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细心的小伙伴们发现了:最近,西太平洋上很是热闹,台风不仅“组团”来,而且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在8月14日,一度出现台风“摩羯”、“丽琵”、“赫克托”、“贝碧佳”四个台风“共舞”的局面,这可把小编们给忙坏了。

为啥2018年的台风这么爱“扎堆”?

一起来看专家怎么说。

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广阔海域

为台风“扎堆”提供基础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高拴柱解释,从台风生成来说,如果一个热带扰动周边存在另一些扰动,它们可能会相互影响,或消散或聚合为一。如果海域足够广阔,扰动间距离很远,便可独立发展,出现双台风甚至多台风现象。

“贝碧嘉”、“温比亚”、“苏力”三台共舞,建议横屏查看。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台风活动确实具有群发性,尤其是在台风盛期的7~9月。当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地区具备适当的大气海洋环境场和比较有利的动力条件时,台风容易成群结队组团而来。这种现象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算是比较正常的现象,经常会出现“三台共舞”甚至“四台共舞”的现象。

历史上(1949年至2018年8月15日)两台共存的情况比较常见;“三台共舞”的情况也比较多,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100多次三台风同时存在的情况,平均每年出现1.5次;但“四台共舞”的情况较少,约有十几次;“五台共舞”的情况较为罕见,在1960年8月出现过1次,分别是6014号台风“卡门”(Carmen)、6015号台风“贝丝”(Bess)、6016号台风“艾琳”(Elaine)、6017号台风“黛拉”(Della)、6018号台风“费依”(Faye)。

如果把目光移到近几年中,根据2015年至2018年8月15日的统计数据,三台风同时存在的情况出现7次,四台风同时存在的情况出现1次。

2018年台风登陆点偏爱江沪浙

也喜欢北上长途旅行

在这“一堆”台风中,2018年第14号台风“摩羯”以其登陆后的“长时间待机”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它于8月12日晚从浙江登陆后,一路北上影响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省份。如果稍作比较,不难发现,“摩羯”似乎重走了一遍“兄弟”台风“安比”的旅途——同样是江沪浙登陆,同样在登陆后北上给多省带来风雨影响,最后还影响到了东北。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许映龙表示,这种“套路”可谓少见,要解释其背后原因,则绕不开一个汛期出场率格外高的名字——副高。

从7月下旬8月中旬,不到一个月时间里,继台风“安比”“云雀”前后脚登陆上海后,华东地区迎来第3个台风“摩羯”。从历史数据来看,江浙沪地区算不上台风青睐之地:从1949年至2017年8月底,登陆江浙沪地区的台风共有49个,平均每年只有不到1个;与之相比,登陆广东沿海的台风则达166个,年均2到3个。不过,许映龙介绍,2018年7月以来,副高位置异常偏北、强度偏强,前期一直盘踞在我国长江以北的东部沿岸,此后副高进入调整东退阶段,后又处于西伸加强期,它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台风的未来走向。

众所周知,影响我国的台风大多数都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在此区域生成的台风又大多产生于副高的南缘,并沿着副高外围移动。当台风位于副高南侧时,会在南侧偏东气流引导下向西走。而7月初至8月上旬,副高如锅盖一般“盖”在华北、东北、黄淮等地上空,华东沿海地区处于其南侧边缘,这无形之中增加了江浙沪“中招”台风的几率。“‘安比’和‘摩羯’都是受此影响,可以说正是顺着副高南侧边缘才能‘爬’到华东地区并一路北上的。”许映龙介绍。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介绍,受副高与台风影响,近期我国从南到北形成三条明显雨带:一条是华北到东北地区的东北-西南走向的雨带,这条雨带属于副高外围降水,主要是由于副高外围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弱冷空气配合形成的,强降雨区分散性强;第二条雨带是受“摩羯”影响,在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形成的一个东南-西北向雨带;第三条雨带是受“贝碧嘉”影响下的华南南部至云南地区的强降雨带。

台风“贝碧嘉”“画”了只“单身狗”

它是怎样做到的?

第16号台风“贝碧嘉”赶在七夕节之前,在南海海域“画”了一只“单身狗”。那么,它是怎样将自己的路径走成“一团毛线”的呢?

    ↑走位怪异的台风“贝碧嘉”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高拴柱说,“贝碧嘉”路径徘徊不定主要是由于其引导气流弱,西南季风、副高和台风“摩羯”共同影响,没有哪个系统占主导地位,导致其行进方向不固定,因而产生了目前“纠结”的徘徊路径。

一开始“贝碧嘉”受到西南季风的吹拂,在南海以热带低压生成后向北在海南登陆,然后继续受季风吹拂向北在广东省登陆。

在广东省登陆后,“贝碧嘉”又开始受到台风“摩羯”的影响。此为双台风效应,即两个台风靠得比较近时(小于1500公里),会以两者连线的中心为圆心,产生逆时针旋转。当“摩羯”与“贝碧嘉”的距离不到1300公里时,两者就出现了明显的双台风效应,产生路径上的相互牵制。若“摩羯”路径偏西,则“贝碧嘉”便会偏东。

最后,待“摩羯”消亡后,大陆气压升高,届时副热带高压西伸,成为影响“贝碧嘉”的主要引导气流。

不过,虽然“贝碧嘉”的风力强度相对于其他几个台风较弱,但是它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聚集了大量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水货”台风,从而给我国华南地区的沿海省份带来大量降水。

再来看天气。台风“温比亚”登陆了!

中央气象台8月17日06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的中心已于17日凌晨4点05分前后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由强热带风暴级减弱为热带风暴级,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境内。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而另一个台风“贝碧嘉”(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8月17日早午5点位于越南清化市东南方向大约40公里的北部湾海面上。预计,“贝碧嘉”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即将在越南北部沿海再次登陆。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8月18日,这些地区有大风大雨!

降水预报:未来24小时,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山东以及广东西部和东南部沿海、广西、云南有大到暴雨,安徽北部和大别山区、河南东南部有大暴雨。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大风预报:未来24小时,黄海、东海、长江口区、杭州湾、台湾海峡北部、北部湾西部,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有6至7级大风,阵风可达8-9级。

1.《台风贝碧嘉 爱"扎堆"爱北上……同样是台风,为啥这届这么特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台风贝碧嘉 爱"扎堆"爱北上……同样是台风,为啥这届这么特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6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