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在普陀区“两湾一宅”的一片棚户区里,32岁的周明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弄堂。
四块地砖并排铺设,这就是弄堂的宽度。只容两人并行,令人感觉逼仄。就在弄堂口最显眼处,一座水泥楼梯占去了一半空间。周明站在楼梯边上,看到居民们排着队侧身进出弄堂——路太窄,要是互不谦让,谁都别想通过。
台阶上还开了两个洞口。他想凑近看时,一只手突然伸出来,吓了他一跳。周明这才发现,这只手拿着个白瓷盆,里面装满了热腾腾的白米饭。
原来,这户人家住房面积太小,人均不到4平方米。他们搭了阁楼,原先用木梯子上下,后觉不便,与邻居们商量后砌了这个楼梯。楼梯下这1平方米的空间可不能浪费,便干脆用作厨房。
15岁时才随父母定居上海的周明,赶紧拿出相机,拍下眼前所见。其后5年间,他骑着“永久”牌自行车,逛遍当时的上海中心城区,走访超过1000户人家,拍摄了上千张照片。这些照片被他束之高阁20年,直到最近才重新面世。
如今身为上海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教研室主任的周明,将这组影集命名为“上海蜗居”,而它也诚实展现了上世纪90年代上海人的居住情况。
时间与空间的特定切片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上海城市建设开始腾飞,这些老照片成为这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巨大变迁的珍贵缩影。直到2019年,它们仍在社交网络上被不断传播,热度不减。
因为,无论是否经历过那个年代,民生之利、民生之忧,总会成为公众视野的聚焦点。
棚户低矮且拥挤,孩子不用伸直手臂就能摸到两侧屋檐。
1.《蜗居拍摄地 《上海蜗居》成往事,新上海人、本地人、外国人以照片反映变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蜗居拍摄地 《上海蜗居》成往事,新上海人、本地人、外国人以照片反映变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