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钱江晚报小时记者
9月29日晚,杭州大剧院将举办一场传承丰厚的民族音乐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的主角是浙江音乐学院教授、双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员杜竹松。作为著名唢呐、古典吉他手、作曲指挥,他将在音乐会上演奏著名唢呐歌曲《百鸟朝凤》、《打枣》,同时在疫情期间为医护人员演奏抗疫歌曲《白衣名》。
说起《百鸟朝凤》,杜竹松说这是一首必须要弹的曲子。因为这首歌是他的老师著名唢呐艺术家任同祥在1953年创作编辑的,既然叫“师生音乐会”,那么他老师的作品除了他自己的学生之外,一定要体现在音乐会现场。这也体现了艺术的传承关系,既是音乐的代代相传,也是音乐体系的传承。
《百鸟朝凤》在佐纳一直以“难”的表演著称,循环通风和快速双吐的手法也不简单。
如歌名所说,歌曲中模拟了多种鸟声。杜竹松说,他演奏的音乐和他老师演奏的不同,因为他们观察到的鸟语不同。任同祥是山东人。他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吸收了北方各种鸟的叫声,而杜竹松在杭州的山上观察了20年的鸟。为了把这首经典的唢呐歌弹好,杜竹松经常去杭州的山里学“鸟语”,听不同的鸟在不同情绪下的歌声,吵架的时候怎么叫,聊天的时候怎么叫,求爱的时候怎么叫...
参加音乐会的10名学生中,唢呐专业6名,吉他专业4名,代表了杜竹松在乐器方面的成就。他是唢呐和吉他专业的硕士导师。
早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的时候,他就在不断尝试跨界音乐。临近毕业,当时的音乐学院想开设古典吉他专业。因为杜竹松平时喜欢弹吉他,所以院长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试试?”他送他到中央音乐学院向著名古典吉他教育家陈至教授学习吉他。从此,古典吉他专业与唢呐一起,成为杜竹松融合东西方音乐的有效载体。
杜竹松在学习之初,并没有意识到唢呐和吉他会是他日后打开世界音乐之门的重要载体。然而,在他音乐风格的形成和成熟的道路上,这两种东西方音乐风格截然不同的乐器确实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6年,杜竹松应邀参加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庆祝联合国成立61周年的音乐会,对他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音乐交流之旅。从此,他走上了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道路。
2017年被国家聘为中央田纳西州立大学中国音乐文化中心特聘教授,教授中国民族音乐。田纳西是美国乡村音乐的中心和发源地,被称为美国的音乐城。
杜竹松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精通民间音乐中的所有管乐。在教学和表演中,各种乐器得心应手。特别是在美国本土的音乐交流中,他总是在一场演出中刻意变换笛子、笛子、提琴、唢呐、葫芦丝等多种乐器,尽可能地表现中国民间音乐的风格。同时,他经常用吉他和美国音乐家交流学习。在过去的两年里,他还专门从事爵士即兴创作。
2019年7月,应邀担任亚洲国际艺术节评委会主任。
与就读于中央田纳西州立大学音乐学院,学习长笛和长笛两年的学生艾利森合影。她在学校出名了,因为她会吹笛子。
1.《任同祥 传承与宏扬,唢呐名师杜竹松明晚开师生专场音乐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任同祥 传承与宏扬,唢呐名师杜竹松明晚开师生专场音乐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1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