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看东线的情况。

朝鲜的北部被纵贯南北的狼林山脉一分为二,而东边的这一半在朝鲜战场被称为东线,这一部分除了海岸边较为平坦,其余都山高林密,渺无人烟,交通非常闭塞,从元山出发只有一路公路通向北方,路在五老里分岔,一路向赴战岭,通往苏朝边境的惠山;另一路向黄草岭、长津通往江界,而江界正是当时朝鲜临时中央机关所在地,联合国军在东线的主攻方向正是在此,预备攻占江界后向西线迂回。

正是因为考虑到东线的地形和交通,彭德华决定这边只以分部队进行阻击。不过,这样一来奉命前往东线的四十二军任务就相当艰巨了,他们将面对的对手是美军两个师:陆战1师和步兵7师;以及韩军的两个师:3师和首都师。因为125师配属给三十八军的原因,实际上志愿军两个师要对付敌人四个师。而仅美军陆战1师兵力上就抵得到志愿军两个师,更不要说联合国军强大的支援火力了。

面对当前的恶劣情势,四十二军敏锐的发现抢占黄草岭和赴战岭这两个要点对下一步的作战将较为有利。于是四十二军做出部署,124师进至黄草岭,126师进至赴战岭阻止防御。但问题在于,10月19日,四十二军才从江界向南挺进,其先头124师370团在21日时距离黄草岭还有220公里。而当日韩军已进至咸兴,距离黄草岭只有差不多40公里。这就意味着,想要抢占预定防御地域只有拼速度,一旦不能先敌占领并巩固,四十二军将陷入被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战例,比如长平和街亭,廉颇和马谡都是没能先敌抢占要点导致陷入被动。

万幸的是当时在东线还有少量朝鲜人民军,志愿军获得了他们提供的汽车,并在他们英勇阻击下,分别运送124、126师各一个营在25日凌晨抢占黄草岭、赴战岭一线阵地。

同日,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东线展开搏斗。

当时,进攻黄草岭的是韩军首都师,这是韩军装备最好的一个师,远超志愿军。但该师在25日被志愿军124师370团2营迎头暴打了一顿后,居然搞不清自己当面到底有多少敌人,居然在26日以班排分队组织起试探进攻,白白给了志愿军一天时间。27日凌晨,124、126师主力赶到黄草岭、赴战岭。

对于韩国人自封的“精锐主力”磨洋工的行为,东线指挥官阿尔蒙德非常恼火,命令该师转向赴战岭,以韩军第3师接替向黄草岭发起猛攻。

但是,这个效果其实是一样的,从27日战至31日,志愿军阵地纹丝不动。气急攻心之下,阿尔蒙德在11月1日命令陆战1师投入战斗。

同日,韩3师集中全师之力发动最后一次猛攻,试图挽回颜面,同样的结果,毫无进展,韩国人就不要提他们了。

而这时志愿军已经连战8天,几乎弹尽粮绝,只能以树皮草根充饥,面对美军真正的精锐主力,四十二军的考验,来了。

作为海军的精锐——陆战队,陆战1师和陆军向来不对付,他们对自己归陆军指挥非常不满,这种不满全部发泄在了他们的上司阿尔蒙德身上,从美军自己的战史中可以发现,陆战1师认为自己永远正确,而阿尔蒙德是头蠢驴。为了攻击阿尔蒙德甚至抱怨,他们的左翼没有部队掩护,这种为了攻击而抹黑的言论实在是太过可笑,只能蒙骗美国国内不懂军事的老百姓。陆战1师的左翼是狼林山脉,我不知道什么部队能够在左翼威胁到他们。

下面我们来看看永远正确的陆战1师到底打的怎么样。

11月1日,陆战1师和韩军26团换防。2日,他们继续向北开进,到下午准备宿营时,他们前进的距离是大概2公里,被他们称之为蠢驴的阿尔蒙德知道这个消息后已经气的说不出话了。

