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是一块刻有文字和图片的石头,以纪念事业和功勋或作为一种标志。但中国古代最早称之为碑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它有三个作用:一是站在寺庙前看太阳的影子,称为测影碑;二是牲畜被拴在庙门口和医生家门口,称为动物纪念碑;第三种是用来把棺材导入坟墓的木柱,再用石头,称为悬棺碑。在这些纪念物中,有帝国纪念物、帝国法令、公告纪念物、警告纪念物、无谷物纪念物、功绩纪念物、编年史纪念物、诗歌纪念物、游记纪念物、过衣纪念物、墓志铭、行走纪念物、佛脚纪念物、龙虎纪念物、无字纪念物、功勋纪念物、烈士纪念物、泥人纪念物、青铜纪念物等。碑刻种类繁多,规模宏大,是五台山佛教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起初,纪念碑与棺材一起埋葬,然后种植在墓道的入口处,成为墓碑和墓碑。墓碑从东汉开始盛行。墓碑进入寺庙是因为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这样,纪念碑就成为刻碑文、揭示后世的重要宣传资料。后来,石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不仅考察了古代汉字的起源和变化,而且纠正和补充了历史上的错误。
石碑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歌颂和记忆文字的重要工具。起初,普通劳动人民没有资格立碑。从唐代开始,五品以上的官员墓葬就使用了碑、方石雕、龟头;五品以下用方圆头钹。
后来题词的习俗流行起来,人人都可以立碑。明代学者徐世曾在《辨体序》中说:“自汉代以来,作者繁盛,所以有山河碑、寺庙、古迹碑、祸福碑、功勋碑、墓葬碑……”所以,中国名胜古迹全是石碑。
据《古梁青传》记载,五台山早在北魏就已经建碑立石。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宋代以前还没有石碑,只有唐代碑圣李咏在天宝七年(748年)所写的《五台山梁青寺碑》和渤海国僧苏真在唐文宗(828年)李昂大河二年(4月14日)所写的《哭求高僧诗祭大德大仙序》。
元代五台山石碑也很枯,仅剩三路石碑:一是寿宁寺天恩法宇石碑。因为石刻已毁,字迹难以辨认,只看到“狗年三月二十七日”字样;第二关是塔源寺祠堂前立的碑。碑方圆形,高1.66米,宽0.84米。题字是“陇西总管分政”,题字是“二番二禄,民易虐,神难欺”。有四句话,十六个单词。石刻时间为元代(1320年)两年。第三条路在西天寺遗址上。纪念碑高2.4米,宽1.16米。它又高又华丽。
知道第三碑的人大多认为是元碑。经过调查,我发现这座纪念碑应该是阿清纪念碑,原因如下:第一,这座纪念碑正面和反面的碑文有些不同,画石时间也不同。
杨侧碑文为“五台山吴仓谷集重建千人碑,为钦差执剑”,石刻时间为“清光绪九年(1883年),清二年,孟二年,日立”;负碑文为“大承天护法寺方丈大司徒荣禄博士、五台山大宛圣游果寺方丈、普门祖师宝云、广汇苗辩树宗焦红大师所印碑文”,石刻时间为大元至元五年(1339年)八月吉祥日。比阴天早了544年。
第二,作者不同。
碑正面的作者是大仙童寺比丘僧善会,反面的作者是大司徒荣禄博士和寿安山昭晓弘圣寺方丈石原祖法宏(1272-1344)。
第三,蜀汉人不一样。
杨冕的蜀旦人是正定府长山县西北乡的户主;蜀地黑幕边有两个人,一个是开创大承天护卫寺大典的老蜀地,一个是直隶正定县横山县西北乡用自己拙笔抄新蜀地的居士严观音。
1987年,五台山文化管理处进行了文物普查。据统计,五台山五级阶地内的42座寺庙和南禅寺、武居寺、松寿寺、广济寺、延庆寺、扶桑寺外的6座寺庙共有181块石碑。除3块元代牌匾外,还有52块明代牌匾、98块清代牌匾、11块蒙藏牌匾、16块年代不详的牌匾和1块新牌匾。
首先是皇家纪念碑。
在塔元寺的天王殿里,青铜观音菩萨供奉在它的前面,一座汉白玉纪念碑矗立在它的后面。这座纪念碑高3.21米,宽0.88米,建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三月。方菲的第一个头衔是“皇帝的神谕”,纪念碑的第一个头衔是“皇帝给大宝塔寺、五台山等的住持和僧侣的神谕”碑文的主要内容是:“圣母颂·圣轩·温明·苏太后命印本续作。41个字母后,旧刻藏经以637个字母出版,本寺僧人必须一本正经地背诵。
