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1884-1949)江苏苏州人。他学识渊博,精于医术,谦虚谨慎,始终坚持辨证论治;他注重培养中医人才,尤其是他淡泊名利的精神。在北京行医50年,成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老中医王
出色的医疗技能
王在一生的诊疗生涯中,擅长治疗季节性疾病、胃肠疾病和妇科疾病,对湿热疾病有许多见解。王在治疗季节性疾病和胃肠疾病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提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滋养五脏的精微物质依赖于脾胃的运化。脾胃失控,源尽而祸易来。在此基础上,他总是审时度势,辨证精细,立法严谨,对症下药,往往用不到10个小药方就达到了治疗效果。在湿热病的治疗上,他研究了中医温病学家的前辈薛、的常用方剂,但他并不拘泥于名方,在选药上独树一帜。他慎重考虑湿热的程度,以清热燥湿为治法,以宣化、解郁、轻渗、缓泻等手段缓解病情。在这方面,王善于用香料和香料来治病,而且往往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见光即清”是个禁忌。他认为此时清热易使湿邪凝滞,难以见效;他合理地运用了清、化、宣、益、泻等多种治疗方法,使湿热之邪得以消除,诸证得以痊愈。
王在处方用药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有人曾将其用药风格概括为“百花齐放”。他对药物的加工、来源、阶段、原因、相关性和恐惧有很好的理解,对药物的选择、搭配和给药也有很好的研究。因为他的临床处方灵活,处方精致优雅,往往给人一种绽放放松的感觉。王医生的建议非常明确和准确,他经常指示哪些药物应该一起油炸和一起粉碎,以便达到取其自然和丢弃其味道,或取其味道和保存其性质,严格的立法和独创性。例如,爆炒丹豆池和山治有“支子豆豉汤”的意思。他还善用参香曲、繁峙曲、下田曲等“曲”药,因为曲药能健胃、开胃、增强体质。由此可见,王的用药是独特的,有自己的风格。
对于住院患者,王经常说,查患者的旧病历,了解过去的症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中医要进行干预。他经常说要研究季节和发病率的关系。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他认为北京每年6月至8月初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率较低,8月中旬以后死亡率较高。因为他有针对性的治疗,一般两个星期就能退烧,两个月内就能治好,没有后遗症,半年内意识完全正常就能治好。同时他发现两到四个月内清热养阴为宜,可以帮助病情好转。
在药方上,王也喜欢用药粉装胶囊,配汤剂服用。在实践中,他发现有些药物煎煮后,破坏了有效成分,影响了药效的发挥;部分药物价格昂贵,对汤剂的需求量大,造成浪费或患者负担过重;这样,大部分不宜煎服的药物被装入胶囊,随汤吞服。这种用药方法既能节省药材,又能充分发挥药效,简单、方便、便宜,对人、对病都有利,开辟了一种新的用药途径。而且,在使用这个方子时,王经常根据病情,选用各种各样的方子,可谓灵活多变。弟子们为他编纂的《路博医案》一书中,有七十五个用汤服胶囊药的药方。
言传身教
王一生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并为支持其后期研究做出了巨大努力。严格诊断是王的一贯作风。他对教学也很严格,收徒弟也很谨慎。他特别注重医德,要求必须有古代文学基础。他至少要读《论语》、《孟子》、《温孤官至》等古籍,还要写好字,因为他的徒弟在跟他学习的过程中每天都要抄底和例。
王讲学讲究修行,每月初一十五停诊,让弟子们聚在一起讨论病例。他经常教学生在诊断时要谨慎,不仅要注意脉搏情况,还要确保四个诊断相结合。他定期指导学生去西河念堂看药标本,练习制药工艺,去窑桌看鹿茸,去天坛福泰人参鹿茸村看鹿茸加工。他说:“自古以来,医学就与家庭分离,医生必须懂医学,知道怎么做。什么是酒炒当归?什么是饭炒党参?吴茱萸为什么要用黄连灸?麻黄为什么用水灸?如果你明白这一点,你就可以轻松地用药了。如果你当兵用的是药,那就说明了。”“学医以谨慎为第一,不烦为第二。如果不是,那就不能谈医学。”望月之日,王请弟子们组织一次“同砚小集”,这是一次学术研讨会;每到假期,他都会带着徒弟去北海琼岛,开开心心地聊聊天。他教授各种医学书籍,讲解医学理论的真谛,传授自己的临床经验。