在师主力准备休息的同时,陆战7团2营向志愿军发起攻击,战至黄昏,该营拿下了前沿烟台峰阵地,大概占领时间呢,恩,是几分钟。几分钟后,19名志愿军进行了一次反冲击,面对一个连200多美军陆战队进行了一次反冲击,重新夺回阵地。

但是此时的志愿军毕竟后继乏力,在陆战7团再次组织的进攻中,前沿阵地再次失守。

当日晚,志愿军124师组织处于战斗一线的370团1、3营,371团1、2营,共4个营的兵力进行了一次反击,但是反击效果很不好,战果不大且消耗了自己的力量。实际上,在当时的粮弹缺乏的情况下不应该进行正面的反击了,当面之敌已经换成了陆战1师,实力本身就强大,志愿军本来就人困马乏,这种情况下反击很难得手,而且使用一线阻击部队进行反击会留下隐患。

在这次反击中取得最好成效的是370团的3营,从侧翼突入陆战1师纵深,吸引了其部分兵力进行围剿,最后居然还成功突围。在该营的反击中,陆战队炮兵11团I连在撤退过程中连滚带爬,狼狈之极,一路逃回后方,被其团长骂了个狗血喷头,直呼丢人。

但是,正如刚才所说,在自己人困马乏的情况下进行反击,勇气虽然可嘉,面对极为强大敌人,白白消耗了自己的实力。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可是个老兵油子,马上看出战机。

志愿军反击刚刚结束,3日天刚亮,史密斯马上组织进攻。这一拳打的迅雷不及掩耳,志愿军370、371团阵地一下子被打得成孤立分割之势,各个连各自为战,情况非常危急。史密斯这个小老头确实是有两手的,有能力嘛,所以整天在那抱怨阿尔蒙德。

幸亏124师代理师长苏克之留了一手,372团当时几乎还未动,该团火速在后续阵地投入战斗,再次将陆战1师顶住。史密斯虽然抓住了志愿军破绽,却没想到这个对手如此坚韧,按照他自己的作战经验,他以为自己赢了。可是这次他的对手不是他以前碰到的对手。

4日晚,372团再次出击,救出志愿军被围部队。

当时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也着急了,和政委周彪两个一起跑到124师前指问苏克之,到底还能坚持不?苏克之说:“我还能顶一个礼拜。”372团主力尚在,两天恶战已经试出陆战1师到底有多少斤两。猛是猛,没啥可怕。

5、6日再战,陆战1师竭尽全力,但372团阵地动都没动,陆战1师锐气已失。

6日晚,因西线已在5日停止进攻,志司命令四十二军撤出黄草岭一线阵地,转入柳谭里一线进行阻击。

7日凌晨,四十二军退出战斗。

东线的战斗,是为了保障战役全局进行的阻击作战,四十二军特别是124师与韩首都师、3师,美陆战1师轮番较量,激战13昼夜,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但硬是以弱抗强,阻敌于黄草岭下不得前进一步,确保西线兵团能够不受阻碍取得胜利。我军能一直打胜仗,正是因为有这种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硬骨头部队。

陆战1师确实实力很强,其师长史密斯也显示出了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指挥能力,正是这么强大的对手衬托出我志愿军的优秀。

现在有人拿东线战斗志愿军的损失大于联合国军说事,无知而又可笑。本身就是以劣势兵力进行阻击作战,这种阻击作战,守方本来就会付出很大代价。特别四十二军在缺乏后勤给养保障,敌军又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伤亡肯定会更大,但是这种阻击战斗就是用局部的牺牲来保障全局胜利,为了舔美国人屁股,只拿伤亡数字说事,却不看所谓强大的美军被阻击于东线进都进不了一步,实在是太过无耻。

不过,陆战1师因为史密斯抓住了战机,一直被吹嘘成是朝鲜战场第一支战胜中国人的军队。这种宣传自己英雄的舆论导向能力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的。

——————————————————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这才是战争

微信ID:xiaoxiongchumo123

1.《美军第一王牌陆战一师和志愿军的首次较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美军第一王牌陆战一师和志愿军的首次较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3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