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CSM 体奥动力  公众号

  中国足球可能只是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这个行业内依然有很多人,用专业和热爱,坚守着。

  当疫情来临,他们和你我一样,会面临失业的恐慌,中年的危机;会有焦虑,也有乐观和坚持。专业的技能,始终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底气,但也可能依然抵挡不住大环境的影响。

  一场中超比赛,背后的转播团队至少有100多人。他们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故事的普通人。日复一日做着平凡的工作,年复一年过着平凡的日子。

  中超复赛,我们希望这些一直在幕后的人,被更多地“看见”。

  @单亚梅 

  26岁 赛事经理 从业四年

  每个赛季开赛前,我都负责统计中超所有主播台、持权记者和非持权记者的报名。原本2月就陆陆续续开始搜集这些信息了,没想到联赛一下延期了这么久。

  以前一年到头出差,突然在家憋了半年,哪都去不了,就感觉待不住。只能自己每天关注信息,看到底什么时候开赛。但我一直很乐观,觉得中超一定会开赛。刚听到复赛那会儿,第一反应就是“哇塞,太棒了,终于可以忙起来了。”

  我自己不是球迷。做这份工作,还是喜欢体育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感觉。

  @于博洋 

  26岁 赛事经理 从业四年

  我一般说自己是转播协调员。联赛改成赛会制,因为场地区域划分的原因,媒体需求会有变动。我需要牵扯一部分精力出来,负责各地方电视台的衣食住行。我喜欢工作中跟足球相关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让比赛画面里多一些美的东西,帮助联赛变得专业一些。

  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很多虚拟的娱乐方式,像综艺、网剧,崛起得非常猛烈,带走了大量潜在体育用户和长期体育用户。我觉得疫情改变了很多人原本就不多的体育运动的习惯,担心疫情之后,参与体育运动和为体育市场消费的人会大幅度减少。这是最让我焦虑的。

  我也想过,有一天会不得不离开体育行业。但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觉得还是无法接受。

  ”

  @姜洪亮 

  35岁 超高速慢动作 从业三年 

  “

  我的工作是在转播车里,负责中超超高速慢动作的制作。摄像在场内拍摄,我通过他提供的信号,把它做成一路超高清的慢动作。这一路帧数特别高,比常规讯道的帧数要高很多,画面会放得很慢。

  每场赛前,我会做功课,看每支球队有哪个突出的球员,有哪个数据需要着重去突出的;赛后会看比赛录播,总结一下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看怎么去改进。我也爱琢磨欧洲比赛的制作,会跟摄像沟通,说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一个什么样的镜头。

  知道中超复赛的时候松了口气,觉得这一年不会荒废了。今年联赛赛程很密集,可能留给我们复盘每场比赛的时间更少了。

  ⚽

  @赵斌 

  35岁 转播摄像 从业十一年 

  这赛季我更多会做现场的转播摄像。一场中超比赛至少十几个机位,每个机位都有不同的作用,比如越位机,超高速机等等,给观众展示的画面冲击力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我只是十几个机位其中一个摄像。

  对于转播来说,不出错是首要任务,要保证观众看一场完整的比赛整体的流畅性。我会想自己能给观众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体验,或者是比赛中能发现一些别的机位发现不了的东西,希望捕捉到一些细节。可能一场比赛下来,我连是谁进的球都不知道。

  半年没有比赛,会有一些焦虑。幸好前段时间拍了中超宣传片,至少练练手,不让自己手生。

  疫情带来的影响,会让人怀疑中超可能是可有可无的。但我觉得还是做好自己。只有你对中国足球有希望,才能让别人更关注它。

  @尹双庆 

  42岁 转播导演 从业二十一年 

  我做的是中超电视转播的导演。比赛时,各个摄像在各自机位上拍画面,这些画面信号会汇总到转播车上,我进行画面的选择和切换。转播一场好的足球比赛,有点像艺术创作,像画一幅画、做一个雕塑一样。把最需要留的地方留下,把不需要的地方去掉。

  一场中超比赛,最多的十七八个机位,在那一瞬间,我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机位,把它留下来。其他机位拍摄的,一些犯规、进球、突发事件,要通过慢动作回放来突出。

  春节前我们做了很多新赛季的安排。疫情来了,计划全部打乱,联赛遥遥无期。我经历过03年的非典,当时联赛也暂停了两三个月,所以焦虑感并不是很强。

  往年我们出差一周就算长了。今年我要带着20多人的团队,一走就两个半月。长时间带大家伙工作,相互之间保持顺畅的磨合,是一个很强的挑战。我的小孩刚出生,一下离开这么久,实话实说,心里肯定会想他。

  我个人是非常热爱中国足球的。我依然期待着中国足球不断进步、腾飞的那一天。

  @韩柏 

  43岁 后方导控&内容制作 从业二十一年 

  前方转播团队把信号传输回来,我们后方负责在Gallery加整个的流程包装。包括片头、片尾、中间垫播的一些小片,还有字幕。我们分四个岗位:导播、字幕、EVS操作员、音频,一个人可能同时干两个活。比赛中我们要准确、及时、适时地把数据等信息字幕打到画面上,要会阅读比赛。

  去年联赛第11轮,董学升打进了中超历史上第9000个进球。我们赛前就预计会有这一球,最终第一时间在画面上打出了这个字幕。解说、记者都会引用这个数据,还挺有成就感的。把事情做对、做好了,能给别人提供帮助。

