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蚂蚱养殖技术 养“蚂蚱”走出脱贫致富路

新华社贵阳10月17日电大拇指粗的蝗虫在温室里蹦来蹦去,漫天飞舞,耳边回荡着“萨沙·武贾西奇”的飘飘声。当他们到处下台时,他们可以唤醒一只蝗虫。别慌,这不是蝗灾。这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董烨河镇丰丸村的蝗虫繁育基地。秋天过后,是蝗虫“收获”的季节,当地人俗称“蚱蜢”。

清水洗净,小火煨,滚炒至颜色由棕变红,再加入调料调味,一盘鲜咸可口的炒蝗虫就出锅了。壳脆,内软绵,高蛋白低胆固醇。对于很多美食家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美味。

在村党委书记袁金华看来,这些小东西是真正的致富工具,也是丰丸村工业发展的重要项目。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直有吃蝗虫的传统。从小就住在这里的袁金华嗅到了市场上的商机。“我们村民每年收玉米的时候都会抓到野蝗虫,有的村民能卖几千块钱。”袁金华说。据他说,蝗虫生活在25至45摄氏度,当温度过低时,它们就停止生长。受气候限制,野生蝗虫每年只能抓一到两批。

为了增加产量,袁金华开始考虑利用温室大规模种植蝗虫。他算了一下账:一个90平米的温室一年能养4只蝗虫,大概400斤。按照40元1公斤的市场价,一个大棚一年的毛收入1.6万,利润7000元,一亩地一年的净利润3.5万左右。每亩产值高于其他传统产业。

2018年,丰丸村获得扶贫资金110.8万元,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蝗虫养殖合作社,每户贫困家庭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分红比例逐年提高。该项目覆盖56户贫困家庭,175人。同时转让土地60多亩,建养殖大棚80个,一部分用于养殖蝗虫,一部分用于种植蝗虫口粮。

这样,产量和规模都达到了,袁金华也做好了做大的准备。

产业链的另一边是市场问题。虽然当地有吃蝗虫的传统,但仍然没有固定的渠道和市场。于是袁金华变成了推销员,免费带蝗虫去周边县市的餐馆,发动村干部在村里推广。因为吃蝗虫的基础,市场逐渐开放,形成了稳定的市场。“现在村里有红白喜事,桌上的花生都换成我们的蝗虫了。”袁金华自豪地说。

这个项目使贫困户的收入增加了几千元。除了经济效益,也方便村民就近打工。村民黄守印,养殖基地技术员,月薪3000。原本在广东工作的他,听说自家门口蝗虫养殖红火,毅然回村就业。

行业蓬勃发展,更多的人来这里学习技术。对此,袁金华并不吝啬。2018年,向同仁市玉屏县长岭村村支书黄推广了蝗虫繁育经验。现在,长岭村的蝗虫养殖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丰丸村的蚱蜢不仅在餐桌上“蹦跶”,而且进入市场,也“蹦跶”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1.《蚂蚱养殖技术 养“蚂蚱”走出脱贫致富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蚂蚱养殖技术 养“蚂蚱”走出脱贫致富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499962.html

上一篇

云冠橙 拼多多、褚橙今达成战略合作 消费者11月初就可吃到首发褚橙

下一篇

食戟之灵h 《食戟之灵》女性试吃美食感受到各种H场景是病?

蝗虫养殖利润 养“蚂蚱”走出脱贫致富路

新华社贵阳10月17日电大拇指粗的蝗虫在温室里蹦来蹦去,漫天飞舞,耳边回荡着“萨沙·武贾西奇”的飘飘声。当他们到处下台时,他们可以唤醒一只蝗虫。别慌,这不是蝗灾。这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董烨河镇丰丸村的蝗虫...

蝗虫养殖基地 养“蚂蚱”走出脱贫致富路

新华社贵阳10月17日电大拇指粗的蝗虫在温室里蹦来蹦去,漫天飞舞,耳边回荡着“萨沙·武贾西奇”的飘飘声。当他们到处下台时,他们可以唤醒一只蝗虫。别慌,这不是蝗灾。这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董烨河镇丰丸村的蝗虫...

蝗虫养殖 养“蚂蚱”走出脱贫致富路

新华社贵阳10月17日电大拇指粗的蝗虫在温室里蹦来蹦去,漫天飞舞,耳边回荡着“萨沙·武贾西奇”的飘飘声。当他们到处下台时,他们可以唤醒一只蝗虫。别慌,这不是蝗灾。这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董烨河镇丰丸村的蝗虫...

吴虹飞 幸福大街|侗人情歌—吴虹飞与侗族大歌

吴虹飞 幸福大街|侗人情歌—吴虹飞与侗族大歌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复调、非指挥、无人陪伴和自然的多声部合唱音乐》 “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完美的民间合唱” .....世界闻名的闪亮标签太多了。但归根结底,董的歌唱的是平凡的世俗生活。他们唱出生活的味道,欢迎远方的客...

沙漠飞蝗 中科院空天院遥感监测沙漠蝗虫灾情 支撑动态预警科学防控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5日从中国科学院信息创新研究所空获悉,该研究所研究团队利用卫星遥感及相关数据对沙漠蝗虫灾害进行大规模动态监测预警,为我国防治蝗虫入侵提供科学支持。据介绍,中科院空院黄文江研究员和董莹莹副研究员利...

树根打磨上什么油 贵州侗族根雕师潜心钻研技艺 在树根上留下民族文化印记

35岁的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上城镇五弄村的一名村民。因为杨从小热爱艺术,喜欢把自己的艺术审美赋予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从第一次接触根雕开始,杨就失去了控制,开始了一条“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作之路。近日,记者走...

山东蝗虫惨案 2019年山东东亚飞蝗夏蝗或中等发生 发生面积约235万亩

济南,齐鲁。com,4月9日(新华)--根据2018年秋季残蝗面积和密度,以及2019年春季各蝗区挖卵调查,结合历史资料,预测2019年山东东亚飞蝗夏蝗将中度发生,局部可能出现高密度斑块,部分新生适宜的蝗区环境存在突发...

侗族风情网 广西三江:侗寨风情醉游人

董村欢迎仪式三江,11月13日(人民网)俗话说“无木则无董村,董村建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城阳八村,风雨桥、鼓楼和充满侗族风情的民俗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民间游行队伍三江,11月13日(人民网)俗话说“无木则无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