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9日,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图为一个智能机器人与人玩“猜拳”。

新华社记者罗照片

据统计,全球五分之一的手机电机产自安徽淮北。图为淮北质检人员展示合格手机微电机。

万善超摄影

12月1日,在乌拉圭董娇市举行的第11届中国-拉美企业家峰会上,一位与会者体验了中国的自行车共享。

尼古拉斯·塞拉亚的照片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十多次提到科技,五十多次强调创新。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将激励全社会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擦亮中国创造、中国创造的闪亮名片。

新时期,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然会点燃新的发展引擎,为实现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提供战略支撑,不断丰富中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的内涵,从而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创新驱动的成就是世界级的

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

10月20日,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题的集体采访活动中,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介绍,中国是量子通信的国际领先者。中国科学家发现了中微子振荡的新形式,并获得了2016年世界最高的基础物理突破奖。重大项目方面,载人航天、探月、大型飞机、蛟龙、超级计算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中国的科技发展应该说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全球性的、根本性的影响,有些地方还在突破甚至颠覆。”

2015年12月7日下午,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表了题为《青蒿素:中医给世界的礼物》的演讲,生动地阐述了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是世界科学界对中国科学的认可和肯定。

事实上,这八个字是对中国过去五年科学成就最恰当的总结。

五年来,从爆炸力学先驱郑哲民,到中国核武器工业先驱、中国核试验科技体系奠基人之一程;从研制我国第一台三坐标雷达的王,到我国高能化学激光器的创始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张存浩;从“两弹一星”创始人于敏,到40年磨一剑,在打破大型铁基超导体高温极限的同时,一举站在高温超导科研实验的最高峰,在新的世界纪录中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从这些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者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创新正在推动中国从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并投入使用;世界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发射,rose空;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使用中国自主开发的芯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由两个轮子驱动,带领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令人振奋和鼓舞。

此外,“两系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多光子纠缠和干涉测量”、“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展示了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的创新力量,形成了能与世界级并驾齐驱、创纪录的“高峰”,成果领先世界。

王志刚认为,创新不再是科学家的象牙塔,而是要与经济、社会、民生、国家安全紧密结合,科技创新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他说:“我们的下一个优先事项是坚持贯彻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特别是,我们必须以技术创新引领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创新推动重塑国家发展的动能

创新在新的发展观中居于首位,在国家整体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势头的攻坚期。在这个关键时期,要促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变化、效率变化、动力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创新和竞争力,就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

2017年6月26日,拥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率先成功双向推出京沪高铁。这意味着,时隔六年,中国高铁迎来了时速350公里的回归。

以每小时350公里的恢复速度,中国的创新已经有了这样的信心。如今,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中国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颁布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和管理方式创新加快。《中国制造2025》提出面向2030。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部署启动...从里到外,从量变到质变,从跟风到引领,中国创新的“高速列车”呼啸而行。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具有现实意义。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以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显著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着力提振实体经济,显著提升中国经济质量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所有关键任务都需要创新发挥支撑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也具有积极意义。创新带来的高新技术可以用来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解决一些发展不足和不平衡的突出问题,用更美丽的中国和更适宜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阶段,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势在必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向阳对此深有感触。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前驱8速自动变速器研发与产业化”,带领团队埋头创新,终于让中国汽车工业拥有了自己的自动变速器,一举突破了国外几十年的技术封锁。

在通信导航领域,这一突破更进一步。获得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已成为全球两大主流4G标准之一,并被43个国家采用。同样获奖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使我国从根本上摆脱了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现已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迅速演变为知识社会。3D打印,大数据,可穿戴技术,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不断创造令人鼓舞的新成就。从4G移动通信到北斗导航应用,从“载人航天”到“杂交水稻”,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引领中国产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中国综合国力。

创新驱动未来之路。“如果邀请爱迪生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一周,他最意想不到的是哪件事?”

2013年5月15日,这个有趣的问题因为两位诺奖得主杨振宁和莫言的讨论而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他们的答案是手机。的确,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以惊人的升级速度和改变人类生活的巨大能量,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成就。

创新驱动的不断深入产生了重大成就,这不仅使中国的先进技术站在世界前列,也为我们打开了未来的大门。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创新正在改变他们的生活:自行车共享开辟了城市旅行的“最后一英里”;高铁,京广快到了晚上;网购,“逛超市”不出门;新媒体,随时阅读海量信息...可能人们还没来得及看清这些变化。在创新浪潮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始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

“五年来,高等教育面貌焕然一新,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等教育水平再上新台阶,形成了一大批引领世界的标志性成果,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正在逐步形成。”浙江大学校长吴表示,近年来,他们积极构建和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泛浙大科技创新创业体系不断完善。去年,浙大授权专利2150项,转化科技成果220项,产生知识产权收益1.35亿元,专利转化率全国领先。

“如今,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国家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建立更高效的科研体系,创造鼓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使创新的强大动力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管青是这样认为的。

创新永不停止,改革永远在路上。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企业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企业放在各类创新主体的首位,要培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太原重型机械集团董事长王创民认为,装备制造企业是行业的中坚力量,太忠集团要在打造国家创新型企业的基础上,努力跻身世界创新型企业百强,为“中国装备与装备世界”做出贡献。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团结一切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如今,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国家采取重要措施,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建立更高效的科研体系,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营造鼓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改善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环境。“大众创业创新”如火如荼,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1.《全速前进 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全速前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全速前进 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全速前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69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