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奇怪,在国民党后来编纂的战史中,长江防御作战和“淞沪保卫战”是互不相关的两部分,长江防御是“国军之孤苦作战”,写到上海的防御则笔调昂扬“壮烈”,令读者恍然觉得身处“平行空间”。

再往细处看,更透着古怪。据说当时“国军”部队“多徒有番号,而无战力之实”。但在长江防线摆出稀稀拉拉13个军的同时,汤恩伯却在一开始就向上海周边投入了3个军,加上本来就预备向上海“机动”的4个军,兵力颇为可观。再看预先留在上海的3个军,比如从东北战场撤下来的52军,编制装备齐全未经沉重打击,而且还有和解放军的作战经验;54军则是全美械部队。

其实,也不难理解,尽管境况“孤苦”,国民党军的“战略心灵”中,“主次轻重”分得很清。一开始他们就打定了主意:上海是核心之核心,重点之重点。

在战壕中的国民党军士兵。资料照片

在上海打6个月为保“家底”

国民党军这样苦心孤诣,自然有一番算计。据蒋介石那年4月底在上海召见国民党军高级军官时所说,在上海要固守6个月,与解放军拼个你死我活,甚至寄望于引发“国际形势变化”,“最终埋葬共产主义”。这里面当然有些说大话的成分,就和他说自己几十年来“在战略上没有错过”一样无稽。但“苦撑待变”这样的话,后来他又多次说过,可见也不能完全不当真。

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整个政权即将崩盘时,蒋介石已经在为下一步做打算了。差不多在汤恩伯上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的同时,蒋介石的另一个心腹爱将陈诚被任命为台湾省主席兼警备司令,蒋经国则赴任台湾省国民党党部主任。

要打算下一步,关键是保住“家底”。对一辈子都相信“无粮不聚兵”的蒋介石来说,真金白银便是“家底”所在。蒋经国的一段回忆,可以视为注脚:某日,他为一笔二三十万美元的珠宝要不要运往台湾,和父亲起了争执,蒋介石斥责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知道二三十万美元能让一个军吃多少天吗?”    

可以说,只要“家底”还在上海,国民党军就不会停止抵抗。目前两岸较为一致的结论是,从上海运去台湾的黄金共277.4万两,其中的200.4万两在1948年12月已运到了台湾。还有资料显示,至1949年2月,上海的“中央银行”尚有库存黄金20万两。这是用来保障上海市面的。上海战事吃紧之后,这笔黄金也被运到了台湾。不光如此,5月13日,上海战事初起,国民党上海港口司令部列在撤运计划上的物资,光第一批就有28312吨。5月17日,宝山、高桥两个方向都已告急,汤恩伯分别致电“中央银行”“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要求将现存上海之铜元、纱布,“即日运出”。

位于上海七宝的国民党军残留碉堡。陆军 摄

堡垒线密密匝匝包覆上海

受“总裁”寄望之重,汤恩伯当然在上海要有所表现。

老电影《战上海》中的“汤司令”曾说:上海的防御工事光是碉堡就有“一万五千多个”。这当然是艺术加工。目前能查阅到的资料是,到上海战役打响时,上海国民党守军共构筑钢筋水泥堡4200个。这个数量与上海解放后清点的数量大体一致。当然,如果算上半永久性工事和野战工事,数量又肯定不止。

一份1949年4月28日国民党方面绘制的《淞沪周边据点工事编成要图》,则显示了这些碉堡的具体分布,图上密密匝匝的数条堡垒线,包覆着上海市中心。在月浦、高桥等设防区域,密布子母堡,碉堡之间有交通壕连接。可以说,国民党军把防御上的想象力都花在了这条堡垒线上,甚至显得恶毒。有报道曾经详细描述过这些碉堡:外壳厚达1米多,有些射击孔开得极小,位置又极低,几乎平贴地表,连手榴弹都塞不进去,碉堡四周,密布雷区、鹿砦、铁丝网,连外壕中都埋着竹签……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陆海空军全部参战的局部性战斗,除了辽沈战役中的塔山之战,上海之战是少有的一个例子。国民党空军,在上海投入了5个大队及1个中队。在长江口则有国民党海军第一舰队。按照国民党军的设想,陆上战场与解放军缠斗的同时,这些军舰或溯长江而上,或沿浦东海岸游弋,作用不下于机动炮台。

上海战役中的国民党军装甲部队。 资料照片

装甲兵反击兵团伺机而动

可能正是有这样的防御工事加持,上海的防御“比斯大林格勒还强固百分之三十三点三”,就成了影视剧里“汤司令”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在查阅史料时,却没有发现汤恩伯曾这么说过。倒是淞沪警备司令部多次放出口风:上海四郊的防御工事“其密度较史太林格勒(即斯大林格勒)多约三分之一”。

不过,他倒是真说过上海的工事堪称“钢铁防线”,要使“上海成为斯大林格勒第二”。在国民党军的作战计划中,密集的堡垒线,只不过是为了缠住解放军手脚,迟滞其攻势,顿挫其锋锐。在堡垒线的背后,则是伺机出动的反击兵团。

投入反击的核心力量,除了步兵外,还有国民党军的装甲部队。当时指挥装甲部队的蒋纬国曾放话:“以往作战,敌人每突破阵地一点,就引起全线动摇;这次只要步兵部队各自守住阵地,阻止突破和恢复突破口的任务可以由我们战车部队完全担任。”在国民党军的序列中,仅直属淞沪防卫司令部的装甲兵部队番号就有3个团外加一个营。另有统计称,国民党军15吨以上的战车有74辆。

上海战役前,位于市郊的一处国民党军阵地。资料照片

化市区为要塞还要水淹浦东

在国民党方面的战史记录中,经过防御改造的高大建筑物将成为“核心阵地”。据记载,当时选定的高楼全市共计32座,包括苏州河以南的国际饭店、汇丰银行、海关大楼、永安公司、大新公司、兰心大戏院、市府大楼等处;苏州河北则是百老汇大楼、北站大楼、大陆银行、四行仓库、邮政工人公寓等处。其中,国际饭店和百老汇大楼分别是苏州河南北的两个指挥中心。

只从意图上判断,国民党军当时似乎打定了主意,即使外围阵地被突破,也要和解放军在市区巷战中放手一搏。

此外,在有些回忆录中,还提及国民党军曾计划把川沙到金山一片化作泽国,如此便能腾出部队,投入浦西。5月7日,汤恩伯下令侦查浦东沿海,并最终决定爆破奉贤柘林一段海堤,甚至连黄色炸药都运到了,只是因为选定的爆破日还没到,解放军已然突进浦东防御纵深,计划才作罢。

“在上海坚守六个月”,这是国民党军给自己划出的“底线”。但能不能做到,却不是他们能说了算的。

1.《密密匝匝 蒋介石的上海赌局:坚守六个月,做斯大林格勒第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密密匝匝 蒋介石的上海赌局:坚守六个月,做斯大林格勒第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0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