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网络文学,1997年创办的中国原创作品《榕树下》网站堪称中国网络文学鼻祖。它坚持“文学是大众的文学”,使一大批热爱文学的普通人通过网络实现了文学梦想,见证了饶雪漫、安妮宝贝等著名作家的诞生,一度引发了文化界对以“榕树”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现象的全国性讨论。

榕树下网络文学20年回顾论坛。

12月1日晚,“榕树”网站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朱,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会长、《榕树》首任艺术总监陈村,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网络文学新观察》编辑部主任李强,主题为《榕树下的网络文学20周年回顾》

《网文新观察》编辑部主任李强。

网络文学最纯粹的梦想宝藏

当年“榕树”的繁荣,超乎我们的想象。在90年代,上网人数只有几百万或者近千万的时候,“榕树”每天收到近5000条投稿。它的读者从工人和教师到白领和公务员,涵盖三个非常大的群体:60后、70后和80后。创始人朱自豪地说:“那时,新浪和搜狐可能还不如我们的点击率。偏远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如果他们写的文章被榕树下采纳,比其他刊物光荣得多。”

榕树网站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朱。

回忆起创办“榕树”的初衷,明确表示:“我做的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网站。”《榕树下》提倡“住、感、思”。朱希望普通人在写作和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能传达人文精神和力量。“榕树”网站曾独家刊登癌症患者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和艾滋病患者李佳明的《艾滋病笔记》,引发了当时全社会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榕树”的建立不是为了盈利。1994年,中国与世界互联网相连。那一年,朱从美国留学回来开始创业。赚了很多钱后,朱开始以一种人文情怀去建立“榕树”。朱自嘲:“少年赚的钱都丢在榕树下了。”2000年,朱亲自投资近百万元,按字数购买作家的版权,然后把他们的作品放到网站上。

前员工陈村也肯定了当年“榕树”的巨额投入:“巅峰时期,我们在北上广、重庆有四家公司,拥有顶级写字楼,员工120多人。我月薪够我买三平米的房子。”

“如果我当初用我的钱买别墅,我现在可能已经值几十亿甚至几十亿了。但我想,也许我得到了什么,就会失去什么。如果使命召唤我做一个孤独的文艺青年,那我就完成使命。”朱并不后悔为这棵榕树所做的牺牲。

谈到“榕树”的衰落,李强用“惨烈”二字来形容。

90年代确实是互联网发展的春天,关于互联网的想象无处不在。“榕树”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9.11”事件的发生。当时“榕树”正处于融资阶段,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倒塌,是当时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对低迷的世界经济的沉重打击,彻底切断了“榕树”的后路。朱说:“如果是在这样一个互联网发展顺利的时代,榕树很容易参与融资,可以迅速资本化、市场化,迎接商机。但当时所有的路都死了。”

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中广泛使用的支付方式在当年互联网发展的条件下无法实现。《榕树下》也讨论过阅读费的问题,但是“当时向网友收一块钱不容易。现在红包能解决的问题,必须送到当时的邮局,没有人愿意那么做。”

这样看来,“榕树”的衰落可能恰恰是因为出现的太早;但正是因为它的“过早诞生”,才成为网络文学最纯粹的梦想宝藏。

文学形式的变化与人文精神的失落

谈到网络文学的发展,三位嘉宾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曾经怀着人文梦想创办“榕树”的朱,当前的网络文学是令人失望的。“我不喜欢这个时代。一切变得容易,人文精神有彻底迷失的危险。二十年前,好像是一场梦,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赢家-输家的社会。金钱为王。在榕树下的那段时间,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梦想成真,普通人都能握笔。今天,这一切都消失了。”

陈村也坦言:“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网络文学的初衷不是功利,而是老子说的那种赤子之心,婴儿状态。但从今天来看,网络文学让文学“单薄”。文学充满了江河,包括文学批评、散文、诗歌、散文、小说。但是因为业务原因,网络文学需要写长文章。这就导致了优秀的体裁文学。”

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会长、《榕树》首任艺术总监陈村。

付费阅读模式下,作品有免费试读阶段,也就是说作品只有字数在30万到50万以上才能收费。所以文学的商业化运作要求作品写得越来越长。李强长期从事网络文学前沿观察和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研究。他指出:“网络文学分为两种发展语境,一种是文艺青年的写作语境,更多的是受到文学期刊的滋养和校园氛围的影响;另一个语境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玄幻小说。”这两种语境下的作家和读者有着不同的文化基因,对应的作家被称为说书人。他们的特点是喜欢读故事,这与文艺青年热爱的自由写作大相径庭。所以现在流行的网络文学类型大多是长篇小说。

"但是类型文学是有问题的."陈村继续说,“文学强调创造。体裁一旦出现,文学的模式就固定了。希望网络文学有朝一日走出这种类型,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制作模式,让其他文学门类继续成长。”

但陈村也说,文学在变。“也许历史已经到了“讲故事”的地步。反过来,屈原会喜欢曹雪芹吗?”文学载体和传播手段的变化会导致文学风格的变化。“人的本能喜欢听故事。虽然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我们今天至少可以提供这么多故事。”

在李强看来,当今时代,很多事情都逃不过资本运作的逻辑。如果没有造血和生殖功能,就没有活路,除非贴钱自娱。而朱对人文精神的反复强调也使他有所反思。“所以,我们现在谈文学,一方面要了解它的商业逻辑和运作模式。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形式。不能拿着旧的美学一味批判;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群体的追求有多深。如今,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自我表达不断扩大,甚至不理性,人文精神日益淡薄。这是我们现在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

谈到科技对文学的影响,比如机器人写作、抄袭,李强认为:“机器能代替的永远是劳动密集型。但是依靠灵感和语言天赋,以及渗透人文精神的东西,是无法替代的。这就是手工作坊和大厂的区别。前者独一无二。”

然而,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将为今天的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比如穿越小说中有一种小说式的穿越方式叫“穿书”,主角在书里书外自由穿梭。这种交叉方式似乎一点也不矛盾。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从一种状态跳到另一种状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在类型小说中的探索其实很美好。每个时代都有一个先锋。”

现场观众。

陕西北路网站论坛由上海作家协会和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局联合发起,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主办,上海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和乐静文化交流中心承办,永久地址为陕西北路600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示咨询中心。它将为网络写手长期写作、交流、表演提供便利,成为他们线下的客厅。

1.《榕树下小说网 “榕树下”与网络文学20年: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榕树下小说网 “榕树下”与网络文学20年: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67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