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龙雀

  喜欢旅游的小伙伴应该在各地见到最多的标志就是有一匹跃起的骏马,实际它是国宝级文物——东汉时期的青铜器“马踏飞燕”又叫马超龙雀、铜奔马。

  青铜器“铜奔马”,它在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一匹飞奔的马站在地球上,被网友戏称为“立马滚蛋”。

  对于这件文物,我们更习惯称之为“马踏飞燕”,我们应该都在小学课本里学习过这篇文章!

  铜奔马,东汉青铜器,是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的合葬墓。1969年10月在甘肃省武威城北雷台下的东汉墓中发掘出土,它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公斤,纯铜铸造,现保存在甘肃省博物馆

  早在西汉初期,景帝即位第二年在西北边郡的马苑就曾达36所,奴婢3万人,养马30万匹。到汉武帝刘彻时,为了抵抗北方的匈奴族,就两次派张骞“凿空”通西域,打通丝绸之路。

  汉武帝酷爱良马,同时出于军事上需要,曾多次派使者用重金在西域索取良马。为了得到良马,甚至不惜诉诸武力。他先后得到了敦煌渥洼池马、乌孙马、大宛马,他把这些良马逐一称作“天马”,每得到一批良马,他就作一次“天马之歌”,并亲自在长安上林苑打猎试马。最后他命渥洼池马为“宝鼎马”,命乌孙马为“西极马”,命大宛“汗血马”为“天马”。以后人们一说“天马”就指的是大宛的“汗血马”。

  汉武帝还得到过康居马、波斯马、吐谷浑马、突厥马等良马。以上这些“天马”、良马,在水草丰盛的河西走廊繁殖、生长,并与当地良马杂交,又产生了一种新的良马。

  《新唐书·兵志》上说:“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郡,西面不远就是大马营马场,西汉时那里养马曾达十多万匹;东西的岔口驿也有良种马,南面祁连山下,青海湖周围有浩门良马。本地良马与西域良马杂交,便产生了像“马踏飞燕”,即铜奔马这样的良马。这种情况从西汉一直延续到了东汉和以后的许多朝代。

  “铜奔马”是它最早的名称,后来据说郭沫若在陪同柬埔寨宾奴亲王访问兰州时将这件国宝命名为“马踏飞燕”。这个名字也在大众心中流传开来。

  但其实马踏飞燕这个说法是有争议的,有专家指出马足下踩着的不是燕子,而是龙雀——一种神鸟,所以它应该是“马踏龙雀”或“马超龙雀”。在1983年的官方文件中,使用的就是“马超龙雀”这个说法!

  我们看过国宝青铜器铜奔马的许多侧面照,有这样的:

  也有这面的:

  但是它的正面照是这样的,是不是“大吃一惊”:你怎么可以这么萌

  哈哈哈,是不是感觉这样一匹稀世俊马居然是歪脖子的?其实,这一艺术形象不仅构思奇特、造型优美,而且完全符合力学平衡原理,完美地塑造了运动速度与整体平衡相统一的行空天马与飞雀从昂扬的马首,到流畅的马身,再到飞奔的三足,最后将全身的立足点着重于一足,这些都是古代匠人经过精密的计算的,目的就是为了使马飞奔的同时达到一个平衡!

  一蹄着燕,三足凌空,昂首举尾,嘶鸣长空,呈飞奔壮。它体形矫健俊美,气韵生动,神形兼备,是现实和浪漫想象的完美结合。站在这尊瑰宝面前,深深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作的艺术才华所折服。

  除了俊美的身姿,“呆萌”的表情,马踏飞燕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细节——它马尾好像打了一个结。

  为什么要打结呢,难道是这匹马不爱洗澡,尾巴的毛打结了吗?其实不是的!这是因为古人为了保证军马的动作干净利落都会把它们的尾巴后面的毛绑起来,防止在奔跑或吃东西时尾巴到处乱甩缠到树枝一类的东西。

  关于尾巴打结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其他的一些艺术作品中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出土的陶马俑:

  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虢国夫人游春图》里面丰满女士骑的骏马:

  如果小伙伴们看图比较仔细的话还会发现这匹马同一侧的两条腿居然向同一个方向腾起,就是我们俗称的“顺拐”。什么是顺拐,在军训中我们比较常见这一动作:

  这种姿态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对侧步”或“走马”,这在一般马奔跑时是看不到的。但是汗血宝马就是走对侧步的高手。

  对侧步最大的优势就是马在奔跑中速度加快却不会让骑者觉得颠簸,反而舒适平稳。汉代壁画、画像砖中的马有大量对侧步。

1.《铜奔马 你不知道的“马踏飞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铜奔马 你不知道的“马踏飞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7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