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近几年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上,以辨析近义词为主。实词中的近义词辨析,要善于同中求异,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1)辨析词义的轻重(或程度高低)。
如“敬佩”与“敬仰”都表示敬重之意,但“敬仰”有仰慕意,程度更重。
“诬蔑”和“诬陷”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诬蔑”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程度较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程度较重。
(2)辨析词义范围大小。
如:年龄、年纪。“年龄”指人或动物、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如:寺院里的两棵银杏树,看上去它们的年龄足有上千岁。“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如:您这把年纪了还带头干活,我们这帮小青年哪敢怠慢?
(3)辨析词义的侧重点。
如“景点”与“景色”,“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如“场面”与“局面”都指“在一定环境中呈现出来的情况”,但“场面”重在指“一定场合下的情况”,而“局面”重在指“一个时期内事情发展变化所呈现出的形势”。
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如“沉思”“深思”“寻思”这一组词,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重在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形容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状态和性质的方面。如“陡峭”与“峻峭”,前者重在“陡直”,后者重在“高峻”;“冷僻”和“冷落”,前者重在“偏僻,不熟悉”,后者重在“不热闹,不热情”。
(4)弄清具体与概括的不同。
例:“船”和“船只”都指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但“船”是具体的,“船只”是概括的。如:他在湖面上划船。/来往船只很多。
虚词
虚词是指汉语中一般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助于造句功能的词,包括介词、连词、副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对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介词、连词、副词和助词。正确使用虚词可看以下几个方面。
(1)看词性。
如:“偶然”和“偶尔”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偶尔”常做副词,修饰动词;“偶然”常做形容词,修饰名词。
(2)看搭配。
常用成套关联词语有:
(3)看语气。
主要是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所有这些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多加体会揣摩。有些虚词必须用在表疑问的句子中,用在陈述句中就不合语法。有些虚词用来表达委婉的语气,有些用来表达强调的语气。
如:“未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
(4)看假设与事实。
这种方法其实是“看语气辨析”的延伸。关联词语中有些表示的是假设语气,如“即使”“不管”;有些表示的是既成事实,如“虽然”“尽管”。
(5)看标点。
有些关联词语在使用时可以用标点符号与分句隔开,如“因此”。“因而”一般不能用标点将其与分句隔开。
(6)看位置。
虚词的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分句,比如“由于”;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比如“却”“然而”“至于”“以致”。在句中的位置不对,就是误用。复句中出现成对关联词,如果前后分句主语相同,虚词用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虚词用在主语前。
(7)看语体。
有些虚词使用随意,属日常口语,不能用于书面语色彩浓重的句子中。用于口语中的虚词有“要是”、“要不”(一般用在祈使句中)、“别说”、“就是”等。
(8)看主客体。
如果不能正确辨别介词(如“对”和“对于”)引出的对象是主体还是客体,就容易导致主客体颠倒,误用虚词。如: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9)看前后。
有些虚词用来连接词语或短语,有些虚词用来连接句子,了解了这种用法,辨析时就不容易出错。如:“又……又……”通常用来连接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而“既……,又……”一般连接并列的句子。其他类似的虚词有“或”与“或者”,“乃至”与“以至、以致”,前者均用来连接词语,后者均用来连接句子。
(10)看结构。
虚词的使用应切合语境的需求,如果滥用,往往会造成语意的累赘、重复,甚至破坏句子的结构。如:“受……欢迎”是一个完整的表意结构,再用“所”就显得累赘。
-End-
1.《语文的实词和虚词,如何正确理解并使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语文的实词和虚词,如何正确理解并使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9970.html