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乌小商品的经营经验
1993年,29岁的马云创办了杭州海博翻译公司。结果,翻译公司的生意惨淡,连房租都几乎付不出来。因为不想自己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泡汤,马云背着一个大麻袋去义乌进货,然后回到杭州卖这些小商品贴补家用。
也许有人要问:马云当时在买鲜花、袜子、礼物等小商品。这些东西真的赚钱了吗?
当时也在义乌混的李重庆回答:真的能赚钱吗!
90年代,李重庆还只是个少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一位去义乌调查的姚姓台湾商人。
这个台商是玩具设计师。因为工作需要,一年时间他花了很多时间在台湾省外游荡。比如广州要办广交会的时候,他会拿着相机拍照,寻找设计灵感。
姚先生来到义乌后,很快就被义乌活跃的商业元素所吸引。用他的话说:“义乌天天开广交会。”
在当时的中国,广交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经济成就的为数不多的窗口之一,也是整个中国经济的风向标。靠近香港的广州和深圳也借鉴了香港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模式,这两个地方的会展经济也是全国最发达的。
相对于广州、深圳的高层建筑,义乌在90年代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很落后的,当时的义乌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国际商贸城。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义乌人是中国最有商业头脑的人。更何况义乌有大量的工厂和手工作坊。如果你随便说出一个想法,这些工厂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高度还原。
因此,姚先生选择了一批产自义乌的特色商品在广交会上展出。接到订单后,他把订单交给义乌工厂去做。就这样,姚先生的生意慢慢成长起来。
因为李重庆对义乌本地市场比较熟悉,每次姚先生来义乌都会带着李重庆,他们会一起去看货,了解商品的流行趋势。
后来姚先生又把组织货物、送货的任务交给了李重庆。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后,姚先生干脆在义乌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李重庆自然成了公司的骨干。
2.从逃离义乌到回到义乌
我知道在晚上走了很长一段路后如何到达那里。跟了姚先生这么久,聪明的李重庆也发现了里面的门道。
例如,几乎出于作为设计师的本能,姚先生对市场非常敏感。他总能在合适的时间将自己选择的产品投放到合适的市场,成为热门产品。比如2000年澳大利亚奥运会期间,姚先生生产的彩带、呼啦圈、滑板车等等,在当时就成了供不应求的商品。
李重庆也发现,虽然卖的是不值钱的小商品,但这家公司的利润并不是一般的高。比如义乌一个只卖几块钱的保温杯出口到日本后,贴上一张日本说明书,市场价格达到几百块。许多中国人去日本旅游,他们打破头,以高价购买这些价值几美元的日本产品。
后来,姚先生的公司越来越大,在世界各地开设了70多家分公司。
2003年,李重庆辞职,他决定自己好好干。
但是,做生意的时候,别人好像没什么麻烦。一旦他们自己做了,就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为了做生意,他向亲戚朋友借了60多万元做生意。
2003年的60万是什么概念?2003年,能看到不远处大梅沙海景的万科东海岸开盘6600元/平。毫不夸张的说,当时60万人可以在深圳任何地方买一套100平的房子,或者全款!
但由于管理不善,最终60多万元学费被李重庆交了。
生意失败后,他不得不跑到杭州还债。
刚到杭州的时候,他穷困潦倒到晚上只能露宿街头的地步。
为了养活自己,他在别人的餐馆当厨师,在水果店卖水果,买三轮车,有时间就卖一些蔬菜水果。
后来他骑自行车,长期挨家挨户送水,就是杭州很多家庭用的农夫山泉。
有了送水的工作经验后,他慢慢积累了那些年打工的钱,自己开了个水站,没日没夜的打工,经济状况慢慢好转。
但是,他觉得自己的根一直在义乌,在杭州的那些年里,他一直在准备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于是,当时我赚了1000块,但只存了100块,剩下的900块用来还债。
他负债差不多之后又回到义乌。
这次回来后,他发现做生意的商业逻辑又发生了变化:以淘宝为首的电商平台正在带动新一波的线上创业。
李重庆突然看到商机:他在义乌有多年的玩具批发经验,一直和广东澄海等一些玩具厂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可以直接从工厂拿货到淘宝店赚取差价。
在把商品从工厂拿到淘宝大买家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小商品背后惊人的利润。
3.隐藏在小商品背后的惊人利润
有一次,他在韩国一家品牌店的柜台上看到一把设计精美的指甲刀。直接打动他的不是设计师的天才,而是它的低成本。
凭着多年在玩具市场的经验,他当时意识到这款指甲刀的成本不会超过7毛钱,但是柜台上的价格达到了40多元,对于中档活动来说实在是太大了空。
从韩国回来后,他很快联系了他认识的指甲刀零件制造商,从他们那里拿了货,租了一个十多平米的农民的房子,自己买了一台注塑机,一口气做了几万把新的指甲刀。
后来他直接在淘宝上找了一家五金皇冠店,有样品。“我说先送你两三箱。你去上架,就可以卖了给他们钱。不卖就送你。”
果然,因为设计新颖,价格低廉,指甲钳在这家淘宝店上架后,很快就疯了。听说后,其他商家也来找他要货。
李重庆后来说:“那一年差不多卖了四五百万,热度维持了三四年,赚了几百万。”
但是,当别人纷纷效仿做新指甲刀的时候,李重庆调整了方向,开始了开箱。
这个开瓶器的成本只有一便士,售价只有两分钱,和我们买三只松鼠时品牌提供的开瓶器差不多。对于用户来说,有没有这款免费产品,服务体验完全不同。
结果,他设计的专利拆包装置又一次火了。“如果一辆面包车拉出一个汽车拆包装置,你可以换一辆比亚迪,四五万,利润巨大。”
谁能想到一个工厂一年只花一个点的成本就能赚一个亿?
李重庆这几年推出的一些小商品价格不高,成本三毛钱,指甲钳卖九毛钱,成本只有一毛钱,拆包器卖两毛钱——但无一例外都是成功的。
其实在义乌,批发价只有几毛钱,但是老板一年赚几千万的情况很多。原因也很简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用户需求最大,任何一个最细分的类别和最小的个体都可以产生巨大的价值。所以,只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小商品也能做大生意!
1.《小商品生意好做吗 小商品背后的惊人利润:成本不到1分钱,工厂一年做到一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商品生意好做吗 小商品背后的惊人利润:成本不到1分钱,工厂一年做到一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32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