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一所普通的省级重点大学,不是211,不是985。初试成绩385,英语78,政治74,广告传播理论117,文史复习116。笔试74次,面试83次,英语听说85次,总分80,总分77.9。初试成绩并列第一。我得益于很多经验帖,所以考研的时候告诉自己,以后考上了就写经验帖。

首先,初始测试文章

为什么我考试通过了广告?去年2月开始上网查资料,选择学校,百度搜索广告的牛校,发现传播中间的广告都很好。很难说中川的广告是第一还是厦大第一。中川是第一个招广告硕士博士的单位。有独立的广告学院,完善的学科体系,师资力量雄厚。翻翻广告领域的学术期刊,几乎可以看到中川广告里的老师。应该说是从北大传到南大的。在上一次学科评估中,中川的新闻传播大类与人大并列第一。在其他学校,广告一般是传播的一个分支。所以绝对值得应聘广告。当时确认后,我就把想在网上看的书都买了。我对自己说,我又该努力奋斗了,总是从别人的怀疑开始。没关系,我就是我。

英语

英语的重要性在此不再赘述。英语是第一个单词,单词是基础。我有一个背单词的方法。看单词书的时间不要超过45秒。不是看了多少遍,而是翻了多少遍。第一次可以用笔钩画图,慢一点,以后快翻。不要太刻意背单词。中间,你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需要把单词书拿出来讲清楚。只有重复才能记住。字书采用的是俞的《绿宝书》的乱序版本。如果记单词有乐趣,可以用红色顺序版。这些单词我已经翻译了大约三四十遍了。每天读单词,直到第一次考试结束。

阅读理解,去年三四月开始做张健的前150篇。我先做了,然后分析。以上文章还是很不错的。我要自己用笔翻译,再简单也要翻译。我不想不如别人。期间要准备一个小本子。记性好不如记性差。这本书我已经写了三遍了。记住,一本好书永远不可能只做一次。把答案写在草稿纸上,不要在书上留下痕迹。同时做了两遍1997-2004年的真题,然后逐字翻译。有些人可能认为翻译是浪费时间。不,这是提高英语能力的好方法。现在是暑假,天气太热了。8月前,我做了3遍2004年到10年的真题,记录了很多我不懂的问题。8月份来辅导班,辅导班老师分析真题,受益匪浅。

有人说英语辅导班没用。其实我觉得很有用,但是你要做好功课,带着问题听,然后再听。然后8月,除了上辅导班,我把刚做的真题翻译了三遍。翻译是一项很慢的工作,所以要有耐心,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下我在真题中不能知道的内容。平时多看看。9月份主要是阅读理解用各种颜色的笔画画。要搞清楚他们为什么对,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每个选项对应文章的哪个部分。后来,张謇的第二卷150卷出来了,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写完,把难的更好的章节翻译出来。

11月和12月做了3次真题,然后12月又做了2次11年和12年的真题,然后如上分析。当时做完之后信心爆棚,然后最后六套张剑就铺开了。试试吧,很难。12月考前做题目是为了保持感觉,不需要太在意对错。真题要好好研究,考研前一周再研究真题。报辅导班的话,可以报暑期强化班。

作文,两个字,背下来。我的作文很差。四六级只考了50多分。所以我还是比较重视的。从5月份开始,网上发现了22篇作文,其中大作文12篇,小作文10篇。然后花了四个月的时间背下来,让他们脑子里有了一点存货。记忆的程度大概是出口就能背出来,随时随地都能背。10月份买了张健的作文书,然后开始练习写作。考前练了30多篇小作文,40多篇大作文,一定要写下来。不读是写不出来的。中间遇到好词,记在本子上,背下来。我尽力去做,不求多分。新题型不难,技巧性强,这是必考分数。完形空分数小,题型多,做题慢的同学可以策略性放弃。最后看了两个错题,新题型满分。作文20分左右。考英语的时候要注意时间,把握好作文和阅读理解,然后,看不懂就不要慌,心平气和的跳过,考下一题。关于英语的各种答题技巧,不要本末倒置,要注意培养英语能力,提高内功。一天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技巧。