王要求弟子非常严格。即使有些弟子取得了执照,技术不扎实,他还是禁止他们上市经商。他需要重新检查他们一段时间,并告诉他们要小心。遇到困难,及时求教,千万不要马虎。不仅如此,王还亲自圈阅了学生开出的处方、要点和重点。他的弟子赵绍琴治疗了一名呕吐患者。开出药方后,王评论说:“敷莱菔子,不能吐而避之。你要先和白豆蔻、盐、玉树丹一起吃,再吃药才能见效。”还有一次,赵绍琴在怀孕第三个月给一个孕妇做治疗,病人咳嗽。赵绍琴第一个处方使用的产品有紫苏、莱菔子、杏仁、贝母、枇杷叶等。王看到后写道:“有很强的不良影响,胎儿受到伤害,甚至导致胎儿坠胎。萝卜味辛,味浓,弱者尚得不到。孕妇呢?”
就是这样。通过王的言行,培养了许多名医。
避免引人注目
王行医多年,积累了无数的病历和处方,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他的弟子建议他整理病历,但他低调,总是说我们以后再讨论。有一次,一个经常来怡广的老病人,没带底方。好在底方保存完好,便于检查,治疗迅速。后来,王同意编纂书籍,并一再叮嘱弟子们“务必使用,切勿假冒”。由于王的书房名为“路博”,取自诸葛亮的《谏书》,意为“不可淡泊,不可静,故远之”,师生一致同意“路博医案”的题目。
王的医德高尚,他不谄媚权贵和仁者;他对待病人就像对待家人和朋友一样,施仁术,讲究医德,几十年如一日。他每天都要给看不起病的穷人留几个免费号。不仅挂号费和医疗费是免费的,他还会开处方签字,让贫困患者免费吃药。他从不宣传自己。他经常说:“医生的技术是什么?病人有自己的舆论。何必自吹自擂?”“有麝随香来,不必风中掀衣”是他常说的。一个学生私下里为王的家访刊登了一则广告,他知道后非常恼火。他严厉训斥了那个学生,并告诉他以后一定不要这样做。他说,我个人不提倡自我推销。至于技术水平,人民群众会给予正确的评价。
王尊重同胞,谦虚谨慎,不贬低、攻击同胞。他接手后,总是积极扭转病情,不怨天尤人,推卸责任,不虚荣。一旦无可救药,他不抱怨,也不找借口推卸责任。他常说:“抱怨别人,夸自己等于自我报复,结果会被打败。”王认为,修行者应该树立“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应该一味地追求虚荣心。他说:“医生只有遵守仲景之言,勤求古训,兼收并蓄,才能充实自己,帮助活人。连编等东西加到中国,不过一个宣传耳朵,怎么补学。”他在北京行医40年了。任何赠送牌匾的人都会婉言谢绝,他绝对不会挂。
王一生信佛,喜读书。他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读佛经,打坐,看医书。每天有规律的吃喝,按时作息,虽然忙碌但有条不紊。弥留之际,他在沉思,微笑着死去,没有任何痛苦。他一生热爱收集书籍和古董字画。他死后,书籍捐赠给中国馆收藏,书画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收藏。
王一生忙于治病救人,无暇写作。《路博医案》也是其弟子所撰,代表了王冯春的学术思想和医学经验;后来,弟子冯扬在1958年8月的《中医杂志》上介绍了王老师的几个医案。北京中医学院温病学教授在《温病学》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其老师王治疗麻疹的经验。这些都使王的医学经验和医学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刘永家)
1.《霞天曲 【老中医】汪逢春:在京悬壶五十载,“泊庐”书斋一主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霞天曲 【老中医】汪逢春:在京悬壶五十载,“泊庐”书斋一主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05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