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那么“差学生就是骂出来的”!

2、如果要让学生将来能够做得最好,那么教师就必须在现在使学生看到自己哪里是最好的。

3、学生学会思考比学生学会技巧更重要。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是教育的最大悲哀。

4、最努力工作的教师,不一定是最好的教师;最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

5、教师成就一个学生要付出很多,但是要毁掉一个学生也许就是不经意的一句话。

6、成功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教室,学习后在更高层面上产生不同的新问题。

7、衡量教育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更加讨厌学习。

8、为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教师说了不少,也做了不少,但是应该做的远远要比已经做的多得多。

9、如果说“教师为了‘不教’”,那么“学就是为了‘会学’”。教师切记,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

10、常言道:“名师名在思想”。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名教师。

11、学生行为优秀不是真正的优秀,学生行为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行为习惯。

12、欣赏学生切忌滥用表扬,因为滥用表扬会使学生不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意义、是否正确,而是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能获得表扬。

13、教师要善于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但是教师也要知道如果学生太容易超过自己,那么自己则绝对不是一个好教师。

14、演员,靠自己的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自己的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自己的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美好的未来。

15、当一个教师不想教育好学生的时候,再多的方法也会被他视为没有方法;当一个教师真心想教育好学生的时候,没有方法他也会去摸索或创造方法。

16、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科学教育主要靠灌输,人文教育主要靠熏陶。科学教育教人如何做事,人文教育教人如何做人。

17、有时教师赞扬学生,学生不一定都感激教师,因为教师所赞扬的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教师所赞扬的是鲜为人知的,学生则一定会万分感激。

18、一节课的成功不仅要看解决了多少高质量的问题,更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高质量的问题。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高质量的问题更重要。

19、我们经常说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其实好学生是不要教或很少教的,只要稍微点拨即可;我们所说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主要是指要面向中下层次的学生。

20、有道是“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属于道德问题,说对话还是说错话属于认识问题”。因此,教师要宁可让学生说错误的真话,也不要让学生说漂亮的假话。

21、一个教师的观察力强弱与否,不是看他是否会发现“优等生”的优点和“差等生”的缺点,而是看他是否能发现“优等生”的缺点和“差等生”的优点。

22、让学生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让学生均衡发展。我们的教育不仅需要“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补短教育,更需要“哪壶开了提哪壶”的扬长教育。

23、许多时候,学生并非不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他们不接受的往往是教师讲道理的方式。所以,教师在讲道理的时候既要注重内容,也要注重注重方式。

24、教师在课堂上要控制自己的表现欲,唯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以及思考的时间。如今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的就是“表现机会”和“思考时间”。

25、学生的素质包含着德智体美等方面,从多个层面看学生,就会发现学生中只存在差异,而不存在差生。也就是说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

26、教师教育“问题学生”的时候,是教师教育水平提高最快的时候。衡量教师教育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看这个教师是否能将“问题学生”教育好。

27、学生的求知欲为本,知识为末。教师如果伤害了学生的求知欲,就会造成他们厌学,就会舍本逐末,以末害本。好的教育就是使学生一辈子都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28、从表面看“心罚”学生比“体罚”学生显得“文明”,但“体罚”伤害的是学生的肉体,“心罚”伤害的是学生的心灵。所以,“心罚”学生比“体罚”学生更可怕。

29、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我们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行为上一定要听话,但在思维上不一定要听话,也就是要给学生一定的“不听话度”,可以胡思乱想,但不能胡作非为。

30、参加劳动和到健身房锻炼都要流一身汗,但是前者更多的时候是痛苦,后者更多的时候是愉快,这主要是因为是否愿意。高明的教师就是善于使学生由“不愿意学习”变成“愿意学习”。

31、教育学生时切莫“评先进”、“加分”等功利的方法去诱导学生,因为如果让学生把取得的成绩当作换取利益的一种手段,不管教师的主观意图怎样,在客观上就等于是鼓励学生追求功利。

32、教师应该欣赏这么一个概括——教学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第二个境界是“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老师”;第三个境界是“学生带着问题走向书本”。

33、“让课堂充满问题”很容易,但是没有价值;“让问题充满思考不容易”,但是很有价值。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追求的是“让问题充满思考”,而不是“让课堂充满问题”。

