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迎来五一小长假的返程高峰,不知道你是否也堵在路上,或者是火车上?

过去几天内,有乘客反映,自己提前买好的火车票,乘车时却无法上车,铁路公司只能退票处理。

铁路方面回应,五一假期的出行乘客大量增加,很多短途乘客及无票乘客上车后补票,甚至直接“强行”坐到目的地,造成列车超员,致使后续乘客无法上车。

“买短乘长”成了舆情热词,网友们也质疑:为何总是老实人吃亏?

1

列车超载导致后续买票乘客无法上车,只能怪“买短乘长”的人“霸座”吗?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

虽然统称“买短乘长”,但这一部分乘客分为:买不到票只能上车补票的人,以及故意买短途以此逃票的人。

对于后者,舆论再如何谴责都不为过,毕竟逃票是违法的。按照现行法规,逃票乘客将被纳入铁路失信人员名单,甚至还会因诈骗将被处以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从实际操作中来看,包括大连、青岛、长沙、衡阳等多个地区均有警方出手治理“买短乘长”恶意逃票,惩处措施一般为行政拘留和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另外,山西临汾的民警在今年春节期间,发现一名乘客采用“买短乘长”的方式先后往返北京61次,已经查明的涉案票款达到了11180元,已构成刑事犯罪。

也就是说,“买短乘长”留下案底,是非常有可能的。

但话又说回来,对于前者,上车后自觉补票的乘客,似乎不应该受到舆论的指责。

是他们不讲规则吗?众所周知,无论是五一,还是国庆和春节,公共假日是全国出行高峰期,在运力有限的情况下,有人买不到直接目的地的车票并不鲜见。通过“上车补票”的方式“曲线救国”,铁路部门也并未有任何异议。

既然铁道公司同意补票,乘客就有权利继续乘车,“买短补长”合法合规。补票的乘客太多,最终导致列车超载,这并非是补票乘客所能预料到的。因此,批评这一批乘客不讲规矩,是站不住脚的。

2

然而,无论是恶意逃票,还是合规补票,列车超员致使后续乘客无法上车的问题,首先要从铁路公司上找原因。

对于无法上车的乘客而言,铁道公司侵犯了正常购票旅客的合法权益。

购票行为根本上说是一个客运合同,双方都应该按照客票上所记载的这些内容来履行合同,铁道公司作为承运人,应当是按照客票所记载的时间车次来运送旅客,旅客也应该按照客票所记载的这些内容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到站下车。

因此,法律专家岳屾山认为,铁道公司应该保障正常购买车票人的权利,这也是应当履行的相应合同义务,这是合同法所要求的。

至于上车补票的乘客,他认为在有运输能力的情况下,列车应当予以办理,收取越站区间的车票和手续费,如果说没有运输能力的话,可以拒绝旅客乘车的。

既然上车补票有一定的法律风险,铁路公司能不能“一刀切”不再补票?

现行《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中明确了铁路部门应当赋予乘客补票这一人性化措施,其中第七节第三十八条写道:旅客在车票到站前要求越过到站继续乘车时,在有运输能力的情况下列车应予以办理,核收越站区间的票价和手续费。

事实上,在我国,铁路运输虽然由铁总公司负责市场化运营,但其公益性却也刻在“中国铁路”的骨子里。虽然铁路里程和运力在近年来已有了长足进展,然而面对13亿的庞大人口基数,动辄1~2亿的高峰客流,铁路运力仍有不足。这一现实因素,也迫使铁路公司无法贸然取消上车补票的政策,毕竟,类似于春节期间的硬需求,多数人宁可挤些也要回家。

近两年,超员“逼停”列车的情况更为频繁,部分原因是高铁列车的客观因素造成的。依据原铁道部2012年的规定,“红皮车”不得超员超过40%,“绿皮车”不得超员50%。《澎湃新闻》的报道称,复兴号列车的超员人数控制在20%以内。

一方面乘客变多了,另一方面列车的容纳性变小并且安全制动性更高,因此,才会有更多列车因“买短乘长”而无法正常上客。

3

综上可以看出,“买短乘长”的现象,绝非是乘客不讲规则,或是铁路部门不负责任等单一原因造成的。指责任何一方,都有失公允。

我们要意识到,“买短乘长”的主要原因仍是运力不足。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铁路运力,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另一方面,铁路部门需有更超前应急预案,制定更严格的管理法规,落实更细致的管理举措,建立更精准的售票体系,来应对客流高峰。有方案、有措施、有意识,未雨绸缪,才能避免这种尴尬再次发生。

在运力有限的当下,要想避免“老实人吃亏”的窘况,一来要加大对逃票的监管力度,二来要真正落实现行政策,并从宏观上对补票制度进行调控。

如今,高铁乘车越来越方便,手续也更加简化,这对乘客来说是利好消息。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以前的验票逐渐让渡于机器识别,无纸票乘车加大了途中验票的难度,出站验票也容易流于形式……这些“方便”也给逃票者可乘之机,堵住“漏洞”应当是第一步。

另外,《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明确提到,上车补票的前提是“列车在有运输能力的情况”,列车员应当严格遵循这一前提进行补票。无法补票的乘客也应当尊重规则,自觉下车。

在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铁路部门的对高峰客流的预案,比如热门线路的超员量要有预估。铁路部门手上有着多年的旅客出行的大数据,这些都可以作为预判的参考。在预案的基础上,铁路公司通过减少售票等方式调控乘车旅客。

“一直这样”不是以后也这样的理由,以前“不是个事”不能证明它永远“不是个事”。@长安剑 说的对,如何在特定时间、热点线路上既能够让铁路运力得到充分发挥,又不让遵守规则的旅客吃亏;如何既能够合理地让不守规则者受到惩戒,又能够充分保障每一个旅客的合法权益;如何使铁的规则让每个乘客安心,又能有充分的灵活和人性化政策不让有特殊情况的旅客寒心……

这些难题,才是真正考验“人民铁路”的关键。

1.《红皮车 正常买票却无法上火车,真是“老实人吃亏”?先别急着骂“买短乘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红皮车 正常买票却无法上火车,真是“老实人吃亏”?先别急着骂“买短乘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