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谭公

大家的脑中首先浮现的应该是九龙峰

是爬山的好去处,是祈福香火鼎盛的神庙

是令人驻足观光,烧香问卦

寻幽探胜,流连忘返之地

图片来源于三傻*帽

远处眺望的九龙峰

笼罩在一层朦雾中,犹如仙境般

那么,谭公除了九龙峰

还有什么地方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呢?

简介谭公

从谭公圩进到S356,一个方向是往多祝、增光,另一个方向就是去往平山。谭公距离平山是很近的,十多分钟的路程。

平多公路平山至谭公路段双向六车道,谭公至多祝路段双向四车道标准,所以去往谭公的道路是比较方便畅通,大家去谭公游玩也是很方便的。

谭公,在2006年从大岭镇划归平山街道办事处管辖。

大夫第

大夫第

为清同治年间官居二品、布政使衔、资政大夫蔡锦青的故居

这是一座壮观的建筑,青砖黛瓦

大门上朱红色的3个字“大夫第”

显示出这宅子朱颜犹存

一进门,可以看到一块“赏穿黄马褂”的牌子

高高的挂在横梁上

先人取得的极高荣誉让我们敬佩不已

最朴素的色调筑成一座古宅

经风雨洗刷,历世事变幻,仍是坚挺

屋子里面是非常凉爽的

还有独特的“天井”设计,冬暖夏凉

传统手艺--打铁

谭公唯一一家打铁铺

这种工艺,看着原始,但很实用

看似简单,但并不易学

打铁匠,曾经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职业

但随着时代发展,这一老行当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

而李师傅在这一手艺上坚持了半辈子

每天都在打铁中度过

木炭,用来烧红铁块,这样铁块才能进行敲打

只是一间小房子,屋子正中放个大火炉

炉边架一风箱,风箱一拉

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

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红

把铁器烧红然后移到大铁墩上

由师傅握大锤进行锻打

真正完成一个工具,需要历经千锤百炼

要观察是否打平

打好的器具是否用着顺手

切割好的刀具模型

这些是还没经过火烧和锻打的

以前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具体意思:打铁:日夜在炼炉旁忍受炎热,活着就如入地狱。撑船:船行风浪间,随时都有翻船丧命的危险。磨豆腐:三更睡五更起,做驴子的工作,得仅能糊口的小钱。

三者中打铁位居第一位,可见其难度

看看从这么厚的铁块

敲打成不仅薄还很匀称的刀具

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

这间小小的打铁铺就在谭公圩以前的老街里

附近村民需要农具的就会来这里提前说好

谭公老街

现在的中心村

就是谭公圩以前的赶圩地

后来慢慢的转向了现在的谭公市场

现在看到的这些老房子以前都是商铺

这一条街是以前谭公的繁华之地

道路两旁还存留有一些瓦房

与周边新建的楼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被围在苍翠的果树中

由于圩市的转移

老街以前的商业氛围现在基本看不见

更多的是普通的民居

沿着中心村这条老街走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粮油公司

据说以前这是粮仓,很重要的一个地方

自古以来,粮食储藏安全一直是被放在首位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以前的综合楼

主要是大家碾米的地方

一袋袋金黄的稻谷在这里变成了白花花的大米

不过现在已经长满杂草,屋顶都已经被荒草覆盖

收购站

各种蛇皮、废品这类的都可以拿来这里卖

这一座房子是非常大的,很长的一排

但是现在已经被废弃了

很多房梁和瓦片都破碎不见

甚至屋内都长了好几颗香蕉树

看到这条街里的这些基础服务场所

就可以想到当年这条街是多么繁华

谭公圩市

此外谭公还有一个比较传统圩市

去谭公玩的朋友们都可以去感受一下赶圩的快乐

每逢农历的二五八,就是谭公的圩日了

附近几个村的人都会来这里赶圩

包括鹤田、楼下、六德、石寮、大布、下联等多个地方

来赶圩的老奶奶

拿着一个以前赶圩专用的篮子

戴个“笠麻公”,六点来钟就风风火火的来赶圩

非常热闹的圩市

有结伴而行的老爷爷老奶奶

还有带着孙子孙女来购买生活用品的阿姨

卖各种家居用品的,纸巾、收纳盒、拖鞋、衣服帽子......

