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会取代人类大部分的目的感。」

这几乎是所有人都认同的观点——人类终将会进入高度自动化和机器人时代,这点,你可以在无数文艺作品中找到答案。

根据那些电影电视小说漫画的描绘,在未来,汽车是飞上天的、人类可以随意在宇宙太空穿梭、一切事物都可以由机器人打理……我尚不敢说这些想象是否真的合理,但事实上,在《2001太空漫游》预设年份19年后的今天,人类的科技水平的确离预期还有很大差距。

1968年库布里克电影《2001太空漫游》

但这并不妨碍人类持续想象,在更早以前的1936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就在伟大的《摩登时代》中,对「自动化」做了初步的设想——椅子型的机器可以完成喂饭、喝汤、擦嘴的复杂指令,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超前的。

尽管初衷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含沙射影,但这并不影响这个装置对民用机器人的启蒙意义。

1936年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

而且,其实不难看出,世界各地对未来的想象,往往与所处地区和时事新闻密切相关。

上个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世界格局被美苏争霸所主导,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使得彼时的文艺作品中,包含的大多数自动化机器人产品,多多少少含有一些军事元素,他们往往是战斗英雄、超级士兵、机械装甲等等,生活元素较少。

90年代再往后,到现在,机器人越来越具象地出现在生活当中,致使全世界,特别是一些艺术家们,深深陷入了对人工智能的恐惧和怀疑当中。所以自然的,以机器人作为反派、强调人性可贵的作品,与日俱增起来。

2004年普罗亚斯电影《我,机器人》

当然也有例外,印度人民还是矢志不渝的在搞歌舞。

即使是危害到地球安全的外星人出现,消灭它的理由我猜大概也是妨碍到爷跳舞了之类的,这个造型,你说不是去夜店蹦迪或者是参加特色阅兵,我是不信的。

2018年尚卡尔电影《宝莱坞机器人2.0》

那么中国呢?中国的机器人呢?

就像赛博坦战士分为「汽车人」和「霸天虎」一样,中国的机器人也被分成「博派」和「狂派」,而他们之间的界限,则是实用二字。

偏重实用的「博派」大多数科班出身、科技前沿,但空有一身本领却不食人间烟火,还经常出现一些智障的情况,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各种AI精灵。一个个长得跟保温杯似的,杵在家里,冷不丁开始播放一些诡异的阴间东西,把人吓个够呛。

相比之下,阳间的「狂派」,虽然大多数不太实用,但至少样子上大多数比较和蔼可亲。

拉车机器人

拉车如果还算实用的话,下面这两个则是「狂派」反实用主义的集中体现,跳钢管舞的旺仔,能不能诱惑到其他机器人我是不知道,反正我是好不了,。

它确实跟人工智能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不过,看起来,的的确确属于机器人。

而这些机器人的发明者也大多数来自Underground,除了他们的作品之外,自己本身也不是什么善茬,这牙花子捣的,卓别林看了直呼内行。

很显然,普通生活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他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兄弟萌,对于你们来说,机器人是什么呢?

关注我们的账号,在评论区说出你对机器人以及未来时代的看法,我们将给留言点赞前3位送出「虎扑实验室橘又惊T恤」一件

1.《吴玉禄 中国发明家的下一步,是攻占赛博坦星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吴玉禄 中国发明家的下一步,是攻占赛博坦星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3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