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诗歌灿烂的历史上,山水田园诗派的诗歌总是有一种小而美、清新淡雅的风格,有无数圈粉。和早期的陶渊明、谢灵运一样,陶渊明虽然擅长写山水,但无论是对田里的野夫,还是对幼儿,他的诗都充满了儒家的仁爱之心。谢灵运纯粹是写山水,但每一首诗的结尾,他都念念不忘写一段哲理。

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诗歌更加成熟。我们常说王维、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其实不然。王蒙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中晚唐时期,魏、柳宗元接过接力棒,继续发扬山水田园诗派。

这四位大诗人都属于田园派。两者有何异同?

王维

苏东坡曾夸赞王维说:“诗中有画;毫不夸张地说,王维的诗如画。一幅山水画画得好不好,取决于画家能否掌握风景的性质、特点和细节,并加以表现。同样,一首山水诗好不好,也取决于诗人能否在有限的诗句中描述出景物的性质、特点和细节。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比如这首《鸟声流》,开头是落花。一般来说,在诗歌中,落花使人想到春天的消失,进而联想到生命的消亡。例如,李后主说,“森林里的花很匆忙”,这代表了一种悲伤。

但是,王维的诗就不一样了。“人闲时桂花落”并没有给人一丝忧愁,反而让人觉得闲适宁静,因为人闲——他的内心是平静的。当他们悠闲安静的时候,一阵春风风吹过,几只小鸟飞来,桂花的花瓣落下。这不是悲伤,而是岁月的宁静。

然后春山夜静空。为什么空?因为是深夜,山里没有行人。自然,月色洒在山上,原本安静,但因为夜太静,山太空,原本安静的月色有了运动感,惊醒了熟睡的小鸟,鸟鸣声在夜晚的春山回荡。

在这样的动静结合中,我们很容易感受到王维诗歌中的闲适与静谧,更能体会到作品中自然的微妙变化,让人感受到一种禅意。

这就是王维的特点。他以禅入诗,以情胜。所有的美好和悲伤都在一瞬间。

孟浩然

孟浩然是天生的隐士。少年时隐居流明山。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和现状有关。先是武则天称帝,然后侯伟夺权,朝野纷争。《论语》云:“富贵无道,耻也”。孟浩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当官,这是他的高尚和廉洁

后来玄宗继位,朝代分明,万国来朝,称为盛世。《论语》曰:“国之名,穷而卑,耻也。”皇帝聪明,国家富强。需要人才的时候,应该是官员;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家里穷,年纪大了,不仅穷,妈妈也老了。孟浩然不求仕,真的活不下去;第三个原因是,孟浩然到了中年,什么都不做的时候,他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所以读孟浩然的诗,一定要了解他创作的时代背景。就内容而言,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隐居,如《夜归流明山》;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山寺的钟声,轮渡码头,渔船的划水声,船上其余的都是纯净美丽的风景。在这样的景观中,孟浩然真正获得了隐士的快感。

第二阶段:中年求官,最著名的是这篇《洞庭湖给张总理的信》: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前四句说“望洞庭湖”。作为山水田园派诗人,这是孟浩然的特长。不用说,最后四句是“赠张丞相”。现在国家富强了,我还是“终成眷属”。难道不是这个光明时代的耻辱吗?所以孟浩然的为官欲望就充分显露出来了。

第三阶段:晚年仕途追求失败后的迷茫,如此《论与友人登雁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春天去秋来,夏天去冬天来,回到现在,生活还是一样的。孩子长大了,大人变老了,老人死了。匆匆来来去去的几首诗,写尽了人间沧桑,古今轮回,古圣先贤不在,后人为他立下的丰碑却还在,我孟浩然呢?当我认为自己一事无成时,我只能哭泣。

这就是孟浩然,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感受和风格。他深受感动,也很孤独。

韦应物

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年轻时是个严肃的人。他自己说:“不用担心皇帝,歹徒偏袒私人”。在唐代,汉武帝爱和唐玄宗比较,所以这里的武帝指的是唐玄宗。意思很明确,就是依靠上面的某个人,为所欲为,一个大字都不懂,白天赌博,晚上嫖娼,结果皇帝死了,就成了悲剧。这时我突然清醒过来,开始学写诗:“读书来不及了,要学会用笔写诗”。

这样的人成了唐朝的著名诗人。我应该和谁说话?

