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花梨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世人皆对其推崇备至。

大型的黄花梨家具购买起来并不容易,

而小型的,如黄花梨笔筒、杯子、茶壶之类,

就很受收藏家们的青睐。

其实古人也很喜欢把玩小型的黄花梨物件,

尤其是笔筒。

明人《长物志》有论:

“笔筒者,湘竹、棕榈者佳,

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

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

这其中所指“花梨”即黄花梨木。

明代文人崇尚自然生活观,

讲究品位,追求格调,

故想尽办法寻觅各类美器,

黄花梨作为书斋雅玩上品,

可展示藏者的审美心境和雅逸才华,

因此存世虽不多,但不乏精品。

明代的笔筒大多较矮胖、平底、

活脐、壁厚、素面,

以黄花梨的鬼面为上。

今儿就给大家看一件

明代文人眼中最标准的黄花梨笔筒。

矮胖

如果问你,

这个笔筒是直径长于高度,

还是高度大于直径?

肉眼很难区分,

其实是直径比高度大出二点七公分。

过去的笔筒都是这样,

一百个黄花梨笔筒有九十九个直径大于高度。

活脐

笔筒底是空的,里面装了一个脐,

可以拿出来。

装这个脐是有目的的,

它可以防止季节变换时热胀冷缩引发的开裂。

这个笔筒好几百年了,依然完好。

素面

黄花梨笔筒大部分都是全素的,

带雕工的很少,因为没有必要,

它的纹理已经足够你欣赏了。

鬼脸

这个笔筒上一共有七个“鬼面”,俗称鬼脸。

其实,“鬼脸儿”就是树疖!

从主干上分出去的枝杈,

把枝杈砍掉,

在主干上会看见一圈一圈的疖痕,

当在一个木疖中又包含了几个小木疖的时候,

即成了如今人们追捧至极的“鬼脸儿”。

但黄花梨的结疤和一般树的不一样,

比如柏木的结疤就是活的,

松动以后会掉下来。

但黄花梨不会,

这个结疤的断面跟木材是融为一体的。

(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1.《来看看:黄花梨笔筒的标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来看看:黄花梨笔筒的标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