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床上刷手机,很容易买到全世界的好货。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物资短缺的程度。
当时的衣食住行都是按国家计划分配,日常生活只靠粮票、肉票、布票、鞋票、比赛票、合理发票、红糖票来维持。多年来,已经出版了十多本关于那张特殊票历史的书。
《门票》中的中国所有图片都来自收藏家李三泰的毕生努力,从2万多张藏品中挑选出了3000多张最具时代特色的门票。“在呈现了1949年以后的所有门票历史之后,真的给我们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看到这些票,我知道当时中国人经历了什么,否则很难理解什么是‘自力更生’,什么是‘努力工作’。”编辑罗对说:
收藏家们收集了两万多张票
《平凡的世界》《饥饿的女儿》等小说详细记录了改革开放前物质匮乏的时代。当时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国家根据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来安排和分配。
自1955年《城镇食品配额供应证印制和使用暂行办法》颁布以来,票证进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全国2500多个县市以及部分乡镇发放和使用各种商品票,规划商品供应。此外,一些大企业、工厂、矿山、农场、学校、部队、公社也开出了各种票。中国票的复杂程度世界第一。那时候没有这些票,是不可能活着出去的。
李三泰,1938年出生的收藏家,青年时代在计划经济中度过,对各种彩券都很熟悉。改革开放的时候,李三泰刚满40岁。他放弃了稳定的工作,下海和妻子做生意,又恢复了以前的爱好,到处收票。他前后花了300多万,收了清朝以来的750多种票,两万多张票。
随着藏品越来越多,李三泰萌生了办私人博物馆的想法。他腾空了二楼私宅,勉强卖掉了一套苏联印制的人民币,用10多万元的收入作为启动资金。终于在2003年,他开了“柳州票号博物馆”。遗憾的是,由于空间和资金的限制,他所有的藏品只有十分之一能在博物馆长期展出。
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罗知道这个博物馆后,萌生了出版门票地图文档的想法。李三泰很同意,拿出所有的票集让出版社扫描。
特殊时期集中展示
李三泰的藏书种类繁多,从清末到民国,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跨越千年。经过几次思考,罗决定把重点放在1949年以后发行的车票上,把这段特殊的历史完整地呈现出来。所以《票子里的中国》与之前出版的相关书籍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通过粮票、油票、布票等九大类票子,全面、多角度地展现了计划经济时代。
粮票自然是每个家庭的“命根子”。当时粮食和粮食制品都是靠票供应的,没有粮票是买不到粮食的。你可以没钱去餐馆和食品店,但是没有票没人卖给你东西。所以在李三泰收藏的门票中,数量最多的是粮票,如普通粮票、豆制品票、奖售粮票、补差粮票、军区专用粮票等。
1954年全国统一收购棉花后,开始销售。全国各地按人定额发放棉票,凭票供应。刚开始每人每年20英尺,1955年以后逐年减少,从每人每年16英尺、13英尺、8英尺减少到1962年每人只分到3英尺6英寸的布,需要两个人把布票凑在一起缝一条裤子。这些大小的变化也直接体现在书的出票部分。
困难时期,肉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奢侈品,节假日只能吃点肉。自1958年以来,由于猪肉短缺,人们需要通过门票定量购买猪肉。李三泰收藏的肉票中,除了标有重量的普通肉票外,杂碎、内脏、脂肪甚至骨头都有具体的注释。
但从书中可以发现,虽然当时肉类短缺,但国家还是对特殊人员给予了一定的照顾,比如产妇肉票、病人肉票、肝病肉票、60岁以上老人肉票、老红军肉票。在农村,有人死在家里,也可以在公社大队开具证明,买3~5斤猪肉。
微票展示的极限是稀缺的
书中还收录了很多“痕迹票”,进一步显示了当时物资短缺的程度。所谓“痕迹”,就是票面上显示的物品重量真的很小,比如半肉票、三钱鱼票、一分钱油票等等。
从李三泰的收藏中可以发现,微票的原因是原材料极度匮乏,不得不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降到最低。1958年,辽宁岫岩发行的一分钱油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一便士油票可以买0.5克油,存100张油票只能买一两种油。1962年,福州百货公司供应了一半以上的肥皂票。当时国家缺少制作肥皂的植物油,肥皂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所以一块肥皂只能分成几块。
“新三年,旧三年,一次又一次缝缝补补”,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布料的稀缺。什么情况下一件衣服可以重复使用这么久?198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行了一厘米布票。
南京粮食局1960年发行的“一元粮票”表明,微票的出现也与“左”倾路线有关。粮票上印着“大跃进”时代的海报,麦子长得比人高,寓意农业丰收。但是脸上印着“一个钱”的字样,构成了很大的反差。
然而,就是这些面值小得可怜的票,很多普通人还是买不到。1963年,上海水产公司印制的三钱鱼票限华侨购买;芝麻半两,也限于华侨。华侨在1966年广东省出具的汇款供应证明上只能买0.2尺布。
门票背后的无声历史
《门票中的中国》除了李三泰对各种门票的简单描述外,主要以实物图片为主。虽然文字资料不多,但还是能窥见一个时代的社会史。
1959年的两张《觉醒票》诞生于人民公社运动的高潮时期。当时全国各地都采用平均主义的供给体制,多做少做也是一样。“大锅饭”严重损害了群众的积极性。所以启蒙票有奖励勤奋惩罚懒惰的效果,对于工作好、努力的人来说是一张红色的票;给那些粗心大意、不按时上下班的人开绿色罚单,以示惩罚。
20世纪60年代初的大饥荒期间,在一些特别困难的地方,每人每天甚至有两到两份口粮。饥饿导致营养不良,很多人得了水肿病,然后出现了“水肿病营养供给券”。
当时全国各地出现的“待售粮票”背后,有一段悲伤的历史。罗说,农民生产粮食,以公粮形式卖给国家,国家用粮票发给城镇居民。“为什么国家要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农民多卖粮食?因为没人愿意卖。为什么不卖?肯定是农民自己的粮食不够吃。"
“看了这些票,回顾了我国在困难环境下取得的成就,可以说包含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血。因为当时城乡差别巨大,城里物资紧张,勉强供应,很多农民根本买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其实在门票的历史上是沉默的。”罗叹气。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资料日益丰富,车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93年,全国粮油购销体制改革,粮油价格放开。全国取消了粮票和油票,“票时代”结束了。
不幸的是,把一生都花在收票上的李三泰,却在2017年《门票中的中国》还没出版就去世了。无论是李三太的老婆,儿子,还是罗,那些黄老票的背后都有更多的故事。
门票中的中国
作者:李三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1.《票证年代的小资 粮票、肉票、布票,五花八门的票证记录下物质匮乏的年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票证年代的小资 粮票、肉票、布票,五花八门的票证记录下物质匮乏的年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63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