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很幸福,在家做作业有不会的问题可以问家长,做完作业之后家长还负责检查工作,其实这里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是学校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到最后家长全程参与。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在帮助孩子学习,实际上这也会养成孩子一些不好的习惯。

  7月9日电 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9日表示,给家长布置作业的问题,一定要坚决治理。“如果哪个学校、哪位老师违反了中央的规定,那是要严格查处的。”

  9日,国新办就《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有记者问,“家长作业”这个现象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民调发现75%的网友都觉得“家长作业”负担很重。这次文件中也提出避免让学生作业成为“家长作业”,接下来有哪些措施落实?

  郑富芝表示,关于给家长布置作业的问题,一定要坚决治理。这一次起草文件的时候,教育部经过调研,发现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首先要回归到给学生留家庭作业的目的和功能上来。这个作业是留给学生的,干什么用?是为了学生的温故而知新,在学校、在课堂上听完之后,回到家里抽一点时间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既然是留给学生的,就要由学生去完成,不能布置给家长。

  第二,要解决一个导向问题,不能发出错误的信号。最近教育部看到各种各样的评论,在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留给学生的作业家长替做了,长此以往会给孩子们灌输一个什么样的思想?自己该做的事还可以让别人代替,这不是教育的初衷。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们自己的事自己做。老师给你留的作业是为了你巩固提高,你让家长去做了,家长代替了,这个导向是非常可怕的。

  下一步怎么办?郑富芝强调,既然中央有了规定,一定要严格执行,这是纪律,这是规定,不是一般的号召和要求,是坚决不能留。如果哪个学校、哪位老师违反了中央的规定,那是要严格查处的。家庭作业不是简简单单做几道题,而是要回归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更重要的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对孩子们不能发出错误的、有害的信息。相信校长、老师会严格执行,也希望广大家长广泛地监督,争取把这个要求落到实处。

  教育部:对暑期中小学生学科类培训班严格审核备案

  暑假将至,教育部办公厅今天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中小学生暑假有关工作的通知》,就做好暑期安全教育、合理布置暑假作业、开展多样活动、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等工作做出一系列具体部署。通知中,教育部再次强调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要求对假期开展的中小学生学科类培训班严格进行审核备案,严格整改超标超前培训内容,严肃查处违规培训。

  通知要求,各地要切实做好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班团队活动、发放安全提醒和致家长书等形式,聚焦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自然灾害等防范重点,将安全提示内容告知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同时用好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引导,普及安全知识。

  通知提出,学校要合理布置暑假作业,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鼓励布置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引导家长不盲目给孩子报校外培训班,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同时,要丰富学生暑假生活,广泛利用体育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社会资源,指导各级各类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专题开设暑假研学实践课程,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多开设丰富多彩的兴趣班,满足中小学生暑假生活需要。

  通知强调,要加强校外培训监管,对校外培训机构假期开展的中小学生学科类培训班严格进行审核备案。一经发现有超标超前培训内容的,要求培训机构立即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直接取消培训班次,拒不整改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罚,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要统筹教育、市场监管、公安、消防、民政、人社等部门以及街道、居委会等,在暑假前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专门开展一次排查,并在暑假期间不定期进行专项巡查监测,一旦发现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培训,坚决予以严肃查处并及时向社会通报。对无证无照经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实行“零容忍”,现场予以取缔或责令其立即停业整改。

  那么,家长能不能帮孩子做作业?

  1、作业多、过于繁重,家长能不能帮?

  有一位读者爸爸说,孩子晚饭后要完成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短短的2小时内要做完4门功课,再加上书写缓慢( 小朋友越年幼,手指运笔越不灵活),结果做到晚上11点才做了一半。担心孩子的睡眠受影响,家长便模仿孩子的稚嫩笔触把剩余的完成了,不用10分钟做了相当于孩子花了2个多小时的作业量。孩子因为爸爸的帮忙很高兴,把爸爸喻为“超人”。大家认为这位爸爸的做法对吗?

