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神”是香港乐坛对他的称谓。张学友不是香港第一个歌神。如果你知道许冠杰,他在20世纪70年代将粤语流行音乐带入主流音乐,这给他带来了“歌神”的美誉。详情请参考许冠杰维基百科。至于张学友,1992年发行粤语专辑《真情实感》。当年在TVB主持的“十大金曲奖颁奖典礼”上,专辑曲目《雨天总分手》荣获“十大翡翠纯金金奖”。上泰的大姐郑宇给了他这个奖。她高度评价张学友,当场授予他“90年代歌神接班人”称号。“歌神”的称号就这样开启了。
然而今天,从声音层面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张学友。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没有辜负“歌神”这个称号的。
张学友的演唱从出道到现在的30年,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演唱风格都有很大的不同。
【一、早唱:85-94】
张学友在1985年开始他的演艺生涯,他的演唱有明显的模仿前任“正派歌手”关的痕迹。曾演唱过许多武侠电影主题曲的关,举止得体,潇洒自如,早年的张学友也是如此。现阶段,张的胸音、鼻音可谓适中、丰富、醇厚,接近80年代后期香港大众的审美;头音比较适中。不过虽然头音不好,但是后期胸音比例不高,所以高音还是挺舒服的,A4的音高也不难。
这一阶段的现场杰作:
87年音乐会上的《摸摸你的脸》
1991年演唱会上“我只想爱一个人一辈子(+让我一次爱够)”
后者让我感触颇深:之后张学友的高音几乎无法和他的好基友哈莱姆相比。哈莱姆从此走上了不归路(非黑)。
然而,随着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张学友开始越来越多地演唱《大路》的情歌,于是他也开始脱离关那种轰轰烈烈的演唱方式,肆意地加入到流泪的行列中,控制自己的嗓音变得更加柔和温暖。1993年的《吻别》是我的论点的一个突出例子。但是他的唱功在声音和共鸣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做了小修小补。
[二。过渡唱法:95-97]
从1993年到1995年,《吻别》、《祝福》、《托友》、《真爱》等国语专辑的成功,让张学友真正冲出香港,甚至冲出大中华,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备受瞩目。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学友举办了史无前例的100场中国歌手世界巡回演唱会。这项艰巨的任务不仅对歌手的身体素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且对歌唱技巧也有着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从1995年的《朋友与学生音乐会》现场专辑来看,张学友明显减少了鼻音的使用,但由于各种原因,胸音和头音的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这就导致我们认为张演唱的低音部分比以前更加“走神”(按照现在的说法),而高音部分的表现却有些不尽如人意。
1995年演唱会现场佳作(均选自台北《爱情十年》):
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
吻别
从《吻别》现场的副歌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张学友此时的头音并不尽如人意:Bie G4这个词的音高,使用了混声的张学友此时站立不稳,第二副歌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节拍。当然有让几十场演唱会走到糟糕状态的因素,但也宣告张学友的头声还是有一定提升空。
100场演唱会结束后,1996年,张学友的头音在没有预告的情况下大幅提升,明亮、有力、透明;胸音丰满度也增强了,真是喜出望外。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张学友在状态和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
live 1996年的代表作:
爱情与交响乐音乐会《你的名字,我的姓》和《拥有》
音乐无国界演唱会中的“吻别”与“雨天总分手”
一年后的《吻别》直播可谓是彻底的复仇。
1996年,张学友真正进入了他的歌唱巅峰。
1997年的音乐剧《雪狼湖》是另一次罕见的重量级尝试。为了这部音乐剧,张学友进一步学习了唱歌和表演。在《雪狼湖》中,张学友的唱功进一步提升,胸更饱满,头脑依然清晰。与1996年相比,不同音区的衔接也有进步,胸音区和混声区的音色越来越统一,非常耐听。
1997年雪狼湖现场代表作:
什么是爱
爱是永恒的
[三.巅峰唱功:98-00]
1998年的《音乐是现场》演唱会,对我来说是一颗大心;张学友对97年音乐剧的演唱风格并没有太多的迷恋。音乐剧结束后,他暂时放弃了它,回到了传统的流行演唱风格。1998年,张学友继续进步,共鸣通道变宽,整个音区的音色比以前更加浑厚;声带闭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头声更加稳定。
live 1998年的代表作:混合泳
