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印花技术, 新的面料组合,演绎先锋前卫未来主义……14日下午,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秀场上,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2019毕业秀亮相,最年轻的一代设计师用自己的系列作品,带来了他们对“摩擦——一衣带路,东西共舞”主题的创造性解读,为海内外专业观众呈上文化交融和共振。

有的时装,低调不失华丽:上大巴黎学院毕业学子专业对口率高,拥有五年工作经历的毕业生平均工资达21.2万元,不少人已成企业骨干甚至品牌创建者。这座以就业为导向的“非学院派”本科院校,还吸引了我国港澳台以及法意德日俄等国自费生前来就读,10%的国际生源比例高于国内大多数同类高校。

对此,常务院长沈志文教授表示,在首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获批、上海以外全国15校由“职业学院”更名“职业大学”背景下,高等职教的路子应当脱虚向实,让本科生也真正一技傍身。比如令他骄傲的是,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特别命名为“时装设计与制版专业”,从中外老师到中外学生,从纸上画图到身上剪裁,既是设计师也是好裁缝。

【海外名师并非唯学历而是看能力】

名师出高徒,但名师并非唯学历,而是看能力。在上大巴黎学院,来自法国的Mathilde老师就是从业三十多年的服装制版行家。这位被学生爱称为“法国老太”的老法师,具有丰富版型制作经验,以及工坊筹备与管理经验。曾为巴黎世家、浪凡、让·高缇耶、香奈儿、蔻依、伊夫·圣罗兰等国际时尚品牌工作,从1985年起担任模型制作师、首席裁缝师等。不但如此,她还曾参与各类秀场、展览、影视、舞台剧,以及游行庆典的服装、帽子、假发与面具制作。

Mathilde老师并无高级职称,也不评讲师、教授,但把她引进中国高校却费了院方一番周折,沈志文坦言,“对于应用型大学技能型师资而言,海外人才的学历或职称门槛还是应当有所突破。”成立于2003年的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由上大与法国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合作创办,目前拥有外教6名,分别来自法国、西班牙、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国,而且都是坐班教师,承担着70%核心课程内容。

其实,在海外艺术设计高校,能力胜任力远高于学位胜任力。这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里,来自西班牙的Cristobal也是一名制版教师。时尚设计学士学位并非他的光环,他拥有数十年时装行业工作经验,也曾担任瓦伦西亚时装学院主要负责人兼教授,在沪讲授立体剪裁—版样课程已达8年之久。因为技艺精湛又和蔼可亲,深受全院学生喜爱,学生总说“他真的超级厉害,没有他不会的,所有都能搞定。”

还有一些外教,同样有理论更有实践能力。比如海伦娜老师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同时擅长制版剪裁培训、时装历史和理论知识教学;凯特老师则是服装打版制作专业硕士,在服装设计、制版、剪裁领域拥有一线工作经验。

【什么类型老师带出什么类型学生】

基于手把手小班化教育模式,全院外教课程占三分之二,其中设计课程的教师至多3年一换,以便紧跟潮流、多元融合,而传授打版手艺的老师们,则是常年带教学生。

有什么类型的老师,就带出什么类型的学生,包括留学生也慕名而来。在上海已经生活了5年的Janice就是时装设计与制版专业应届生。她生于印尼,跟着做生意的父母先后辗转于中东和我国香港生活。一心想学服装设计的她选择来到上大巴黎,凭借美术功底和英文基础,她很快适应学校高强度的课程学习。实战化的外教施教,也让她很快熟练掌握手动和电子化打版、缝纫、设计软件等工具。

“今年毕业秀上,有我的这套作品哦。”回想在校点点滴滴 ,她骄傲地说起今年4月被学院指定为唯一代表,参加由中国服装协会、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联合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服装设计创新大赛”。这是面向全球服装设计高等院校的国际赛事,也是这个印尼姑娘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比赛。她参赛作品主题为文化碰撞,清代瓷器的蓝白色调与电路板元素的蓝绿基底,代表了中国古典主义与西方未来主义融合,让她在大赛中获得时尚创新奖。

不同于多数服装学院常请周边裁缝店“代工代劳”,上大巴黎学生习惯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全院学生每年要做30套左右的服装,高强度地创意和制作,经常需要熬夜加班完成作业。来自浙江的毕业生李奕良也说,这几年进步最大的技能就是一开始怎么也驾驭不了的缝纫机,现在终于操作得得心应手了。今年毕业秀上,他的一组主题为“花想容”的时装作品,灵感来自宋朝改良的襦裙和立领外套以及明清时期的交领短袄上衣,惊艳全场。“说起来,我也是被前几年学院举办的一场‘高大上’毕业秀深深吸引和震撼,才来到这儿的呢!”

【有真功夫是职业型本科教育重点】

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全面引进法国服装教育模式的高等学府,这里艺术和技术不是泾渭分明,他们采用法国工作室方式,设计老师和制版老师同堂授课,执行以作品为中心的项目综合考查制,整套工作流程和品牌企业项目操作并无二致,让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兼得。不仅应届毕业生记得院里那些巧匠的功夫,毕业多年的校友也对“法国老太太”“西班牙老爷子”等记忆满满。

李正5年前毕业,一直在一家自主品牌的女装公司ECACA工作,从助理、技术到经理经历了3种岗位。目前担任区域经理,主要负责潮流服饰的营销管理,透露其年收入在24万元左右。他表示,自己学设计出身,又与销售相结合,具有把握市场动态的敏感性,因此对于企业最大的价值就是“抓爆款”能力。

想当年,在校学习期间,中国老师平面设计比较强势,而外国老师强在立体剪裁。李正认为,把行话通俗地讲,设计服装不是靠“画”,而是靠“摆”,相当于把布头在模特身上捏出一件衣服来。过去在学校,在人形模特身上搞立裁;现在在公司,就是直接在真人模特身上搞立裁——驾轻就熟、手到擒来。

像他这样从设计、制作发展到销售、管理的服装业复合型人才,最受行业欢迎。其学姐张芸蕊毕业八年,现在森马女装部任设计师,年收入25万元左右;其学妹朱绮芸毕业才两年,现任东方国际集团产品经理,年收入也有20万元左右。“对于什么样的人才最‘适销对路’,市场或许最有发言权,”沈志文表示,“学生手里有真本事、真功夫,才是职业型本科教育的重点。”

1.《ecaca 欧洲时装界的打版老法师难引进,学会打版的服装设计学子受欢迎,从纸上到身上靠真本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ecaca 欧洲时装界的打版老法师难引进,学会打版的服装设计学子受欢迎,从纸上到身上靠真本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