发现了第一个太阳系外行星飞马座51。之后,陆续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已经有数百颗之多。这些新发现不仅增加了潜在行星的数量,且由于这些行星具有迥异的性质──有些大小足以成为恒星,有些又比我们的月球还小──使得长久以来模糊不清的行星概念,越来越有明确定义的必要性。

  行星的新定义如下:

  一、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二、行星的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重力必须和表面力平衡使其形状呈圆球,一般来说,行星的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0亿亿吨以上。

  三、行星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根据新定义,太阳系内的行星就只有以下8颗了: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在新定义的标准之下,行星定义委员会还确定了一个新的次级定义———“类冥王星”。这是指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即星体的重心在其所围绕的更大的星体之外,同时围绕太阳运转周期在200年以上的行星。在符合新定义的12颗太阳系行星中,冥王星、“卡戎”和“2003UB313”因为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所以都属于“类冥王星”。

1.《月球是行星吗 月球或升级为行星 月球是行星吗行星的定义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月球是行星吗 月球或升级为行星 月球是行星吗行星的定义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69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