  2、作业超出孩子的知识能力范围,家长能不能帮?

  这是去年一位妈妈的经历。中秋节前,老师布置手工作业:做一只灯笼。夫妻俩平时工作忙,有时还要加班,考虑到作业的难度——连家长也做不出来!这位妈妈便在街边买了一只灯笼,让孩子当作业交。大家认为这位妈妈的做法对吗?

  ▲警惕:家长帮孩子做作业恐怕带来负面后果

  1、助长孩子的依赖性

  上面的读者爸爸,那位因为孩子作业多而帮忙的爸爸,便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孩子被帮忙做作业后第二天,在晚饭后的作业时间里,孩子迟迟不愿动笔,一直“嚷嚷”说要等爸爸下班。家人困惑不知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等爸爸,孩子回答得很坦然:“爸爸用10分钟就能完成,我不用那么折腾”。

  所以,家长帮孩子做作业,会不会从此种下了“依赖的种子”?

  2、滋生孩子不诚实的行为

  上面的那位妈妈,因孩子难以完成作业而选择“买”的方式。但是,当孩子把灯笼带回学校,当他听到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我妈妈陪我做的”,“奶奶陪我做的”,“我和爸爸做的”……这个孩子却跟别人一本正经地说“我自己做的,没有人帮我!”老师看到灯笼便知道怎么回事,当她再一次问孩子:“确定是你自己做的吗?”孩子还是点头,说灯笼是他自己做的。

  所以,家长帮孩子做作业,会不会从此种下了“撒谎的种子”?

  ▲既然帮孩子做作业会带来负面影响,当家长不帮呢?

  也会有一些影响。难度过大,会挫败孩子做作业的热情和信心;当孩子自愿放弃做作业,又会助长孩子毫无责任心的坏毛病。可以说,“帮”会不妥,“不帮”也不妥,无数家长其实左右为难。

  ▲家长们要知道的一个事实:作业,是孩子对知识复习的一种形式

  “温故而知新”,当孩子做作业是为了复习学习过的内容,就不会存在难度过大的问题,所以家长在这方面可以有自己的权衡,一切以孩子的成长和重温知识为目的。除此之外,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Myrna B. Shure经过25年的研究后发现,从小学着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有很多优势,除了能培养独立,孩子还在慢慢地养成自己应对问题的习惯。即使刚开始没有成功,但孩子的努力,未来也有助于减少他们性格上的冲动,收获关心他人的品格,他们的学习也会受益。

  年初时,有一位妈妈跟我分享过她和女儿的心得,我觉得不错,大家可以借鉴:

  女儿有一天放学后,作业做着做着突然崩溃大哭:“妈妈……太难了,我做不到!”

  这位妈妈翻了翻孩子的作业,直觉是作业难度“超纲”,当然,她不会告诉孩子,而是问了女儿两个问题:

  “有没有认真听课?”女儿肯定地回答“有”。

  “有没有努力做?”女儿也肯定地回答“有”。

  “只要你每天认真听课,在做作业时认真努力,即使没完成也没关系!”听到妈妈这样说,小女孩反而放松了不少。

  从此,无论作业能不能完成,小女孩都不会焦虑,因为没有“心理负担”,很多时候很快便完成了;有时不能完成,妈妈便将女儿的做作业过程跟老师汇报,也得到了老师的理解。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她女儿的情绪和性格却是班里最好的。

  记得有一个小小的寓言是这样的:有两个人,晚上从铁窗朝外望去,一个人看到的是满地泥泞,另一个人看到的却是满天繁星。良好的心态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当孩子总是被作业蒙上阴影,倒不如放松一些,努力了就好!

1.《家长谈孩子学习方法 教育部谈家长作业 家长帮忙做作业存在哪些问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家长谈孩子学习方法 教育部谈家长作业 家长帮忙做作业存在哪些问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2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