政治

我高中是学文科的,所以不用太担心,但是学理科就不用担心了,很少有人会陷入政治。当时5月份很紧张,又怕自己不会,就买了肖秀荣的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重新提炼画了一遍,后来什么都不记得了。政治可以等到九月。我三次做了肖秀荣1000。大纲分析我看了五遍,一定要画个素描,仔细看看。这是基础。考前一个月,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在小书里超级背,冲刺8套题,最后4套卷子,最后4套任阿姨卷子,一个个选择性背,积累一些答题材料,最后背书政治,不要偷懒。政治可以出其不意地完成。政治不要乱买信息,最后都是要完蛋的。不要从网上印很多东西,也不要要求更多的细化。

广告传播理论

我在六月前仔细阅读了所有的书目。10月前,我根据前一年的大纲整理了自己的笔记。一般每年大纲都不会有变化。到时候新大纲自己加。你可以看看一个罗罗学姐写的体验帖,可以在网上找到。它教你如何回答问题和组织笔记。这门课我没考120,不太好。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把握好时间。我以为三个小时足够做完12道题,但我错了。因为花在名词解释和60分简答上的时间太多,花在90分随笔题上的时间不够,所以草草了事。所以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写的快,做好你的随笔题,把你知道的都写下来。一共写了11页,手都快断了。回答问题,我先在脑子里定好框架,也就是思路。虽然写了很多,但是思路不好。看到时间不多了,我有点慌,这也是我没拿120的原因。

从2012年的试题开始,中学的话题越来越热闹,难度加大,这往往与广告界的一些热点问题有关,比如光棍节的广告限制、淘宝营销等。这就需要我们看杂志了,推荐两本,广告大观综合版和媒体。时间多了还可以浏览广告主、广告主、国际品牌观察、中国广告、现代广告。网站主要是美华。com,还有美华。com手机APP,可以安装在手机上,利用碎片时间补充大脑。参考书有菲达的《现代广告通论第二版》《传播通论》《营销管理学》《中国广告画史》《西方广告史》,其中《现代广告通论》《传播通论》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书籍。认真做笔记,不要怕麻烦,然后看名家的书作为补充。当时还读过威廉·阿伦斯的《当代广告》,郭·的《传播学教程》,以及的《中外广告史与广告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营销原理》,舒永平的《新媒体广告》,然后看了牛津字典那么厚的著名广告大牛的论文,做了个小笔记。现在的新媒体、大数据、内容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社交媒体等。非常值得关注。学广告,要跨传播学、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拓宽我们的广告视野。论文可以在www上找到。他们分散在各种广告杂志上。看杂志论文的时候做笔记,形成几个经典案例,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讨论使用。其实每篇论文讲的都是一个问题,相当于一个随笔题,有些结论甚至可以用于考研。

学习方法建议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目录法:先通读所有参考书的目录,初步了解书籍的知识体系和内部逻辑结构,再深入研究阅读的内容。

系统方法:对所学知识建立框架,否则知识内容繁多,容易遗忘。最好闭上眼睛,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就会出现在你面前。

提问法:把学到的东西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写题素材。尽量把知识点整理成问题。

2.学习如何组织你的笔记

通过目录法和系统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就要开始一边认真阅读一边做笔记了。笔记在一开始可能会影响阅读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你会发现笔记对于理清思路,理解课本内容是非常有益的。

记笔记的方式不是简单的把书的内容抄在笔记本上,而是把书的内容整理成小问题,根据问题进行总结。

3.如何使用真题

分析试题,主要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风格、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数分布、考试重点、考试重点等。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复习准备,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以便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也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有条理、系统化。

1.《广告学考研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考研详细经验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广告学考研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考研详细经验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78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