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摄影家余慧文与龚建华用他们的镜头记录了不同的瞬间和侧面。两位摄影家以“时空影像1978-2018”为主题的摄影展正在黄浦区文化馆展出。11月28日,20余位摄影家、策展人、学者、画家齐聚中华艺术宫,对展览作品进行了一次火花四溅的研讨。
“两位都是大时代的记录者,但又在照片中呈现了对这座城市截然不同的视角和感悟。” 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说。十六铺、江南造船厂、外白渡桥、文化广场……这些上海城市地标,余慧文和龚建华都曾拍过,确是在不同的时间,呈现了不同的风格。他们的作品形成了两种互补的观看上海的视角,按照作家胡绳樑的总结,一个“波澜壮阔见气势”,一个“细致入微见精神”。
鸟瞰浦江。
余慧文的作品用宽幅的彩色照片,呈现一座现代大都市的流光溢彩。无论是黄浦江的夜景还是世博园的焰火,都足以成为上海城市形象的代表。她拍摄的一帧《鸟瞰浦江》,令画家马宏道称赞不已:“在古老的黄浦江上,一座现代化的桥梁形成一条延展的弧线,如同彩虹一般。构图简洁又舒展,让我想要开车从桥上驶过,像飞跃彩虹一样。” 这些关于上海的作品,不仅仅是对上海美的呈现,上海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林路还在其中看到了地理学、社会学乃至人类学的广阔视野。
最打动上海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丁和的是余慧文对摄影艺术的投入。摄影是现场的艺术,摄影家必须走出去,站到恰当的时空交汇点,按动快门。虽然头发都白了,余慧文还像年轻人一样热衷于成为“爬楼党”,只为寻找最佳视角,拍到最完美的照片。余慧文还曾将自己作品的义拍所得用于资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这种奉献精神也令丁和深感敬佩。
与余慧文的“全景式”视角和“史诗性”表达不同,龚建华的作品往往是小尺幅的黑白作品,呈现出人生百态、市井温情。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就关注石库门建筑和弄堂生活,拍摄了一大批既有记录意义,又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人”总是他的镜头里的重点。无论是三轮车夫,还是剃头匠,无论是弄堂里刷马桶的老人,还是在文化广场等着买股票的股民,都被他的镜头温柔以待。这些被收入镜头的普通人,清晰折射出城市变迁的节奏和脉络。
上交所在文化广场临时设了一个超大型的证券营业部,100多家营业部在那设立临时柜台,接受股民的委托。
“龚建华的作品最可贵的地方在于真实。”上海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海汶说。“他不是一个哲学家,也不是思想家,他只是凭直觉和本能按下快门,拍下他所看见和感受到的真实。他的作品总能勾起我们对一个时代的怀念。”
在中华艺术宫开馆时,余慧文就曾捐赠过自己的摄影作品。此番,两位摄影家也将“时空影像1978-2018”部分作品捐献给了中华艺术宫。
1.《余慧文 同一个上海,在他们的镜头中如此不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余慧文 同一个上海,在他们的镜头中如此不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