还有毛绒绒非常可爱的鹅仔

一筐筐的鹅仔在等着它的新主人

村民自家的小土狗

因为家里不需要这么多小狗

所以就拿来圩市看有没人想要的

这位大爷,看起来对这小黄狗很喜爱呀

一笼子的鸡,非常肥大

估计很快就要成为人们的盘中餐了

谭公菜市场,不过基本都是猪肉档

辛辛苦苦采摘了青草药来圩市卖的老奶奶

还有一袋自家种的龙眼

阉鸡师傅在圩市支摊阉鸡

看来手艺很不错

很多村民带着自家的鸡在这里等着阉鸡

阉鸡工具一般为一把小刀、小剪、小钳、镊子等

用一盘清水把阉割的所有工具泡在水里面

然后拿出自备的小板凳坐好

伸手抓住一只鸡,把鸡头一扭,把它包在鸡翼下

左脚踩住翅膀,右脚踩住爪子

左手在鸡翅膀下边“刷刷刷”几下拔光一片鸡毛

整个过程很快

卖咸鱼的阿姨,各式各样的咸鱼

是下饭的好帮手,咸鱼白菜也好好味

咸鱼是以盐腌渍后,晒干的鱼,一般都比较咸

路边卖熟食的小伙,烧鸭、咸鸡还有卤味等

在档口边路过,一阵香味就这么飘进我的鼻中

瞬间被勾起了食欲

谭公的商业

街边的西点坊和首饰店,吃的、装饰的都有,生活方便。

发廊

洗、剪、吹、拉、烫、染样样齐全

不似街边简单的拿个剪刀咔咔的就剪了

没有什么造型可选择,一切看师傅的手艺

电器维修,各类小家电

家里有小毛病的家电都可以拿来这里维修

不用电器一坏就不知所措或者报废扔掉

逛完圩市,还可以坐下来吃一碗汤粉

枸杞叶、瘦肉、浓汤底形成了一碗美味的汤粉

不过要早点去,稍晚一点

就可能没有河粉了,剩下米丝啦

不过米丝也好好味

隐藏在谭公的一名骨科大夫

在周边地区还是比较知名的

医治好了很多有骨科创伤的病人

村民现在的碾米处之一

一座看起来比较阴暗的小房子

门前还堆满了柴火,还有南瓜藤缠绕在上面

农家乐

在这边也是比较常见的饮食模式

品尝农家柴火饭,体验惬意的乡村生活

感受人生的美好时光

谭公随处可见的饲料店、肥料店

大概是因为谭公周围果树、农田也比较多吧

需求量比较大

梅菜厂

位于九龙峰路口

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

梅菜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

不寒、不燥、不湿、不热

不仅可独成一味菜,又可以当作配料

制成梅菜猪肉、 梅菜牛肉、梅菜鲜鱼等菜肴

陶瓷厂

在谭公算是比较大的一家工厂

路边经过的时候看到厂区的绿化环境很不错

位于路边的九龙峰林场的宿舍,楼层不是很高,不过这边的生活和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

谭公的商铺很多,商业比较方便

饭店、五金店、书店、门窗、瓷块等俱全

平多公路的扩建是绕过了谭公市场

因此,现在的平多公路谭公路段

两边新建了很多商铺,发展的更好

谭公校园

谭公中学

附近一带的学生大部分是在这边上的学

多少谭公人的青春都在这里度过啊!

时间匆匆过,你们可还记得当年你们的同桌?

你们是否还像以前那样在一起聊聊天、说说笑?

老教学楼,墙面还是由细小的石子铺成,没有很花俏的装饰,很简朴。

学校里面种有两园的芒果树,底下的青草地,铺了一层枯黄落叶,化作肥料又继续滋养果树和青草。

谭公小学

与谭公中学斜对面,一条马路相隔

小学升初中,上学的道路都没怎么改变

谭公公共服务

公路养护所

对建成通车公路的全过程养护

对被破坏的部分进行修复

农商银行

以前是信用社,后来改成了惠东农商银行

地方扩宽了,窗口增加,办理业务也不用等那么久

谭公卫生站

在谭公有好几家这样的卫生站

小感冒或者轻度过敏

不是特别严重的在这里基本都可以医治好

谭公村公共服务站

所辖七个村小组,分别为:中心村、上石村、下石村、新楼村、星明村、星光村、老楼村,人口大概3千2百多人。

现在的谭公,还有恒大强势进驻,平山街道沙公坳路段两旁的地块都给恒大拿下来开发了,这项目已经动工,这两个项目分别命名为恒大雅苑和恒大南苑,相信此后谭公这个片区将会开发的更加好,全面融入县城。

谭公,在九龙峰的庇佑下,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色彩浓厚,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体验、游玩的地方,祝愿这里的人们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宝口 ▏

佐坑 ▏

新庵 ▏

莆田

增光 ▏

马山 ▏

雷公岭 ▏

七星墩 ▏

特别启示

走过满满人文气息的街道,感受着浓浓的本土风情,和辛勤工作的家乡人一起体验生活的烟火味。继续跟小编去探寻不一样风景,一起走进我们的故乡。

下期我们将给大家介绍地处惠东北部,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大镇。它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它扼守着宝溪口,它依傍着乌禽嶂,它究竟是哪?我们下期见!

资料来源 惠东西枝江畔

1.《九龙峰山下的谭公原来还有那么多不一般的风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九龙峰山下的谭公原来还有那么多不一般的风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