34、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如何,不仅要看他是否有渊博的学识,更要看他是否营造了平等、宽松和愉快的氛围。老师务必懂得,越是平等、宽松和愉快的氛围,学生越容易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35、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一个著名的教育专家所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能够成为名师,而一个教师写5年的教学反思则很可能成为名师。

36、我们之所以认为伟人伟大,是因为我们总是跪着看他们;我们之所以认为学生幼稚,是因为我们总是站着看他们。因此,当教师蹲下来看学生时,就会发现学生也有“伟大”之处。

37、教师要善于成为学生的倾听者。请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即使你没有给予学生什么指点或帮助,但有了倾听,你便在心灵上给予学生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其实又很简单!

38、我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如学生的计算能力强等,现代技术是可以代替的,而我们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创新能力弱等,却是现代技术无法代替的。这就是我们教育为什么迫切需要改革的主要原因所在。

39、人最可贵的心理品质之一就是自信心。一个人有了自信心,就能使自己不屈不挠地攀登上人生的最高峰。因此,可以这么说:对学生最大的伤害是伤害他的自信心,对学生最大的帮助是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40、转变一个“问题学生”的意义不亚于使一个优等生考上大学。也就是说,一个教师教出一个考上北大或清华的学生,一个教师唤醒一个“问题学生”沉睡的灵魂,他们各自的功绩并没有大小之别。

41、要想成为真正的名师,学习的速度务必大于教育变革的速度。教师要将“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业需要之一,形成“人认识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处,事事是学习之事”的理念。教师最不幸的就是学生对他的学问的怀疑。

42、最成功的课堂教学,就是要使学生的角色由“听课者”转化成“参与者”,并最终变成“合作者”,也就是说要使人分不清谁是教师谁是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但教师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处于首席地位,即“平等中的首席”。

43、众所周知,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但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注重“锦上添花的爱”,更要注重“雪中送炭的爱”。其实,现在的学生缺少的并不是“爱”,而是对“爱”的感受能力,所以,培养学生对“爱”的感受力,比爱学生更重要。

44、这几种比喻值得我们教师欣赏——教师应该是个“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应该是个“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应该是个“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应该是个“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餐。

45、教师教会学生知识技能,不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不如教会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学习方法,不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如让学生感悟人生的智慧。

46、我们教师要牢记,没有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不可能从某一位成功教师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艺术或方法来对自己的学生实行成功教育。如果这的能够那样,那么,世界将是只有领袖、政治家、科学家、诗人、银行家、企业家和大富翁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也将变得无法存在。

47、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应该首先热爱学生。因此,与其说“尊师爱生”,不如说“爱生尊师”。因为教师的年龄一般比学生大,知识比学生丰富,所接受的教育比学生多,理所当然要首先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谈得上让学生尊重。教师对学生应该:“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侵亲如朋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一种教育的力量,也是一种教育的手段。

48、学生是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因而犯错误是难免的。而学校就是给学生犯错误的地方,也只有让学生在学校里适当地犯错误,他们才能记住教训,将来到社会上才能少犯错误。

所以,学生不要放弃犯错误的权力,否则他们将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有一句话很值得品味:“人如果在犯错误的年龄没有犯过错,那不是最大的错误吗?”所以,教师不要整天盯着学生的缺点,因为这是教师最大的缺点;教师不要整天盯着学生的失误,因为这是教师最大的失误。

49、学生有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没有特点。大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也就是说,教育要培育的是一棵棵千姿百态的麦苗,而不是工业化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

教师应该知晓: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或像他、或像你、或像我,而是像他们自己。学生没有特点,应该是教师的悲哀;教师没有特点,应该是校长的悲哀。师生缺乏特点必然导致学校丧失特色,一个没有特色的学校是没有多大发展潜力的。

50、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即学生只会回答问题不会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远比回答问题更好重要。李政道教授说得好:“学文学问,就是学习提问;切莫将‘学问’变成‘学答’。”

本文来源于网络。

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如涉及内容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感谢作者。

在这里

1.《特级教师推荐:教育信条50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特级教师推荐:教育信条50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0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