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球队之所以被贴上“豆腐腰”的标签,纯粹是因为当时的意大利中场以工兵型球员居多,缺少统领大局的帅才,创造力极其匮乏,与固若金汤的防线,以及群星云集的锋线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在无形之中又将问题放大了数倍之多。
事实上,那些年的意大利中场,倒也没有沦落到就连一个帅才都找不出来的地步。除了习惯性被低估的阿尔贝蒂尼之外,菲奥雷同样也算是中场的将帅之才。只可惜,这位罕见的意大利帅才,他的职业生涯着实是太过悲催了,总是在关键的时间节点遇上棘手的难题,直接导致了这朵将帅之花未能完全绽放,就已经先行迎来了凋零的命运:
23岁遇上贝隆
斯蒂法诺·菲奥雷,1975年4月17日出生于亚平宁半岛的科森扎。早在1993—94赛季,不满20岁的菲奥雷便已经代表当地的科森扎队征战意乙联赛了,短短一个赛季之后便被帕尔马招致麾下,踏上了意甲舞台。
不得不说,这显然是一次值得商榷的转会选择。要知道,那时候的帕尔马正处于鼎盛时期,队内大牌球星云集,是公认的意甲劲旅,争冠才是这支球队的主要任务,压根就没有多少试错空间留给菲奥雷这种初出茅庐的新人。
没过多久,菲奥雷便被租借了出去,先后在帕多瓦、切沃练级,一直到1997年的夏天才重新回归帕尔马。
此时的帕尔马,仍旧是人才济济,菲奥雷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其实已经算是实力的明证了。若是给他足够的时间,菲奥雷不是没有机会成长为帕尔马的中场核心。
可就在一年之后,也就是1998年的夏天,23岁的菲奥雷却遇上了一个近乎不可能战胜的竞争对手:贝隆。
就在那一年的夏天,帕尔马斥巨资引进了阿根廷中场贝隆,彻底击碎了菲奥雷的核心之梦。
那个时候的贝隆,已经是当之无愧的阿根廷中场核心了,在法兰西世界杯上威风八面,是公认的顶级中场。同时期有资格与其相提并论的中场帅才,无非就是齐达内、鲁伊·科斯塔那么寥寥几人罢了,当时还未打响名头的菲奥雷显然不在其中。
与此同时,贝隆还与当时的帕尔马头号前锋克雷斯波私交甚笃,这就越发增大了菲奥雷挑战贝隆的难度。
于是,23岁的菲奥雷就只能捏着鼻子给贝隆打下手,一个赛季之后就转会去了乌迪内斯。
26岁与托蒂竞争
不得不说,菲奥雷转会乌迪内斯是一步好棋。没有了贝隆这种近乎不可战胜的竞争对手,菲奥雷迅速在自己的新东家确定了核心地位,带领着球队打出了不俗的表现,毫无悬念地就入选了意大利国家队,并且成为了佐夫麾下雷打不动的中场主力。
在2000年的欧洲杯舞台,菲奥雷担负起了意大利中场的组织重任,与阿尔贝蒂尼、托蒂们配合默契,帮助意大利队杀入了最终的决赛,给球迷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而在欧洲杯结束之后,菲奥雷回到乌迪内斯继续着自己的强势表现,将中场帅才的定义诠释得淋漓尽致,被许多媒体与专家视为意大利中场的希望。
这种级别的球员,自然不可能在乌迪内斯这种中游球队待上很长时间。等到了2001年的夏天,菲奥雷就被群星云集的拉齐奥招致麾下。
这时候的菲奥雷,不过就是26岁罢了,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任谁都没有想到,这位意大利中场帅才,竟然在自己26岁这年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
俱乐部的更迭,不仅让菲奥雷丢失了核心地位,甚至就连主力席位都坐不稳了,这自然会影响到他在意大利国家队的地位。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菲奥雷在拉齐奥处境尴尬之际,新一任意大利主帅特拉帕托尼又将国家队的阵型调整为了4—2—3—1,形成了多米诺骨牌一般的连锁反应。
一方面,因为菲奥雷不算精通防守的缘故,这就注定了他很难占据后腰的席位。理论上最适合他的位置,莫过于中锋身后的前腰。
另一方面,因为维埃里的地位牢不可破,注定会占据中锋的席位,所以哪怕就是强如托蒂,也不得不在其他位置上寻觅机会。很显然,这个阵型之中最契合托蒂的位置,同样是中锋身后的前腰。
于是,这就演变成了二虎竞食的局面,26岁的菲奥雷不得不捏着鼻子与托蒂展开竞争。任谁都明白,菲奥雷战胜托蒂的可能性究竟有多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