在仙通寺大雄宝殿前,矗立着万历三十五年九月四日明神宗朱翊钧题写的皇家纪念碑,高5.13米,是五台山最高的纪念碑。龟死以“圣旨”为题,第一题为“山西五台山永明寺护国方丈福灯和尚”。碑文的主要内容是:“我诚心诚意地印了佛经,送给北京和世界上著名的寺庙供奉。.....住持和僧侣等。,必须为和平而真诚洁净,日夜背诵……”
仙通寺还有一块皇家石碑,是明英宗于1458年5月28日为仙通寺题写的。
元昭寺还有两座皇家纪念碑。一个是元昭寺的皇家纪念碑,由明英宗于天顺二年(1458年)五月二十八日题写,另一个是元昭寺的碑文,由朱载垕于第三年(1569年)在隆庆题写。
光宗寺内有明武宗朱厚照于郑德二年(1507年)七月十五日题写的碑文。
清朝皇帝拜佛拜僧,拜喇嘛,仰望五台山。康熙和甘龙先后11次去五台山朝拜,修建碑刻,为五台山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现在已经收集到康熙写的碑文20篇。康熙造的碑方方正正,四周雕有龙,高大华丽,精美绝伦。乾隆六次去五台山,赏玩东西,赠诗,题碑。五台山有乾隆御制碑11段,其中汉白玉四缘碑和菩萨庙代罗定御制碑两段诗词精美,书法流畅,堪称书法艺术珍品。嘉靖皇帝也来五台山朝贡,写了《五台山赞铭》和《梁青山记》,歌颂五台山佛教。
第二,给碑取名。
光宗寺有一个碑文,写于1515年11月5日,当时明太祖朱厚照在郑德。璧山寺的环形祭坛前立有普济寺石碑上的碑文,是明朝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乌普山的李妙能写的,要求明宪宗朱见深给五台山新建的寺庙起名叫普济寺。
第三,落实纪念碑。
在书香寺,有一座实用的纪念碑,高4.21米,建于大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三月。碑文《修石碑》,碑文记载铁林国在五台山修石时,主持修建镇海寺观音阁,重修书香寺、元昭寺大佛堂等。,不求名利,一心扑在实事上。在金阁寺内,还有五台山太守左觉一和梵呗地区寺僧刻章的碑,碑上有大型机器,以表彰张拜佛、供饭、斋僧、建金阁寺、铸青铜佛像等功德。
金桂寺还有一座高3.07米的坚固纪念碑。司马兵部左侍郎蒋应奎赠学者最少的《云中洞览》写道,寺亭三层楼,九榉木与僧同建的功德,贤者王蕊志及其亲眷各献本钱,铸金佛一尊,高五尺三尺。
在太淮镇西沟村的西梁上,有一座苗丰祖先塔,前面立着一座行走纪念碑。这是山西巡抚苏遵照皇帝的旨意,为五台山和尚的真佛儿子所题的题词。
第四,建纪念碑。
塔元寺大慈岩寿塔前,立有万历十年(1582年)石碑一座,高4.43米。碑文由天津光禄大夫太傅左,中甸大学吏部太尉张所撰。南山寺有五台山大宛圣游果寺碑,是1541年钦差大臣修建的。碑文是镇定写的。
5.无粮碑。
仙通寺山门有一座无粮碑。纪念碑是白色大理石,高2.43米。碑文“无粮卷碑”四周刻有云纹图案。这座纪念碑建于1581年7月21日,明朝万历九年,当地行政长官查询了历史上该寺的报销档案。仙通寺东堂玄关,五台山无粮庵上也有碑文,高2.82米。
这座纪念碑是同类中的第一座。从积极的方面来说,主要讲述了事件的起因、检查的结论和政府的决定。消极的一面,它详细记录了每座寺庙占用的土地数量和要支付的粮食数量。是研究明代五台山寺庙经济状况的珍贵资料。
六、寺庙纪念碑。
万佛阁东堂玄关下,有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出版的《五台山寺碑》,记载五台山森林中有12座大寺、5座顶寺、40座中小寺和34间静室。杨白峪村北楼寺旧址,有一座建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的石碑,高2.5米。五台山88座寺庙的名字,佛教派和各种法师和住持的名字都刻在阳面。
1.《石碑图片 二十二中石碑石碑图片样式介绍-以五台山石雕石碑闽南石业雕刻为例子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石碑图片 二十二中石碑石碑图片样式介绍-以五台山石雕石碑闽南石业雕刻为例子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21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