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女排联赛即将进入最后一周的争夺,中国女排的出线形势虽然十分严峻,但是随着主力队员的回归,近几场比赛球队的攻传体系运转得非常流畅,达到了演练战术和考察队员的目的,毕竟东京奥运会日益临近,郎平指导需要通过实战来检验封闭集训成果。

其中在主攻位置上,张常宁和李盈莹都获得了主打的机会,朱婷对角的人选将从这两人之间产生。不过,从世联赛郎平指导的排兵布阵和临场调整来看,张常宁和李盈莹并不是竞争关系,两人都可以成为中国女排的主力。

主攻位置新变化,“常盈组合”成备选

第一阶段中国女排一度遭遇4连败,六名主力回归之后的3场比赛,细心的球迷可能已经发现,郎平指导还从来没有排出过朱婷+张常宁的首发主攻组合。前两场中国女排的首发主攻都是朱婷+李盈莹,张常宁在替补席上待命。

第三场对阵意大利,朱婷获得了轮休机会,首发出场的是张常宁和李盈莹的组合。近几年,中国女排的主攻位置一直由朱婷和张常宁主打,两人已经配合多年,彼此之间有着很深的默契,李盈莹在国家队大部分时间段都是替补角色。但是这次世联赛,郎平指导对她们的使用,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除了在人员的使用上,郎平指导尝试了新的主攻组合,中国女排在4号位的另一个变化就是,这个位置的队员,后攻次数明显增多。无论是朱婷、张常宁,还是李盈莹,当她们轮转到后排时,不再只专注于一传和参与防守,而是时刻准备着后攻。

而且,在反轮的2号位时,朱婷、张常宁和李盈莹也不再换位,而是直接在球网的右侧完成扣球和拦网,“反轮不换位”已经成为了中国女排的常规打法,郎平指导有意识的主动模糊边攻手的左右站位。

张常宁和李盈莹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相弥补

通过世联赛期间中国女排主攻位置上的这些新变化,可以看出郎平指导仍在寻找4号位的最优组合。表面上来看,朱婷的主力位置暂时没有人可以撼动,张常宁与李盈莹竞争另外一个主攻名额,两人注定一人是主力,一人是替补。

但是从张常宁和李盈莹的技术个点、打球风格,以及国家队的需求来考虑,两人无论谁成为替补,都是球队的一大损失。那两人真的无法做到共存吗?显然不是,正如我们开头所说的那样,张常宁和李盈莹并不是竞争关系,双方都可以成为球队的主力人选。

张常宁在场上更偏重于保障作用,虽然在朱婷和李盈莹不在的情况下,她是中国女排的头号得分手,并且有两场比赛的得分都超过了30分,前排后排都能下球。但是相比较于进攻端的发挥,张常宁的后排技术更为突出。

而李盈莹则正好相反,尽管近几年她的一传和防守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很显然,郎平指导更看重的是她的进攻。从两人的特点和风格来看,彼此之间正好能互相弥补。张常宁和李盈莹是两种类型完全不同的队员,两人在场上,代表着球队的两种打法,起到不一样的战术效果。

中国女排新战术,郎平指导未雨绸缪

但是,只有两名主攻同时在场上,在朱婷锁定一个主力名额之际,她的对角位置只有一个位置。从今年世联赛郎平指导的用人,结合张常宁和李盈莹的技术特点和打球风格,可以看出郎平指导是在根据不同的对手以及场上形势,通过更换主攻组合,来达到改变球队攻防体系和战术变化的效果。

也就是说,当球队需要得分或者朱婷轮转到后排之际,李盈莹的上场可以加强中国女排的前排进攻火力。而场面僵持不下或者朱婷在前排时,攻守更加平衡的张常宁,可以帮助球队稳定住后排的一传和防守。

而且,朱婷是中国女排的进攻核心,她在攻防两端都是世界顶级水平,但是同时,对手对朱婷的研究也会更多,每场比赛朱婷都会是对手重点拦防的目标。在强强对话中,朱婷一旦被对手限制,中国女排在攻防两端都会受到巨大影响。

所以这次世联赛,朗行指导也在演练张常宁+李盈莹的组合,第12轮与意大利一役,两人就同时以主力身份出现在了场上。所以,不用再争论张常宁和李盈莹谁是主力谁是替补,她们都是主力,至于郎平指导派谁出场,要根据不同的对手以及场上形势,来做出不同的安排。

1.《[英俊的德罗巴]从世联赛看朱婷对角人选!郎平打造新组合,张常宁李盈莹都是主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英俊的德罗巴]从世联赛看朱婷对角人选!郎平打造新组合,张常宁李盈莹都是主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83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