由于魏学习较晚,从小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所以他在诗歌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尝试,包括古诗、现代诗、乐府诗、唱腔以及各种体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许多诗歌都集中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社会现实——那些受苦的人就是那些被他欺负的人。

他写《夏冰之歌》,致力于反映采冰人的艰辛,写道:“读书努力者苦,腊月深井汗如雨下”,这些采冰人是做什么的——“九日露不卖,初一开”;另一部《采玉之旅》描写采玉人的艰苦生活:“南方只有女人出钱吃饭,哀恸哭泣”。

这些诗对后来的诗人如白居易、李贺等影响很深。白居易写了许多反映人民疾苦的诗,曾盛赞魏庄“这个时代在苏州唱歌,颇接近于讽刺别人”。然而,李贺在《为老人采玉歌》中写道:“老人饥寒愁,碧溪无辜”,这显然受到魏吴颖《采玉》的影响。

魏吴颖能写各种各样的诗,但在苏轼眼里,最好的是五言律诗。苏轼曰:“乐天有诗三千首,但爱朗威五言诗。”白居易的诗虽然长短不一,数量巨大,但我只爱魏的五言律诗。

但在今天的读者心目中,魏最著名的是这首七言律诗: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真是惊艳!绝色自然!

深草、山涧、黄鹂、深树、春潮、晚雨,这些风景中,有一条小船划过山野渡口,无人问津。他什么也没写,只是把这些自然风光“拼凑”起来,用审美过程中的第一层感受,写出了这样一部优雅而崇高的杰作。

柳宗元

柳宗元孤独。

柳宗元写山水,善于写表象,最直观地写山水田园的美好意象。在这一点上,他受到了谢灵运的影响。元好问评论柳宗元的诗说:“谢可风反映古今,谁出柳州似深”。但是,在这种外在的“风容”下,隐藏着一种孤独感。元好问接着说,“朱仙余音绕梁,是当年的孤心”。

朱仙吹的时候弹钢琴。当他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琴声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所谓知己。谢灵运和柳宗元恰好缺少知己,没有人能理解他,所以他们是孤独的心。

柳宗元很痛苦。

柳宗元生于河东刘家,与河东薛家、河东裴家并称“河东三姓”。他的母亲,鲁家在樊阳,也是唐朝的官员。但在柳宗元这一代,他的家庭有过一些风风雨雨,所以当时振兴家庭的重担就落在柳宗元一个人身上。甚至韩愈为他写墓志铭的时候,也写道:“大家都说:刘子厚刘墓志铭。

所以柳宗元真的很努力,才做出一番事业。

然而,以王、为首,以柳宗元、刘禹锡为骨干的永镇革新却以失败告终。王被杀,其他八人被贬为八司马。所谓司马是刺史之下的官员,没有实权,柳宗元的主张无法表达。

后来被回忆起来,觉得自己又可以施展抱负了。没几天,我就被贬到柳州了。

柳宗元苦苦挣扎。

自从第一次被降职后,柳宗元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摆脱。有的人借酒消愁,有的人隐居,有的人寄情山河。也有很多人选择把自己的爱送到山水,石,他可以用竹签和鞋子轻打马,把它们送到大海里度过余生。而苏轼对山水的热爱,才是真正的超脱和旷达,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哲学,在被贬的路上成为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柳宗元做不到。他刻意把自己的洒脱写出来,把美景写到了极致。但最后,他总是在家庭的期望和野心中挣扎,但他并没有欺骗自己,因为柳宗元自己也知道美丽的风景对他来说是暂时的,所以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时到幽树好时,暂得一笑,已不复乐。”——《与李翰林建书》

他把他的爱送到山川,当他遇到好山、好水、好树、好石头时,他也发自内心地微笑。但这种快乐很短暂,很快就会被阴霾掩盖,再也笑不出来了。他在山川中得到的快乐和安慰,都是一瞬间的。

大概只有柳宗元的性格才能写出千千万万的孤独——“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万水迹,人鸟绝迹,大雪纷飞,天气冰冻。一个渔夫独自一人抓住了冰冷的河水。有孤独,有痛苦,有挣扎,有不甘。他想让步,但他无能为力。

好在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柳州还处于“原始”状态。柳宗元作为柳州刺史,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教育和文明。后来,柳州人为了纪念他,为他的塑像建庙,世人也称他为“刘柳州”。

从某种意义上说,柳宗元在柳州的成就实现了他的野心吗?

王蒙刘威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四位代表诗人,他们都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但由于所处环境和性格的不同,他们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山水风格。王维在山水中学禅悟道,孟浩然在山水中走向孤独,魏在山水中心称霸天下,柳宗元在山水中寻求解脱。

在山水诗中,没有李白的浪漫飞翔,也没有杜甫的深刻,但他们以自己的生活感悟为后人展示了最丰富多彩的山水田园,并将大自然的每一个惊艳之处都定格在美丽的诗篇中。

声明: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被侵删。

1.《田园派诗人 唐朝四大山水田园诗人,王孟韦柳,四种风格谁是你的最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田园派诗人 唐朝四大山水田园诗人,王孟韦柳,四种风格谁是你的最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115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