1998年后,张学友的唱功变化高达94-95-96:在音高和气息上下功夫,大大提高了胸音和鼻音的比例。在粉丝眼里,这自然是他们想要的,也促成了“1999朋友个人演唱会”的演出,至今评价最高。但是后一种变化,即增加胸音和鼻音,在我看来不一定100%值得鼓励。这当然会给观众带来更大的影响,但也会导致张学友原本统一的发声区域出现轻微的重新碎片化,增加身体负担。
live 1999年的代表作:
离开我很久了
头发乱了
从《离开我龙》的现场可以看出,张学友强大的中低音和高音在音色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在穿越变调点的那一句。
按照传统的声乐标准,张学友1999-00年的这种唱法,由于唱区不统一,显然是不规范的。但是这个呢?这是张学友体力和气息的巅峰,也是张学友演唱会表现的巅峰。
[4.病后唱歌:01-08]
进入新世纪后,张学友患上了鼻疾。在2001年的903加宽演唱会上,由于鼻塞,显得极其不准确。因为他的鼻子,他放弃了巅峰时期的歌唱,再次降低了胸部共鸣和鼻音,歌唱变得“轻盈”。2003年音乐巡回演唱会,如果鼻音不是因为生病太重,最后的听感应该类似于“活出一场有抖喉和颤音的人生演唱会”。
03-04现场代表作品:
李香兰
小镇事件
但是,虽然胸音过度降低,但张学友的头部发声能力相对降低。经过多年的迷茫,他的体力和嗓音开始下降,逐渐退至二线,高音也不再是96-98的荣耀。
在三年没有消息之后,2007年,张学友开始了新一轮的“光年世界巡回演唱会”,最终巡回了105场演唱会,打破了自己12年前的纪录。或许是因为鼻疾逐渐恢复,他在演唱中再次略微增加了胸音和鼻音,听感比《生活现场演唱会》立刻提高了一个飞跃。
这时候张学友已经看不起他的名气了,他的唱功也看不起了,炫耀自己技艺的部分早就随风而逝了。这时听听张学友的话,体会他在大风大浪之后的淡定,品味他中音的圆润通透的共鸣。
2007年现场代表作品:
情已逝;爱已不在
"我等到花儿也谢了(中国)"
【五、为老人唱歌:2010年至今】
2010年,张学友发布爵士唱片《私人角落》,喜忧参半;然而,在之后的迷你演唱会上,我们瞥见了张学友调整后的新歌。一句话总结:唱歌上的一大突破,听力上的一次滑铁卢。
在“知天命”的年代,即使是班里流行的声乐也难以掩饰体力和嗓音的大幅度下降;和同龄歌手相比,大部分都是在穴位上劳保。张学友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重塑唱功,光是这种精神就足以授予他“劳动模范奖”。新的人声并没有对胸音和鼻音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反而大大增加了对混声的依赖,使得张学友中的混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众所周知,调音的练习难度相对较大,短期内效果不佳;对歌手的共鸣腔的协调性,气息的控制性,声带闭合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近50岁的张学友,要在这么大的年纪收获混声的飞跃,一定是刻苦训练,从数月到数年不等。真的是令人佩服,令人佩服,令人佩服。混声的广泛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歌手的体力和喉咙消耗,防止堵塞,提高歌手的音域。谢天谢地,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切。
2010年现场杰作:
祝福。
《祝福》是妇孺皆知的著名KTV歌曲,也是分手时必唱的歌曲之一。整首歌的最高音符是“悲伤的告别”和“说再见”。10年版的时候,张学友毫不费力的就通过了这个高音级别,但是到了1996年,就有点难了。这说明两点:一是张学友混音能力比1996年有所提高;第二,张学友的喉咙比1996年轻松多了。
到目前为止,我对张学友的新歌有100%的好感;直到听了11-12年的1/2世纪演唱会,情况才有所改变。
一轮146演唱会给华语乐坛带来了什么?带来了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一群和我年龄相仿的新粉丝惊叹张学友的唱功。坐在现场,沉浸在近乎疯狂的气氛中,边喊边唱,我们不会有太多时间去关注张学友的唱功本身。直到热情消散,半年多以后,现场专辑出来了,仔细听了几遍才得出“听感滑铁卢”的结论。
2012年现场杰作:
太热了
远离她
《天气好热》Live中的E5长音再次展现了我所说的混音能力;但说到《远方的她》,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由于体力不佳,整首歌张学友唱得语无伦次,磕磕绊绊,听感远不如2003年版的音乐之旅。技术进步了,然后呢?无法抵抗体力的下降。真是感叹。
但是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仍然是一个真正的歌手。怎么能不爱一个把音乐当人生30年的人?
转自知乎
1.《歌神 是的,歌神张学友,为什么他会被称为歌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歌神 是的,歌神张学友,为什么他会被称为歌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28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