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与法治》教材及教学中几个重要内容的把握。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的根基。要将道德与法治教育深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让道徳与法治教育有魂、有根、有文化的境脉,有历史的纵深感和厚重感。中华传统文化是条河,从过去流到现在,流到未来,它是源与脉,但不是当今的主流。二是对历史、地理内容的教学的把握,要转变视觉和重点,要服从并服务于道德与法治教育。地理教学要从维护国家主权的角度、国家统一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地理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来把握。历史教学不是铺陈知识,而是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关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要从中国看世界,更要从世界看中国,明确中国在世界多极格局中的地位和责任。三是关于少数民族问题的教学,四是关于公共生活与规则的教学。24日上午,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云南省教育厅负责同志在会上讲话。把握《道德与法治》教材和教学中的几个重要内容。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础。有必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入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使道德与法治教育具有灵魂、根基、文化和历史的深度和重量感。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条河,从过去流向现在,流向未来。是源头和脉络,但不是今天的主流。二是抓历史地理教学,要转变视野和重点,服从和服务于道德和法治教育。地理教学应从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团结、文化以及地理与人民生活的关系等角度来把握。历史教学不是布局知识,而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关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我们应该从中国看世界,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世界看中国,以明确中国在多极世界中的地位和责任。第三是少数民族问题的教学,第四是公共生活和规则的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以儿童为主体,引导儿童进行道德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学会学习,教学的本质是儿童的道德学习。孩子的道德学习就是学会思考。编写教材增加了思维内容,尤其是挑战性思维,引导孩子在困境中探索、体验、发现、发展。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是老师要学会改变。生活教育不是生活加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要在生活中进行。从孩子的生活经历出发,要从生活而不是生活中去开发德育元素。
成尚荣先生最后说,解决和树立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很大的重任! 24日下午,部编《道德与法治》执行主编高德胜教授作了"道德与法治教材总体设计"讲座。他从教材研发背景开讲,南师大2011年接受教育部编写部编教材任务,教育部聘请南京师范大学德高望重的鲁洁先生担任全套教材主编。 年过80的鲁洁先生以对国家教育负责的情怀和高度的责任感接受了教材编写任务,作为主编的鲁洁老先生总是亲历亲为,参加教材讨论和到学校听试教。 教材编写的根本方针是遵循教育规律,培养有爱心、责任心、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儿童,促进小学生以品德为核心的基础文明素质的全面发展。教材以生活徳育论为指导,以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事件建构教材内容的"原材料"。单元和课文设计着眼于解决儿童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在引导儿童过好当下生活的过程中将国家与社会的要求贯彻进去。 将儿童可感可解的生活事件作为教材"原材料"的优势在于可以解决道徳教育脱离生活的问题,这些生活事件可以贯通过去和现在,生活中的人性可穿越古今,是富含道德与教育意义的,是千挑万选能够反映儿童成长中所遭遇的道德基本问题,生活事件的选择不是儿童生活的照搬,是一种加工和提升,激发儿童反思自己的生活,构建自为的生活。 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处理好教材体系化要求和儿童生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体系化"向心力"与儿童非体系"离心力"的关系,编写出真正反映儿童成长需要的教材;特点之二是处理好道德生活经验传授与学生道德自主建构能力发展的关系,以培养学生道德自主建构能力;特点之三是处理好品质形成过程中知、情、行的关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个模糊存在的状况,教材就是要帮助学生从情感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再到行为实践;特点之四是处理好"教本"与"学本"的关系,教材既含有对教师教学范式的和教学方法的指导,又能让学生对教材有亲切感,有兴趣和对学生学法的引导;特点之五是处理好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统一性的关系,教材寻求的是主流文化引领下的多元、公正、和谐相处的教材文化。 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有综合性的学习观、快乐的学习观、热爱的双重含义、儿童自我的多维性、说谎不都是品质问题、超越群体的局限性、道德的复杂性(谎言的道德性,行善也要讲方法),要见到物背后的人与人心,社会性探究的激发等。 高德胜教授最后也谈到了编教材的些真实感受,他引用了鲁洁先生的一句话"在中国没有一个人是合格的编写者",编教材既要有教育高度,又要懂儿童、懂道徳、懂法律、懂历史、懂地理、懂经济、懂文化.......鲁洁先生说:对儿童负责就是对中央负责。1.《小学道德与法治 新课程、新理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学道德与法治 新课程、新理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1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