  今年中超空场,会有虚拟的观众声和虚拟观众,都是中超历史上第一次。甭管之前干了干了多少年,这方面大家都是一张白纸。

  之前担心中超会取消。如果联赛没了,那这一年,我能做什么?我们这个年龄,中年危机感真的特别大。但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也不是个事,要乐观去面对。

  我现在慢慢理解了,足球就是很小众的,它不关乎国计民生,受影响大是没办法的。但干了这么多年,我觉得中超是一种责任。到我手里这一块,应该干什么,要尽量做好。足球就是个工作,再上升一点,是事业,我有责任做好。

  ”

  @刘腾 

  30岁 技术工程师 从业八年 

  我的工作是技术保障和新技术开发。这几年我们已经把VR的信号、全景声的信号、4K、8K、5G这些新技术都陆续应用到了中超、中国足球相关的赛事信号制作中了,今年还有5G超级现场落地的运用。

  当我知道中超今年要用虚拟观众的声音时,觉得有用武之地了。我是学录音的,对声音有一种执拗。中超的虚拟声场分两种:一个是不带情绪的虚拟球场环境声,就是嘈杂的场声;还有一个是带情绪的欢呼氛围声,比如说要进球之类的,观众相应的声音。

  我找了中超前几个赛季的比赛素材,挑选需要的声音,剪出来,最后再混,做出声音的素材。等到比赛的时候,音频编辑会根据比赛的进程,把这些东西上到转播中。

  一些新的技术手段,普通观众可能不会有那么直观的感受,这也是我一直在纠结的事。进到这个行业,就丢失了一个身份,就是所谓观众的身份。

  我要把自己对比赛的理解、对信号的理解、对视音频制作的理解,变成能让观众更好地去看这个比赛的体验。我们做的是幕后工作,是隐形的。我希望的是,一方面能让你看得爽,一方面你看不到我们,只看得到比赛本身,这样就成功了。

  ”

  @李婷婷 

  35岁 技术工程师 从业十一年

  我主要是对赛事制作中心制作区整体运营做一个技术支持,工作的重心是字幕这块。比赛中电视画面所有图文的记录、展示都是跟我相关的事。

  等到真正比赛过程中,音频台、切换台、EVS这些都要管,大家有问题了会叫我,帮忙排查一下。今年转播新增加了景观机位、无人机机位这些,我们在制作环节中可能会有体现。内容一增加,播出的环节也增加。

  这个工作看起来有条不紊,但一场比赛是无法预期的,永远无法被复制,永远会出现新的突发事件,这些其实很考验我的应急能力和应变能力,会不断丰富我的经验,不断刺激我某些方面的能力。人与AI的区别,AI如果设定程序后,是不会出错的;但人是永远可能在很小的问题上出错的一个物种。所以每当我能解决一些突发状况,都会让自己满足。

  以往联赛全年的周期很长,工作会以比赛为主。今年有疫情,我们前期把重心偏移到别的项目,把别的项目也发展起来了,像5G超级现场。中超并没有消失,只是周期短了,多出来的时间等于给了我们别的、更多的方向。

  ”

  @王笑林 

  35岁 技术工程师 从业十一年

  比赛开始前是我最忙的阶段,要确定整个赛事前后方的协调。比如哪些设备去哪个车,前方谁对接谁,每场比赛的制作版本的需求是什么,对应后方的制作资源怎么分配…做这些事的整理和汇总,确保所有人和物的资源都有一个比较合理的配置。

  一个比赛日,其实还挺多东西,系统配置、设备调试、状态检查,我都要实际操作一下。要做信号调度,确保信号质量,确保人力物力、线路设备的状态都正常,整个流程上各环节都正常。一场中超比赛的信号制作,前后方加起来需要一百多人,一点都不夸张。

  一些新的技术环节,可能会有系统上、配置上、软硬件上的一些增补。我得确认每个信号出去都是正常的。比如今年新增了虚拟观众,我就要知道前场做出的虚拟效果是怎样的,符不符合技术指标或者主观评测。新功能可能会有风险,要根据这个风险,定一下应急的计划,怎么处理。

  我们要对所有比赛的效果进行监控。有的比赛踢完了,我也不知道几比几,但我知道它的画面声音都没有问题。关注的点不一样,看那么多屏幕,不会只盯着一场比赛。

  @贾子鹏 

  35岁 视频设计 从业十四年

  所有跟中超视频相关的设计,都是我们这边来做。片头、宣传片、包括比赛画面的字幕等包装。一般方案策划的时间周期都特别长,我们要给很多方案,让领导慢慢筛选,筛选出来后,可能还得跟中超官方去碰,把大家的想法都结合起来,

  很多视频包装素材我们年初已经在调整了,但后来因为疫情等种种原因,需要不断修改。比如中超的片头,我们展示的是所有参赛球队的球场。后来天津天海退出,深圳佳兆业加入,那我们也要及时跟进、更新。修改对后期设计来说,已经是一个常态了。

  我个人来讲,只要完成任务,大家看到这个东西是自己做的,心里会有点小喜悦。咱们这个工作,成就感跟今年疫情期间的医生没法比。在自己的行业里做好就可以了。

  中超姗姗来迟,但好歹挺过来了,算不错的,自己的饭碗有着落了。这半年也没闲着,正好有时间学习软件各方面的功能。以前每个赛季都是从年初忙到年尾,没有这么多自我更新的时间。

1.《体奥动力 走进你不了解的中超转播团队 幕后的人也应被看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体奥动力 走进你不了解的中超转播团队 幕后的人也应被看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6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